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18章 座位

    韩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书房。

    刚进房间就看到,原本帮自己收拾书房的夫人,正看着桌上的一匹绢布发呆。

    沧州盛产绢布,因为质地细腻,用来绘画有上色容易,晕染自然的特点。深得宫中贵人喜爱,被纳为贡品。

    待韩贽走近观瞧,发现那一匹绢布上,摆放着一张面值三千两的银票,。

    这匹绢布正是韩成带来的,只是之前外面包着粗布,并没引起他的重视。等二人走出房间,韩贽的夫人来书房帮忙打扫,看见客人送的礼物,便想打开看看。这才发现,里面还夹带着一张银票。

    韩贽用食指和中指捏起银票,在手里抖得“哗哗”作响,语带讥讽的说道:“这个韩成,一出手就是三千两,很大方嘛。”

    韩夫人自然知道自家夫君的脾气,对官员们私下里的那些勾当是深恶痛疾。否则也不会四十多岁了,才是个知州。

    于是出言劝慰:“改日吩咐家人送回去就是了,这点小事不值得夫君生气。”

    韩贽的火气依旧未消:“当然要送回去!只是人家现在家大业大的,未必会在意这三千两。”

    韩夫人出身一个中等家族,虽贵为知州夫人,可夫君是个清廉的,家里想一下拿出三千两银子,也不是件容易事。听的有些惊讶:“这可是三千两啊,那年轻人是做什么的?莫非他家是什么豪门大族?”

    韩贽也是来了谈兴,把韩成和无棣县的事情,一一说了个清楚。

    这些话,听的韩夫人两眼放光:“夫君啊,按你说这个韩成是能人啊。也不知道婚配没有,要是没有就太好了,能够联姻的话......。”

    韩贽止住夫人继续往下说,每次家里来年轻俊彦,基本都是这几句话,都快背下来了。他知道夫人的心思,无非大家族那一套,通过联姻这种方式拉拢人才,为己所用。

    韩贽却是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能被金钱美色拉拢的人才,品行都有问题,根本就不值得亲近。

    随便敷衍了几句,就拿起一本书翻阅起来。

    韩夫人看夫君没有付诸行动的意思,轻声一叹,悻悻的退出书房。

    韩贽等夫人走出房间,看着关闭的房门,也是一声轻叹。

    翌日上午,韩成在门子的引领下,来到上次那个集议的房间。

    这次来的人比较多,不仅有沧州下辖五个县的知县,还有靠近北方边境的几个寨子的知寨。

    宋朝的知寨,并不是正式的官职,通常是所属州或县派驻的巡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就地招收一定数量的军士,再经过军事训练,算是边境上的一股防卫力量。

    屋里众人上次是见过韩成的,也知道他是排名最后的无棣县知县。看他进来,众人也没起身,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可眼角那一抹轻视,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韩成也点了个头,算是打过招呼。

    来到上次那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闭目养神,心里盘算着无棣县未来的发展。

    之前说过,粮食增产算是一件大事,可那需要日积月累。在短时间内,不足以改变现状。无奈之下,韩成选择了特制咸鱼,可是咸鱼买卖,做的他触目惊心。每天一万两白银的巨额进项,弄的他心里没底,生怕被眼红的人盯上。

    那么自己还要给无棣县找到一条,适合长期发展的道路。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啊。

    正胡思乱想间,门外的侍者朗声道:“沧州知州,韩贽韩大人到。”

    众人连同韩成,纷纷起身行礼。

    韩贽昂首阔步的走进房间,等来到桌案前,转身扫视一众下属。从角落里看到正在躬身行礼的韩成,朗声说道:“韩成,你坐那么远作甚?来,到前面坐。”

    说完就指挥侍者,引领韩成到前排靠边的位置。

    面对这一变故,众人纷纷好奇的用眼神交流,猜测韩成被知州大人另眼相看的初衷。

    韩成则显得很自然,且不说之前肥料增产和咸鱼的税收。只说昨天送的三千两银子,得到一个前排位置并不为过。

    谢过大人以后,这才跟随着侍者,来到前排靠边的位置就坐。

    等众人都落座后,韩贽才开始今天的议题。

    除了例行的督促各县重视发展,增加税收以外,还说到了几个寨子即将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月就要进入夏收,也是往年辽人越过边墙,劫掠钱粮人口的时候。

    韩贽要求几个寨子,严守边墙防止辽人进入我大宋境内劫掠。谁出了差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每年韩贽都这么说,他们回去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武器陈旧又缺少战马,面对辽人的闯入,他们也只能紧闭寨门,放辽人纵马南下。

    下面几个知寨,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

    韩贽话音刚落,他们就哭穷叫苦,希望韩大人能给手下军士,每人配备一匹战马,还有精良的武器。否则他们面对弓马娴熟的辽人,也是无能为力。

    韩成听完这帮人的哭诉,心中暗骂“无耻”。大宋缺马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你还想每人一匹?这分明就是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身为上官的韩贽,对这帮货再熟悉不过了。每年提要求,每年这帮人都要演上一出,要战马武器几乎成了例行公事。

    可他也是无奈,大宋不多的战马,绝大多数在边境重镇。还有少部分在东京路,分给了拱卫京师的禁军,就连他骑乘的都是普通马匹。

    看着下面几个知寨无耻的嘴脸,韩贽心里一阵怒火升起。

    “啪”韩贽愤怒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居高临下的用鹰隼般的眼神,盯着下面就坐的几个知寨,语气冰冷的说:“记住了!在本官面前,没有你们讨价还价的资格。哪怕你有天大的理由,本官的命令也必须执行。今次谁敢放辽人入境,哪怕只是放进来一个,本官拿他是问。谁若是怀疑本官的决心,大可以尝试一下。”

    闻言,下面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刚才的讨价还价,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韩贽面色阴沉的扫视众人,良久才大手一挥:“散会!”不等众人行礼,就大步走出房间。

    众人见知州大人走了,也纷纷走出房间。

    尤其是刚才被教训的几个知寨,更没了刚才讨价还价的无赖样子,一个个蔫头耷拉脑的离开知州衙门。

    韩成走在最后,看着远去的众人,无奈的摇头。一个个都是老官油子,只是说几句狠话,威胁几句怕是没什么效果。

    才走出几步,就被一名小厮叫住。

    韩成是认识此人的,昨日去送礼,就是他开的门。

    小厮只说知州大人有请,就领他去了韩贽的公廨。

    韩贽似乎还没消气,不等韩成行礼,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拍在桌子上。

    “拿走!本官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再有下次,严惩不贷。”

    韩成伸头看清是昨天自己送的银票,没上去拿而是歪头看了看韩贽的脸色,想借此分辨话里的真假。

    韩贽看对方傻站着不动,火气又上来了。

    “傻站着干什么?拿走!”

    “哦,其实吧,下官只是......”

    不等韩成解释,抄起银票扔在韩成身上,又向门外指了指。

    韩成别提多尴尬了,弯腰捡起银票,后退着就要走出房间。

    才要转身离开的时候,韩贽的声音响起:“年底前,无棣县的税收要增加一半,否则严惩不贷。”

    “啊!”韩成瞪大眼睛,吃惊的看着韩贽。

    “行了,你可以走了。”韩贽像赶苍蝇一样,挥了挥手。

    韩成哪里敢走啊,年底前税收增加一半。这不是要命吗?你一刀捅死我算了。

    “不是的,大人,下官实在是......。”

    韩贽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大喊一声:“来人,送韩知县出去。”

    话音刚落,立即从左右闪出两名军士,把韩成夹在中间,就往外拖。

    韩成连忙大喊:“别!别!两位,两位听我说!我自己会走,不劳两位。自己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