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农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第一笔生意

    跟他想象中的古代完全不一样耶,守门士兵竟然不刁难,或许是因为太平时代,这是一个好现象啊。

    没有刁难人的现象发生,说明南昌县管理到位,或许最高长官严格管理着南昌县的秩序,这点让央汉元稍微轻松了一点。

    进了城后,央汉元不敢走丢,一直紧紧跟着央卫。

    央卫跟着记忆找到了南昌县菜农聚集的集市,他们一路走来断断续续,自然来得最晚了,最后只能在集镇的边缘找到一个位置摆摊。

    央卫还安慰央汉元,“大郎,我们来晚了,就只有这个位置可以摆,很不错吧,又宽又大,还没有人跟我们抢地盘。”

    央汉元压根没有在乎,他刚才走了整条集镇,发现整个集镇卖啥都有,唯独没有卖野菌的,这说明他们家的野菌是独家生意。

    这要是有识货的,这东西摆在那都不愁卖,因为野菌是有季节性买卖,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得再等一年。

    央汉元摆好摊位,也想得很美好的,实际上父子俩蹲着摊位等了半天了,却发现愣是一个人都没有来问价,更别说来问价。

    瞧瞧旁边的老大爷光卖韭菜都卖了好几单,老大爷看到父子俩蹲着双手抱着膝盖,眼巴巴看着路过的人。

    老大爷忍不住好奇问:“你们卖的啥?”

    央汉元还没反应过来,老大爷又问了一遍,央汉元才反应过来老大爷是问他们。

    央卫老实巴交回答:“噢,老人家,我们卖的是野菌,山上采摘来的野菌,味道很不错的。”

    老大爷好奇问:“我知道这是野菌,我是问你们卖什么菌,能吃的吗?”

    央汉元听到这句话,又看了看自己背篓里面的松树菌,很是费解,他瞧着老大爷活了那么一把年纪了,连松树菌都认不出来。

    怪不得没人来问,没人识货,就连旁边的老大爷活了那么多年也认不出来这是什么野菌,更别说能不能吃的了。

    怪不得摆了那么久,鸡蛋都卖了两个,就光剩野菌没人要也没人问。

    央汉元问老大爷,“大爷你好,你也是来卖菜的吗,你来这儿多久了?”

    老大爷不介意被打断,反正也是闲的没事干,找个人说说话,跟谁说话不是说啊,而且小男孩挺有礼貌的。

    老大爷呵呵说道:“咱也才来没多久,这不来晚了都没占到好位置。”

    央汉元很好奇老大爷做了多久,老大爷沉思回忆,最终说在这做了有八九年,自打荒灾时才开始做起摆摊这行。

    主要理由就是因为老大爷家距离县城近,还很方便,家里也缺粮,种种菜换钱买粮食回家吃,有时候还能补贴家用。

    央汉元点头认同了老大爷,瞧瞧别人老大爷都知道种菜换钱,瞧瞧自家的,除了亲娘支持他,其他人都反对做生意。

    央汉元不由地伸出一个大拇指,赞美道,“老爷爷,你是厉害的。”

    老大爷虽然不懂央汉元的奇怪手势,但是见央汉元夸赞他,也是乐得哈哈大笑,卖菜卖了这么多年,还第一次听别人夸赞他的。

    老大爷这一高兴,就忍不住想要给他们传授技巧,缓缓地说:“你们光这么坐着可不行的,卖东西就要大声吆喝,让别人听到你们要卖什么,这么一吆喝别人就知道你们卖什么,这人不就来了吗?”

    “老爷爷,我们刚才没看到你吆喝啊。”

    “唉,你们可别看我没吆喝,我这是卖了很多年,都是熟客来的,不吆喝也没事,可你们都是第一次来做的吧,没有熟客就要这么做了。”

    央卫这才恍然大悟点点头,一脸感激跟老大爷道谢。

    央汉元也知道做生意肯定要这么吆喝叫卖,但是他毕竟是在现代过来的,骨子里有点内向,张不开这口啊。

    没办法,只能依靠自家老爹了,于是央汉元看着他老爹。

    央卫得知做生意的技巧,很是高兴,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卖东西的方法,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大声叫卖。

    但当他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好奇看着他,他还没开口,那一股气就突然散了。

    央汉元开不了这口,难不成老实巴交的央卫就能开了这口?

    央卫看着自家大郎央汉元,却发现央汉元也在看着他,父子俩一时相顾无言,谁也开不了那张嘴。

    慢慢地五分钟过去了,最终还是央汉元败下阵来,他觉得自己才十岁,随便开口,不管怎么样,他说几句话,别人也不会笑话他的吧。

    咬着牙,露出笑容就大声叫卖,“走一走别错过咯,看一看啊,好吃的松树菌,味道鲜美极了,价格便宜,路过就错过啦,快来看看啊……”

    蹲在一旁的央卫看的目瞪口呆,心想自家的大郎如此拼命也是很佩服,那么小就知道要为家里的事分担,而自己堂堂一个大男子汉却为了那狗屁的面子开不扣,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听着自家大郎都如此努力吆喝了,没理由他还在发呆,也跟着吆喝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不敢这么大声吆喝,只是喊了几嗓子后,见周边的人都没反应,看样子都习惯了,于是直接跟着大郎扯着嗓子叫卖。

    俏是旁边的老大爷都惊呆了……

    瞧瞧别人喊得多么响亮,比他老头子还要会喊,只是听别人喊得是什么,一个比一个过分了啊,老人吃了延年益寿?女人吃了美容养颜?男人吃了壮阳庭硬?

    听着比那些士大夫还要像,让人瞩目,老大爷也决定要好好学习一下。

    原本一个在集市最边缘的地方,变得十分热闹。路过的行人见这父子俩喊得那么上劲,一个比一个响亮。

    似乎不看一眼,就是他们的重大损失似的,于是就有不少人抑制不住好奇心包围。

    有些人不识货,但看着一个个野菌都很水灵灵的,而且都黄橙橙的,干干净净的,看起来煞是好吃的样子。

    有识货的人一看,原来是松风菇,汉朝把松树叫松风,所以松树菌也叫松风菇。

    此人识出来不仅有松树菌,还有黄薰,黄薰其实就是牛肝菌,这些都是汉朝就有名的野生食用菌,指着野菌问:“这些菌都怎么卖的?”

    央汉元看他指着是牛肝菌,心里瞬间有数,看来这人是识货的专家,牛肝菌古称有黄薰美称,即便放在现代,也拥有“四大菌王”之一的美称。

    但是问题来了,央汉元不知道牛肝菌的具体价格为如何,一时间还没报出价来。

    央卫正要说看着给就差不多卖了,央汉元哪能让他这么做生意,直接报价,“二十五文一斤。”

    央卫听到央汉元的报价直接惊呆了。

    其实呢,央汉元也不想这么报价,但也不能让识货的人捡漏,他可是知道牛肝菌有着四大菌王美称,味道自然不能差了。

    在汉朝时代的一斤等于现代的半斤,一两就是16克,而一斤就是16两,算起来,他报价的二十五文钱一斤其实就256克,也就是说要花二十五文钱买半斤多6克的牛肝菌。

    虽然贵了点,但央汉元也是心里十分紧张,没有多少把握,让央卫惊讶的是那人竟然没有讲价,而是点了点头直接说:“这价合理,给我来两斤吧。”

    央汉元心里激动了,他就知道他果然没报错价,识货之人果然是知道牛肝菌的营养和价值的,就这个价格都不讲价直接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