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末挽天倾
繁体版

第27章 安抚内部

    高良细致周到,将众人安顿好后,就施然离开了驿站。他知道高攀龙现在很重视戚建业,态度很和善客气,指示驿站官员一定要好生接待。

    众人入住驿站,心情也是愉快,直言托了戚司吏的福。一路上,大家日夜兼程,风餐露宿,还遭遇了与金军惨烈厮杀,也算是劫后余生,能活着进入京师当真要喊一声“阿弥托福、菩萨保佑。”

    虽然城外还有金军,但现在陡然入了城,住进了驿站,没有了性命之忧,还有府衙接应,已远超众人的期待。

    一行人都知道,大家伙能受到顺天府的礼遇,必然是因为戚司吏的缘故。戚建业一到顺天府,除了到处打听高府尹的情况,然后就一直和高大人盘桓,时间长达一个多时辰。

    众人都很诧异,戚建业居然有本事让高大人和他交谈这么长时间,两人有这么熟吗?

    府衙师爷是什么人物,还亲自带路安排。驿站驿卒最是捧高踩低、见风使舵的,没见现在对自己大家伙多么的客气。

    事出异常必有妖。

    戚司吏(戚兄弟)果然是个有本事的人呐!

    刘能、徐正、宋安、黄侗等多人心里也是一阵琢磨。

    此刻的众人神情放松,眉飞色舞,在等饭的间隙,大家有说有笑,一扫原先的紧张、窘迫的压抑气氛,有的居然开起了玩笑,似乎进入了京城就进了天堂、万无一失了。

    戚建业将刘能、徐正、宋安、王五、李二、黄侗等七八人招呼到了一桌。

    如果说在登州出发时,还隐隐有人不服戚建业,那么经过这一系列的事后,众人已是隐隐在内心中将戚建业奉为主事之人。

    威信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胜利中形成和巩固的。

    登州保卫战算一次,入京遭遇战算一次,还有就是这次顺天府礼遇,这几桩事件都逐步树立了戚建业担当、敢为、任事、能干的正面形象。

    “各位兄弟,咱们总算是千辛万苦入了京。虽然一路行来,遭遇了很多苦难,死伤了很多兄弟,不过,幸好,还有小一半的兄弟们活着。兄弟们可能不知道,之前靠知府陶大人的引见,吾有幸拜见了顺天府府尹高攀龙高大人。高大人和我说,这次入京的其他府的民壮有的遭遇金军大队,全军覆没,脑袋都给鞑子看下来筑了京观,有的和咱们一样,也是死伤惨重。”

    戚建业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见众人聚精会神、竖着耳朵看着他。

    “高大人对咱们很体恤,知道咱们是从登州跨海而来,对咱们格外关照。给咱们安排了驿站食宿,很多其他府的可没有这个待遇。高大人亲自关心,高师爷亲自安排,咱们也要领这个情,平日里如没什么事,如遇到磕磕碰碰的,大家都尽量不要给府衙添麻烦,……”

    “高大人和我谈了下一步的差事,基本明确了安排。但是还没有最终确定,明日上午府衙还要召集各方及相关人等再议一议。大家稍安勿躁。不过,目前吾知晓的差事主要还是在后方,性命应该安全无虞。”戚建业扫视众人又道。

    是啊,京师乃天子所居,城坚器利,兵强马壮,怎么可能为东虏所破?

    “全凭戚司吏安排。”徐正率先表了态,对戚建业表示服从和支持。他是登州府蓬莱县人,十六岁出来做事,继承了家里在刘家沟乡里正的职位。虽然年纪不大,不过干里正的时间也有四五年了,也是刘家沟的地头蛇。

    原先他对戚建业也是不以为然的,本就是个戚家庶子,因为托了府衙崔同知的关系进了兵房做事,要是按照以往按部就班,现在可能连兵房的椅子都还没坐热。之前也没听说戚建业有什么过人之处,家族也没什么势力,没想到在登州保卫战中好运救了陶知府得了知府赏识。

    而后就是在和金军遭遇中对领头马甲的对撼绝杀,但凡差点血性勇气的都做不到。现在和很多兄弟交谈,戚建业拎着人头对大伙大喊杀敌的形象气势可谓深深刻在众人心里,说起来无人不佩服。

    “正是如此,全凭戚兄弟安排。”刘能就不用说了,两次被戚建业救了性命,现在是铁杆的支持戚建业。

    众人也是轰然响应,吓得正在上菜上饭的驿卒吓了一跳。不是说都是外府来的民壮吗,怎么听这“平地一声雷”还有点边军的味道?

    不经艰险难为人。

    有些时候,人的气质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需要一些环境、人、事的催化和促进。一个砍过人的气质绝对和一个没砍过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这东西很悬,但是只要他看你一眼,你还真的能感受到一种“杀气”。

    戚建业也能感受到身边众人的变化,特别是对自己态度的变化。有的人刚出发时也有说坏话、怪话的,所以才有了崔同知专门提点刘能等人要服从自己的安排。现在看起来,剩下的这些人对自己还是敬服的。特别是府衙的几个衙役、几个乡的里正,特别是这个徐正。

    戚建业向大家又拱了拱手,脸上挂着和蔼的笑意,“谢谢兄弟们支持,咱们这次一定要把差事办好,为登州府、陶大人的挣点脸面,回去也好显摆显摆。大家说是不是啊?”

    只要这次把这个差事办得漂亮,相信不仅是在陶行先更受信任,就是在高攀龙心里也是能挂上号的,对于自己在这个世界生存发展来说,绝对是抱上了粗腿。

    酒足饭饱后,戚建业安排众人各自休息,自己回了房间开始秉烛写应急民壮办事条陈,也就是后世的“工作方案”。特别是在草拟统计处、编练处的职责时着墨更重,按照《纪效新书》中写的选兵、选将、练兵之法。

    民壮选择上,主张要从难民中选取老实、体壮、力强、勇敢之人,绝对不要偷奸耍滑的“老油条”。

    民壮训练上,主张最重要的是练胆气、练纪律,结合后世华夏国陆军队列、内务等训练,着力训练出民壮绝对服从命令、绝对敢打敢拼的气质。

    民壮组织上,主张采取军队编制之法,设营、哨、旗、队四级,全体民壮上下要建立如军队那样一级节制一级,节节相制,组织严密,纪律严明,遵守命令的组织指挥机制。

    当然,这些都是最高的要求。事急从权,如果能做到这些要求的三成,按照这世的标准,已隐隐有点强军的迹象了。戚继光的练兵之法兼顾了理论和他多年行军打战的实践,核心有点就是“实用”。

    戚建业的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纪效新书》,为了掌握部队训练第一手的资料,又借助导师的资源深入过一线野战部队蹲点调研过。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贯通,他对戚继光的心血是有绝对信心的。

    “到了这一世,没想到还真有自己的实践机会,后面这几日见见真章”,戚建业一边奋笔疾书,一边也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