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35章 出谋划策

    对于陆平此时的心情,韩成感同身受。想他刚上任的那段时间,也有过同样的遭遇。

    同时他也揣摩到了韩贽的用意,这位韩知州应该是发现限期整改这个方法,在无棣见到了效果。打算故技重施,希望乐陵县在他的压力之下,也能发生质的变化。

    韩成心中苦笑,这么算下来,还是自己连累了这位陆知县。

    他倒是不介意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对方一些帮助。做人嘛,多交一些朋友,总是没有坏处。

    当即让陆平介绍了一下,乐陵县的基本情况。结果很不理想,乐陵除了是个劳务输出大县以外,农业商业都很落后。

    韩成思忖良久,也没想到个好方法。

    无奈之下,只能推说回去再与人商议一下,如果有了什么想法,会尽快通知对方。

    陆平虽然心情不佳,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说他会在乐陵县等待韩老弟的好消息。

    饮酒没了气氛,二人也就草草的结束了酒宴,各自离开。

    等韩成回到富昌货栈已经是下午,由于喝了些酒,脑子昏沉沉的,临时决定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再启程回无棣。

    晚上吃了晚饭后,叔侄二人在房间里喝茶闲聊,无意间说起了陆平的遭遇。

    二叔韩林闻言后,也是无奈摇头:“咱们这位韩知州算是尝到甜头了,也不知除了乐陵的陆平,还给谁下了最后通牒。”

    “可不是嘛,小侄算是幸运的,算是躲过了一劫,这位陆知县恐怕就难喽。”韩成也是大为感慨。

    韩林饮了口茶,说道:“也不尽然,要想帮他,也不是没有办法。”

    韩成来了兴趣,等待着对方的下文。

    韩林微笑道:“其实那些外出做工的人,可以利用一下。你别小看了那些底层人,只要利用好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会超乎你的想象。”

    “二叔,详细说说。您知道的,侄儿不善经商之道。”韩成给韩林斟满了茶水。

    韩林手里把玩这茶杯,整理了一下思绪才说道:“你可以免费送一批汤料和咸鱼给陆平,让他驱使那些人利用休息时间,在当地的城内销售,卖出多少,就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卖得多也就得的多,要是能找到商人大批进货的话,分成的比例还会更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乐陵县能很快赚到一笔钱,陆平有了这些钱打底,想干点什么也就容易多了。”

    韩成终于搞清楚二叔的思路了,利用陆平给自己发展分销网。

    他不是没想过去扩大咸鱼和汤料的销售区域,可一直受限于人手不足和疏通当地官府的关系,就一直搁置在那里。

    现在乐陵县有大批在外地做工的人,这些人可以在闲暇时间,向当地的商人推销产品。一旦有商人愿意购买,如何运输和打点当地官员,就不是他操心的事了。

    韩成随即又想到了什么,追问道:“二叔,那些商人如果知道了东西是出自无棣,恐怕会甩开那些人,亲自来进货。那他们能答应吗?”

    韩林慵懒的靠在椅子上:“提前订规矩啊,谁推销出去的,即使商人自己来无棣,提成也会落在那个人的头上。不过,要有个限制。比如三个月内,商人进的所有货,都算他的提成。过了这个期限,人家再来进货,就跟他没关系了。”

    “那这些人也赚不了多少钱啊?”

    韩林被侄子的话气到了,用折扇敲了对方脑袋一下:“笨啊。那些人尝到了甜头,就会不停地给咱们找新的客源,甚至包括陆平在内,都会发动自己的关系,帮助咱们卖货,这样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韩成揉着被打疼的脑袋,心中不免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啊。利益会驱使这些人,不停的为无棣开发新的客户,虽然现在看只是德州一地,可谁又能保证,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后不会发展到大名府,甚至东京城呢?

    二叔这个计划,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只不过无棣受益更多些。

    实际上这背后,还隐藏着其他财富。随着涌入无棣的外地人不断增加,这些人在当地的衣食住行等各种消费,也会给无棣的商业带来不菲的收入。

    无棣的商业繁荣了,县里的税收也会随之增加,韩成的政绩也会更加显著。

    韩成又好奇的问:“二叔,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我刚才打破脑袋,也没想到。”

    韩林指了指韩成,又指了指自己,微笑道:“简单啊,你是官,二叔是商。身份决定了做事的思路,你和陆平都是官员吧?官员做事之前,考虑的是什么?是平衡和制约。就拿你来说吧,无棣的发展,你农业商业都不想落下。既要考虑农业的增产,又要考虑商业的发展。又比如,你想提高财政税收,可又不想做坑民害民的事情。好不容易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你还要在下属之间搞平衡,不能让某一个人的权利过大。可以说心思庞杂,顾虑太多。”

    他喝了口茶水,又指了指自己胸口,继续说道:“而二叔是什么?是商,商贾的思路就简单多了,没有那么多杂念,只有一个心思,如何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就是我能想到的,而你想不到。或者说,你不是不能想到,而是繁杂的公务,无法让你专心的思考某一件事。”

    韩成沉思良久,这才点了点头,同意二叔的分析。

    翌日一早,韩成按照计划,先去驿馆找到正在指挥小厮打包行李的陆平。

    陆平对韩成的到来,表现得非常高兴。

    待二人落座后,韩成开门见山的将昨天制定好的计划,给陆平讲述了一遍。

    陆平摩挲着下巴,皱眉问道:“老弟,别怪老哥哥说话直啊,就是想先问问你,我乐陵县能得多少钱财?”

    这个问题韩成昨天大致计算过,伸出两根手指,回答道:“如果一切顺利,不说那些在外地卖货的人。只说那些商人从你手里进货后,你能拿到的提成,不会少于两万贯的进账。”

    这个数字,着实把陆平惊到了。他出身农户,从没接触过商业,他无法理解,只是简单的卖卖货,县财政就能增加两万贯。

    韩成看对方惊讶的样子,打算再添上了一把火,看了看左右无人,才低声说道:“至于这两万贯,你是打到县财政的账上,充当政绩,保住官位。还是你自己……。”接下来的话,韩成没有说,只是给了对方一个眼神,自己体会去。

    陆平闻言后,心跳骤然加快。财帛动人心啊,这句话可以完美的形容,此时这位陆知县的心情。

    良久后,陆平才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眼神坚定的说:“我这就回县里安排一下,一切按老弟安排的去做。”

    韩成站在驿馆门口,看着远去的马车。心中欢喜:这一步走出去,无棣县的收入又能上一个台阶。

    回到无棣县后,韩成先找到刘玉和丁魁,把捐赠钱粮的事情说了一遍,让他们尽快押送到沧州城。

    刘丁二人听到知县捐了十万贯的巨款和一千旦粮食,惊的下巴都要掉了。这也太败家了,日子不过了?

    其实,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粮,韩成比面前二人还心疼呢,这都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只是迫于当时的环境,他不得不如此。

    韩成又温言安抚了二人几句,这才把对方打发走。

    随后又叫来吴安,让他安排人手,给西边的乐陵县送四车汤料和咸鱼过去。

    吴安眨巴着眼睛,还等着下文呢,没说把货拉过去,收多少钱财回来啊。

    韩成不得不再次解释,这次是白送给对方试卖的,一文钱都不要。

    眼看着吴安要跳脚了,韩成马上安抚说,自己另有安排,不要多问,赚钱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等送走了吴安,韩成才拿起茶水饮了一口,感叹这三个下属都是守财奴,成不了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