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37章 贼人

    吴贵无奈的摇着头:“没抓到,跑了。”

    随着吴贵的讲述,韩成才知道在作坊内发生的事情。

    在村口发生冲突的时候,作坊内做工的那些人,听说有外村的上门欺负自己村里人,纷纷跑出去帮忙,只剩下几名家丁负责把守。

    早在修建作坊的时候,韩成就跟吴贵交代过作坊的重要性。所以吴贵在安排家丁值守的时候,不仅要在门口守着,院内还留了两个人巡逻的。

    这次就是巡逻的家丁,发现有一个人翻墙进了作坊,立即向其他人示警。

    按说六打一的局面,很容易将对方生擒。可是家丁的战斗力和对方相差悬殊,几个照面就被对方伤了两个人。无奈之下,几名家丁选择一边对方游斗,一边去通知吴贵叫帮手。

    等吴贵带人赶到时,那个贼人已经逃跑了。

    韩成追问道:“长相可看清楚?”

    吴贵摇了摇头:“在场的家丁说,对方脸上抹了东西,根本没看清长相。”

    韩成摩挲下下巴,猜想对方的身份。

    自从汤料开始销售后,很受滨棣二州商贾的欢迎。难道是那些人雇了什么高人来偷配方?

    同时又感到庆幸,当初自己布局的时候,虾粉,香菇粉,配料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就为了配方外泄。

    思忖良久,韩成也没个头绪,不过现在能确认的是,上午那场冲突应该跟这件事有直接关系。

    韩成当即决定,明天去大槐村走上一遭,看能不能搜集到有价值的消息。

    翌日一早,韩成带着韩七和衙门里的几个人,一同前往十里外的大槐村。

    临行前,又对吴贵千叮万嘱,作坊的秘密绝对不能泄露出去,不仅要防备贼人潜入,还要告诉那些做工的工人,管好自己的嘴。

    吴贵知道作坊对永宁村意味着什么,自然是满口答应,并许诺会加派人手,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大槐村顾名思义,因村里有一棵几百年的大槐树而得名。

    因为有张顺打前站,提前通知了本村的里正刘槐。当韩成来到大槐村的时候,刘槐带着几名村老早已在村口迎接等候。

    众人见礼引荐后,刘槐才引着韩成等人,来到他的家里奉茶。

    韩成心中有事,没功夫听对方客道,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昨日,大槐村有多少人参加永宁村的冲突?”

    刘槐没想到知县老爷会问的这么直接,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还是旁边一位刘姓的村老为他解围道:“明府,昨日可不是冲突,一些村民只是过去讲理。”

    韩成目光不善的盯着那名村老:“讲理?伤了十余人,抢砸钱财货物价值超过百余贯,你来跟本官说说,大槐村都是这么讲理的吗?”

    韩成一通抢白,怼的对方支吾半天说不出话,连带其他村老都低头不敢出声。

    今天他过来,没打算给任何人丝毫的面子。

    看众人都不说话,直接点刘槐的名字。

    刘槐无奈,苦着脸说道:“明府,本来是去讲理的,结果村民情绪激动,这才动了手。”

    韩成追问道:“你先跟本官说说,你们大槐村凭什么找人家永宁村讲理?人家该你的,还是欠你的?有什么矛盾大可以去县衙找本官。再说了,据本官了解,你们两个村从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吧?”

    不等刘槐说话,旁边有个脾气冲的村老,先说道:“明府,您做事不公!我们无奈,只能自己去找永农村的。”

    韩成被对方气乐了,背靠在椅子上,翘起了二郎腿,这才问道:“好!来说说,本官怎么不公了,说得好,本官有赏。要是说的不好,本官也不难为你,围着村子跑一圈就行。”

    刘槐知道这名村老是个没脑子的,但想出声阻拦为时已晚。

    那个脾气冲的猛点了下头:“一言为定。”

    “明府,草民先问问,肥料增产四成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韩成点了下头:“当然,当时围观的数百人可作见证。”

    “那凭什么别的村可以先得到鱼内脏,非要把我们大槐村排在最后?”

    韩成好奇道:“全县那么多村子,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吧?都扎堆去领,也没那么多东西啊?”

    “这就是不公!谁不知道放置的时间越久,打的粮食越多?凭啥非要把我们村放最后啊?这是嫌我们村还不够穷咋地?”那名村老说到激动处,已经开始大声嚷嚷了。

    韩成并没有在意对方的语气,而是皱着眉看着对方:“谁告诉你放置时间越久,打的粮食越多了?这又不是酿酒,时间越长越好喝。这种新肥料,只要保证沤制的效果,无论你保存多长时间,增产的粮食都是差不多的。”

    村老闻言,嘴角都快撇到天上去了,分明是不信韩成的说法。

    里正刘槐这时也插话道:“明府,效果真的不一样,有人都试过了。”

    韩成大为好奇,新肥料只有自己做过一次,除了用在试验田以外,剩下的都被张三财拿走,浇自家地里了。可这个笨蛋水加少了,差点把庄稼烧死。除此之外,全县就没人再用过新肥料了。

    “谁试过了?怎么试的?在哪里试的?”

    韩成连续三个问题,把刘槐问的不知如何回答。

    刘槐支吾半天才说道:“都这么说。”

    韩成懒得跟他废话,当即脸色一板:“本官就问你,你听谁说的。”

    刘槐说了个人名,正是在场的一名村老。

    韩成对那名村老也是连环三问。可对方回答也是听说的。同时也报出一个名字。

    韩成指派捕头张顺带着两名捕快,去问那个人消息的来路。

    结果张顺去了一个时辰都没回来。

    韩成也不急,就慢条斯理的品着茶。可是他不急,在坐的里正和村老急啊。

    知县大老爷不让他们走,他们就只能呆坐在原地。

    有两个岁数大的,精力不济已经低下头,脑袋一点一点的,打起了瞌睡。

    韩成看在眼里也不管,今天他发了狠,不仅要把这股人云亦云的歪风邪气杀一杀,还有揪出那个散布谣言的人。这个人,很有可能和潜进作坊的贼人有关。

    又过了许久,张顺和两名捕头押着本村的三名汉子进来。

    “明府,找到了,就是这三人最早传的消息。”

    三名汉子看见端坐的韩成后,纷纷跪倒在地大喊冤枉。

    “说说吧,到底是谁让你们传的?”韩成都没看他们,只是低头玩弄着茶杯。

    “大老爷,我们也是听别人说的啊。”一名汉子说道。

    另一名汉子附和道:“是啊,大老爷,我们也是在村口酒馆听一个外村人说的。”

    韩成已经料到是这个结果,问清楚那人的相貌和身形,也懒得追问对方怎么说的了。

    他吩咐张顺,将几个人押回衙门,画影图形方便抓人。站在身侧的韩七,在韩成耳边小声说道:“少爷,小的听着有点像张七郎。”

    韩七又问了关于那个人相貌的问题,三个汉子的回答都对的上,韩成就此确认,果然是张七郎所为。

    韩成闻言一挑眉,要是张七郎,这事就对上了。

    汤料销售的火爆场面,大家都看得见。只是不知对方怎么找到永宁村的,难道是跟踪送货的货车?对于有戒备的永宁村,一个陌生人贸然进出,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他来大槐村制造谣言,煽动村民过去闹事,他才能借机靠近作坊,窃取汤料的配方。

    韩成越想越觉得靠谱,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只能抓到人审问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