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48章 过年(下)

    因为雪灾而无家可归的百姓,被集中安置在一间小仓库里,十几口人住着倒不觉得不拥挤。

    韩成进来的时候,这些百姓正分别围在几个火盆旁烤火。

    见众人回头向这边望过来,张锋帅先介绍道:“诸位,知县韩知县来看望大家了。”

    众人闻言一个个眼睛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对方的话。

    韩成对这个反应并不在意,他先感受了一下房间里的温度,点了点头,还不错,虽算不上暖和,但也不冷。

    这时一位老妪摇摇晃晃的站起身,眯着老花眼,想看清楚这位年轻人的长相:“敢问,您真的是知县大老爷?”

    韩成看老妪的眼神不大好,走近几步双手扶住对方,面露微笑的答道:“如假包换。”

    老妪确认了韩成的身份后,连忙就要下跪:“哎呦,老妇人谢过知县大老爷活命之恩。”

    其他百姓此时也原地跪下,口称:“多谢知县大老爷活命之恩。”

    韩成连忙阻止对方下跪的举动,又让其他人都起来。

    他先把老妪搀扶到火盆边坐好,自己也顺势坐下。

    “大娘,你是哪个村的?”

    “回知县的话,老妇人是坎上村的。”

    韩成点了点头,觉得这名字耳熟,猛然想起了第一个来问开荒种地的刘树根,他就是坎上村的。

    “您家里有几口人啊?”

    老妪说道:“算上老妇人,有四口人,儿子儿媳还有个小孙子。”

    “村子里受灾的多吗?”

    “可是不少,有好几户呢,其他人都投亲戚去了,就俺家没地方可去,这不,被接到这里来了。说起来,还得感谢大老爷,救了老妇人一家,不然的话……。”老妪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

    一旁的受灾百姓也掉下了眼泪。

    这时的人命贱,冬天冻死几个人实属平常,除了亲属会悲伤以外,没有任何人会在意。对于官府而言更是如此,人命只不过是户籍册子上的几页纸而已。

    但韩成不同,他接受的教育和曾经生活的环境,不允许有类似情况发生。

    韩成站起身朗声说道:“诸位,身为无棣的地方官,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并不孤单,官府会在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出手帮助你们。同时也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早日走出困境。等明年开春,官府还会组织人手,协助大家重新修缮房屋,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众人听说官府还会帮着自己盖房子,高兴的欢呼起来。又是纷纷跪倒在地,一片感恩戴德的称赞声。

    韩成看时间差不多,这才向灾民们告别,临走时还发出邀请:“今晚的年夜饭,到大仓库那边一起吃,人多了热闹。”

    向仓库去的路上,张锋突然冒出一句话:“知县,您是个好官。能在您治下生活,是百姓的福气。”

    韩成微笑的点点头:“我信你是发自真心说的,日后离开军队了,就来无棣吧。怎么样?”

    张锋摇了摇头,其实二人都知道,从了军就一辈子别想脱籍,除非伤残不能再上阵杀敌。否则,就算是老死,也要死在军营里。

    天色擦黑后,大院里已经支起八口大锅,韩成吩咐人把带来的羊肉扔进锅里,又加了水开始煮,等水沸腾后,撇去血沫,又在每口锅里扔了一包自己做的香料。

    张锋本想着打下手,可是无奈的发现,自己完全插不上手,只得把厨房里的盐拿来,打算加在锅里。

    韩成见此连忙伸手制止:“别急啊,临出锅才放盐呢。”

    张锋好奇的看着韩成。

    韩成解释道:“后放盐,羊肉才容易顿的软烂。”

    张锋点点头道:“知县,下官看出来了,您真会庖厨之术。”随即又问道:“不是都说君子远庖厨吗?”

    韩成撇撇嘴,露出一丝轻蔑:“听那些呢,圣人还说君子六艺呢,你看几个读书人会骑马射箭的?”

    张锋下意识的看看左右,看没人注意二人的谈话,这才放心下来。

    韩成转头看了眼张锋:“怕什么,我都不怕,你这般谨慎作甚。”

    张锋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知该怎么接对方的话。

    一个时辰后,羊肉的香味已经飘满了整个院子,本来在房间里取暖的众人,也被这股香味吸引,纷纷走出房间围拢在几口大锅周围。

    韩成掀开一个锅的锅盖,用筷子插了一下,看能自由进出了,这才往里加盐和汤料粉。又重新盖上盖子,告诉众人快去准备碗筷,再有一炷香时间就可以吃了。

    闻言,众人又争先恐后的跑回房间,抄起碗筷又回到羊肉锅旁等待。

    张锋对于下属的反应,觉得很丢人。一个个急吼吼的干啥?很有意思吗?好歹都是保顺军的精锐,基本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一炷香后,韩成吩咐人撤去柴火,掀开盖子朗声说道:“开饭喽!”

    韩成亲自给灾民们分发食物,每人两大块羊肉,再加满了肉汤,旁边有刚出锅的蒸饼,不限量供应。

    等分发完毕,韩成才给自己盛了一碗,两根筷子上插了三个蒸饼,就踱步走到仓库里,与众人一起进餐。

    这时就看出军人和百姓的差异了,灾民们一口蒸饼,一口羊肉吃的欢畅。而张锋的手下,哪怕嘴里流着口水,依然是身体坐的笔直,双手放在腿上,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韩成和几位军官坐在一桌,刚要坐下吃饭,始终陪在旁边的张锋朗声对众人说道:“该说什么,还用教吗?”

    众军士齐声说道:“谢韩知县!”

    这一下弄得韩成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无奈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在意。

    随着张锋一声号令:“吃饭。”

    一众军士这才抄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开动起来。

    期间还掺杂着不少称赞声“好吃。”“真香啊。”

    张锋这才陪韩成坐下,吃了一口心仪已久的羊肉,眼睛一亮,又喝了口羊汤,给韩成伸出大拇指:“好手艺。”

    韩成也喝了一口汤,摇了摇头,感觉味道一般。

    张锋和几名副手看韩成举动有些好奇,这么美味还不满意?

    韩成这才说道:“这羊肉的质量终究差了些,回鹘的羊才叫好吃,那里的羊肉自带一股奶香味,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只需撒一把青盐,就是人间美味。”

    张锋好奇问道:“听知县的意思,似乎吃过?”

    韩成做出回忆之色:“很久以前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品尝到。”

    张锋咽下嘴里的蒸饼,这才说道:“有机会的,等灭了西夏,就是回鹘。到时候,张某请知县吃那里的羊肉。”

    韩成端起碗面向张锋,凑趣的说道:“一言为定。”

    张锋也端起碗与韩成碰了一下:“一言为定。”

    二人这才喝了一口羊汤。

    等韩成吃完饭,张锋才把他引到自己的房间饮茶。

    韩成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交给张锋才说道:“帮我个忙,明天让你的部下去汤料店的后院拉几车粮食和年货,按照名单上的地址送过去。”

    张锋接过名单,看上面密密麻麻有几十个人名,后面还有所在村子的名称,抬头疑惑的看着韩成。

    韩成解释道:“这个名单上的人,都是我无棣赤贫的百姓,这不是过年吗?我这个父母官给他们置办些年货,算是一份心意吧。”

    张锋不解的看着对方:“知县,不必如此吧?历朝历代都没这个规矩。”

    韩成带着自信的微笑:“规矩?规矩人定。从此无棣县就有这个规矩了。况且,明年就好了,很多政策执行下去,这个名单上的人会是第一批受益的。也许明年这个时候,这些百姓就彻底摆脱贫困了呢,我也就不必再给他们送年货了。”

    随着张锋与韩成逐渐的接触,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这位官员。对方与其他文官完全不一样,既能在战后给军队送伤药,也能在除夕夜和灾民一起吃年夜饭,现在又给赤贫的百姓送年货。

    张锋收起那份名单,起身抱拳施礼道:“张某代那些百姓谢知县。”

    韩成毫不在意的摆摆手,似乎完全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