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大学
陈先生等伤林夕养好伤后,恢复了他对林夕的教学。
陈先生觉得那些小学的内容,林夕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就提前开始教授他大学的内容。
陈先生认为,林夕应该从《大学》开始学起。
三纲领八条目是指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本身对“格物”、“致知”未作解释,朱熹认为这是原文有阙佚,于是补撰一章,简括地表述了他自己的观点,大明是把朱熹的这一套当做标准教材来进行教授。
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级为四书。
大学是一篇极其有价值的哲学散文,它融合了儒家的教育哲学、人生哲学以及政治哲学。
大学的思想观点博大而精深,精辟而透彻,作为立身处世、进德修业的指南。
大学既是儒家思想的入门读物,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最高纲领。
首先何谓大学?所谓大学,是指大学问。在古代,教育的层次主要分为大学与小学两种。
一般14岁以下的孩子所学习的知识与学问称之为小学,而年满14岁的大人所学的知识与学问则称之为大学,也可称之为大人之学。
古代的小学主要学习识文断字、洒扫应对以及言行举止方面的规范与礼仪,而大学则学习天地人生之理、修身养性之道、齐家治国之法。
于今而言,学问也可以分为小学与大学两各层次。小学可以是一门谋生专业与技能。而大学则是关乎人思想的知识和学问。
大学的三纲八目指什么?
所谓三纲八目,就是指大学所要达到的三大目标,以及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八种方法。
大学这篇文章就是以三纲八目为提纲,讲述大学的内涵与本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
这八目是有先后顺序的也急吾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期戚价值追求旗帜。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知其志。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一诚,一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明德是什么?应该如何明明德呢?所谓明德,本意是指光明正大的德行,此处泛指一切美好的品质。估计执行。就人性而言,泛指人性中善良美好的秉性。
孟子的恻隐之心,以及儒家所提倡的仁爱、诚信、理智、谦逊等德行。
这样的德行,当然应该大力发扬光大。也及明明德。第一个明做动词是发扬光大的意思。为什么欲民明德于天下者,必先之其国呢?因为执掌国家的君王,若能践行美好的品德与德行。百姓就会以君王为榜样,纷纷效仿君王的言行举止,这样上行下效,美好的品德与人性就得到了发扬光大。
当然,必先治其国,并不是说人人都要成为一国之主,拥有一个国家。在儒家看来,明明德最好的方式就是内圣外王,以及对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实行光明正大的王道或者明德。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的话,不同身份与地位的人说出来,其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截然不同的。
就好比同一句话,出自乞丐之口与出自君王之口,谁的影响力大呢?
毋庸置疑,当然是出自君王之口的话,影响力大。乞丐由于身份低微,就算所说的话是真理也没人信,但是如果换成是身份尊贵之人,就算是泛泛之谈,也会被人奉为圭臬。
何会这样呢?因为人微言轻,这是人之常情。当然。儒家并不是叫人一门心思的去钻营或者谋求高位。
儒家认为,一个人若想让自己拥有影响力与号召力,必须先使自己达到内圣的境界,这样别人才会信服你。
至于如何明明德,《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俊德,皆自明也。
《康诰》《大甲》《帝典》都是《尚书》中的文章。克是能够的意思。峻是大的意思。
克明德与克明俊德都是指能够弘扬或者彰明美好的德行,顾,有想想、顾念之意。諟,是此的意思。顾諟天之明命,就是我们行事处事要经常想想或者顾念上天高尚的德性,以及自然美好的人性与品德。
皆自明也,强调了自我的主动性。也就是说,要以身作则,自我主动、积极的去发扬人性美好的一面,去弘扬一切美好的天性或者品德。
亲民是什么?如何亲民呢?对于亲民有两种解释,其一,宋代理学家程颐、朱熹等人认为亲民应该读作新民,是自新、革新的意思。
其二,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亲民。仍作亲民而不是新民。王阳明的理由是,大学这篇文章中,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独保赤子等语句皆是亲民之意。
而程颐、朱熹等人的理由是,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明,《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段解释亲民的话,“亲”字都做“新”字解。所以亲民应当是新民。综上所述,个人比较认同程颐、朱熹等人的观点,也即亲民。应该是新民。《盘铭》盘,指日常生活的用具,铭。指格言、箴言。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刻在日常生活的用具上,只在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反省和自新。
为什么要自新的?因为人的思想观念如果长时间不反省自新,容易固化守旧,从而变得顽固不化、冥顽不灵。
长此以往,这种固化的思想会阻碍个人的进步与成长。如果其人是身居高位之人,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外在的世界都在不断的变化与更新,而如果内在的自我固步自封。不愿革新自我,则会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而成为时代的弃儿。
《康诰》所说的作新民,作是鼓励或者使人振作之意,作新民就是鼓励民众弃旧图新,无时无刻都焕发出朝气蓬勃。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为新,就是以文王的西周王朝为例子。文王的西周王朝历史悠久,算得上是旧的邦国,但是文王一刻也不敢怠惰,自始至终保持着革旧图新的理念。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是新民的方法,旨在教人如何新民。
其实新民没有什么诀窍,只要尽心竭力去进行就可以了,就像曾子一样,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看似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所以孔子才感叹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无效者不及。
其实圣人与常人的智力并没有什么区别,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一位圣人能够长久重复的去进行那些简单的事情。
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所谓至善,就是最高的善,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高的道德准则。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是孤立存在。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与外在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你就拥有多种不同的身份。比如我们是父母的儿子,子女的父母,妻子的丈夫,学生的老师等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说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于国人交,止于信。
这段话讲述了古代君臣父子。朋友等社会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以及至善。作为君王,其最高的山,休息啊。作为臣子,其最高的善就是恭敬。身为人子,其最高的善就是孝顺,而身为人父,其最高的善就是慈爱,最后,与人交往,其最高的善就是信用。
由此可见,人的身份或者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其最高的善也不一样。
当我们处在某种社会关系之中,或者以某种身份出现时,就应该遵循与身份相符合的道德准则,比如身为医生,就应该遵循救死扶伤的医德,又比如身为老师,就应该遵循教书育人的师德。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有职业道德。
《诗》云,邦畿千里,为民所止。缗蛮黄鸟,止于丘隅。邦畿,指城邑及即城邑近郊地区,这些地方是宜人类居住,所以民众在这样的地方安家落户,以及为民所止。
缗蛮,是象声词,形容鸟的叫声。丘隅,指山林湖泽之地,黄鸟最好的居处就是山林湖泽,也就是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其意思是,连黄鸟这种小动物都知道去自己应该去的地方止息或者落脚安居,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小小的黄鸟?
孔子的这番话以反问的语气告诉世人,一定要明白并遵守与自己身份相符的道德准则。
比如,古人有言,在其位,要谋其政,行其权,要尽其责。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所谓物,泛指天下万事万物。它既可指有形的物体,比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也可指人的行为举动、思想意识以及所作所为。
富家公子假扮穷小伙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人。又比如,子女不愿意抚养自己的父母。诸如此类,都可以称之为物。
所谓格物,就是要穷究事物或者事情背后的根本道理。
换言之,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儿子十恶不赦,为害乡里,父亲忍无可忍,结束了儿子的生命,这本是为民除害的好事,可为什么法律还要判处父亲刑罚呢?这种对事物或者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其实就是格物。
又比如,鸟为什么能飞?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经》的第一首诗为什么是一首爱情诗?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皆是在格物。
事实上,唯有格物,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以及格物致知。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语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唯于理有未穷,故其之有不尽也。此外,格物可以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是获取知识的纽带,是连接智慧的桥梁。
诚意为什么要从慎独做起?
所谓诚意?就是要真实面对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而不要自欺。说白了,就是不要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
大学有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段话首先指出了诚意的关键主要在于不要自欺。何谓不自欺呢?
比如厌恶恶臭的气味,喜好美好的容颜,这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所以没有必要去掩饰或者隐瞒。
在现实生活中,自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有些人不敢正视自己的短处或者缺点。有些人看上去很努力的样子,诸如此类,皆是自欺的表现。
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说,诚意必须从慎独做起。为什么诚意必须从慎独做起呢?
所谓独。独居或者独处。大学有言,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因其不善而助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唉,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其意思是小人做人没有原则和底线,他们独处的时候,以为没人看见。因此。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但是当小人面对君子的时候,由于其所作所为不太光彩,因此在君子面前,小人总是遮遮掩掩,竭尽全力遮掩其不好的一面,而显露其好的一面。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殊不知,小人的所作所为,别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犹如看见了他的心肺与肝脏那样透彻。那么,小人的自欺和掩饰有什么用呢?人心里的所思所想,总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正所谓诚于中,必形于外。
人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行事处事一定要慎重,谨慎而不要心存侥幸,以为敌人发现不了。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真相或许可以掩盖一时,但早晚会真相大白。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言乎?也就是说,天地昭昭,众目睽睽之下,万事万物都将无所遁形。可谓不严厉。
为什么修身在于正心呢?
所谓正心,就是使内心不被情绪或者情感的控制和左右。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段话讲述了四种使人内心不能端正的情绪,他们分别是忿懥、恐惧、好恶和忧患。
忿懥就是愤怒的意思。容易使人丧失心智或者理智,恐惧则会使人的心里产生焦虑和不安。好乐,指偏好与偏爱。人一旦有偏爱之心,行事处事就难以公正。忧患,不是生于忧患的忧患,而是指人内心的忧虑和抑郁。一个人的内心常常感到忧虑和抑郁,则容易变得悲观消极。
当然是人内心不能端正的情绪不止这四种,比如嫉妒、崇拜、得意、同情、厌恶等。情绪或者情感也能让人变得扭曲而不端正。人一旦有了这些情绪,就会变得心不在焉,难以专注。
而一旦心不在焉,对待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说,修身在于端正心意。
为什么齐家在于修身?
《大学》有言,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段话讲述的齐家,在于修身的理由与方法。主要给出了五种理由。
其一。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同“僻”是偏颇的意思,人对于自己所期爱的人,往往有偏爱、袒护之心。比如家长对于别人家孩子的淘气会感到厌恶,而对自家孩子的淘气则会觉得活泼可爱。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人之常情往往会影响处事的公正,所以必须要修养这种心情。
其二人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只自己看不起和厌恶的人。一个人如果看不起别人或者厌恶别人,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比如公婆。如果看不起或者讨厌自己的媳妇,就算儿媳做的再好,也会被指责和嫌弃。
其三。人知其所畏敬而辟焉。畏敬指自己所害怕和所敬重的人。一个人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盲目服从而不敢质疑,长此以往,则会丧失分辨与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变得没有主见而随大流。
比如,学生如果一味的敬畏老师,则会将老师的言语奉为圭臬而不敢怀疑。学生就失去了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从而成为老师的替身。
其次,人知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指自己哀怜,同情的人。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人若是对别人产生哀怜之心,往往会忽视其人的可恨之处。
其五,人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敖同傲。敖惰而指自己所傲慢与怠惰之人。一个人如果对另外一个人产生了傲慢与怠惰之心,往往会遭人记恨。这也是在给自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
综上所述,以上五种不好的品性,都会让人产生偏颇之心而变得狭隘。所以必须要修身养性,除掉这些不好的品性,那如何除掉这些不好的品性,就是要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说白了,人性是复杂的,我们既要看到一个人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一个人不好的一面。不能爱之于其身,恶之于其死,这样才能对人做出客观的评价。
有句谚语,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硕。其意思是,人总是看不到自己儿子的恶处,看不见自家禾苗的茂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心智已经被情感与偏见蒙蔽,所以作为家长,如果想管理好家庭,必须要摒除内心的成见或者偏见。
十为什么能够齐家就能治国呢?讲齐家治国之前,首先要明白何为国家呢?
其实国是放大的家,而家则是缩小的国。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大国家,其本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大学有言,所谓治国必先其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众也。
这段话给出了三种极佳的道德准则,一是孝,二是悌,三是慈。
孝是晚辈对长辈的道德准则,悌是同辈之间的道德准则。而慈,则是长辈对晚辈的道德准则。
对应于国家,孝则是下级与上的道德准则。悌则是同级交往的准则。而慈则是上级与下级交往的道德准则。
其实,孝与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没有孝无所谓慈,而没有慈也无所谓孝。
同理,朋友同事之间的敬悌也是一样的,都是相互的。
一个人若能坚守孝、悌、慈这三种道德准则,就能将家庭或者家族管理好。同理,走出家庭,担任官职,也能治理好国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庭都教育和管理不好,而能管理和教育好百姓大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11、什么是“絜矩之道”?
大学有言,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其实这段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如果在上位者能够奉养家里的老人或者长辈。如果在上位者能够有爱兄弟,那么民众也会有爱自己的兄弟,如果在上位者能体恤孤寡老弱,那么民众也不会遗弃孤寡老弱。
为什么会这样?上行下效,有样看样而已,这就是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的意思,矩,只画方形的工具,引申为法度。
其实絜矩之道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度人之道。论语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则施于人。以己心度量天下人之心,就好像拿着矩尺去度量天下万物,所以叫做絜矩之道。
儒家理想的君子形象是什么样的?
书中是用诗经中的一句话来描述的。意思就是一位文采斐然、文质彬彬及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君子,但凡见过他的人,必然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无法忘记。
儒家提倡什么样的财富观呢?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这个道是什么样的呢?
大学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儒家的财富观以及爱财之道。
其一,大学有言,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疏,则财恒足矣。
生财有大道就是指发财致富的原则。发财致富的原则就是
创造财富的人要多,而消耗财富的人要少。比如一家十口人,如果大家去劳动创造财富,这样的家庭必定采用富足。而如果一家十口人,只有两三个人去劳动创造财富,这样的家庭必定财用不足。
生产财富要快,而使用和消费财富则要慢。
其实这说的就是不要入不敷出或者寅吃卯粮。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财富必能长久充足。
其二,大学有言,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常言道,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富贵之人若能散财救济别人,必能获得大家的拥护。
与宋江仗义疏财,杞人贫苦,周人之急,虽说舍弃了许多家财,但在江湖上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为日后成为梁山之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以财发身。
又比如汉高祖刘邦,视金如土,对待将士非常大方,只要有功,必定封赏。正因为此,刘邦获得了将士们的衷心拥护,最终打败项羽,统一天下。
仗义疏财,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
唯有有人德的人才能做到,而没有人德的人爱财如命,有时为了钱财,连生命都不顾。
所以说,仁者能以财发身,而不仁者则以身发财。
其三,孟献子曰,蓄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在先秦时期,非常注重礼制。士大夫之家可以配备四匹马拉的马车,所以此处“蓄马乘”的代指是大夫之家。
伐冰之家指卿大夫之家。古代礼法规定,卿大夫之家丧祭的时候,可以使用冰块。称之为伐冰之家。
百乘之家一般指诸侯之家,或者有封邑的卿大夫之家。
综合起来,孟献子的意思是,士大夫之家不应该养鸡养猪,卿大夫之家不能养,养牛养羊。
诸侯之家不能蓄养那些善于搜刮百姓财物的据敛之臣。
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其实,这体现了儒家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
士大夫之家。如果养鸡养猪。卿大夫之家,如果养牛养羊。儒家看来,这是在与民争利,这会影响百姓的利益。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宰相公仪休,看到妻子在家里织布和种菜,二话不说,救命人把织布机烧掉,把菜园子的菜全部拔掉。
妻子很不理解,问公仪休为什么要这样做?
公仪休说,他是为宰相,已经享受朝廷的俸禄,如果再在家里织布种菜,那么百姓所纺织的布匹和所种的蔬菜还能卖给谁呢?
所以公仪休宁愿花钱购买布匹和菜,也不允许自家生产种植,为的是让百姓有生意做,有钱赚。
在公仪休看来,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愿意舍弃。既然已经获得了大利益,就不应该在与百姓去争抢小利益。
正如史记所言,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陈先生说到这里问了林夕一个问题。
“这个大学我给你讲了许多的道理。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大学这本书核心中的核心,在亲民,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了实现在亲民这个目标而罗列出的行动方法。”
林夕给的这个答案,不是他说的,而是来他们学校的那个老教授说的。
那个老教授还有一句话,林夕对这句话印象更深,那就是读书一定要把书读薄,如果越读越厚,那还不如不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