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院考
林夕拿到的是有小吏写上名字的卷子、一叠草稿纸和一张由小吏写好的考号走向考场,并寻找自己的座位。
只是刚才在排队的时候,林夕突然听道突然如同波浪般传了开来的一条消息突然,令大家都惊讶不已,甚至让大家顾不得考前的纪律纷纷传递自己知道的消息。
这条八卦的大新闻也缓解了大部分考生的的紧张感。
这消息是关于张容献的,大家先前一直都知道张容献去年去了一次广州城,但却不知道他去做了什么。只是如今消息已经传了回来。
原来,张容献前往广州城并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去做了广东巡抚的帐前幕僚,参与了镇压粤西瑶苗叛乱的战事,还献计平息了粤西的土客争端。得到了两广巡抚的欣赏。在奏功表上还填了张容献的名字。
这次张容献回来复考,即将升任京官工部侍郎的巡抚大人特意官船相送,并称后年要在京城为其设宴,贺其再登皇榜。
再想到魏云和张荣献的赌约。自己和张容献打的几次交道。他提出的那些条件,林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林夕听到那些考生曾经说巡抚跟提学乃是同乡,两人还是同榜进士,交情不错呢。
林夕听到这个消息,当即露出一丝苦笑。不由得对林长钰的谋略深感佩服。如果让张容献来考试,那么院试案首非其莫属。
童子试和院试其实还是夹杂着太多的官场交情。为什么县案首一定能通过府试,而府案首又必然得到秀才的头衔?
这还不是官场的一项潜规则。知府卖面子给知县,而提学官又卖面子给知府。
在如今的大明朝,可没有那么强的上下属关系。七品御史搬到朝廷大员的案例不在少数。
现在,谭巡抚凭着镇瑶苗的战功和平息粤西土客争端的政绩,官升到从二品的工部左侍郎。别说是四品的陈提学,哪怕是六部尚书都不敢将他真得罪了,更不可能吝啬一个小小的院试案首。
因为工部左侍郎就是工部真正的一把手。而工部尚书则是按照大明的惯例是参与内阁的阁老之一。
大明在张居正之后的内阁一般有首辅、次辅还有皇帝指定的一名阁老,加上六部尚书组成。而首辅和次辅是由京官在大殿上挺推所选举出来由皇帝批准的。
如果内阁中发生争议则是举手投票,票多者为胜。然后再将他们票拟的意见上奏皇帝,皇帝批红同意便形成圣旨和政令,便可以颁行天下。如果皇帝不同意,便打回再议或者留中不发。
院试由于人数不算太多,所以很快便检验完毕,进行得很是顺利。考试座位跟县试和府试稍微有些不同。只有一桌一椅并无房间。所有考生都是面朝北,正对着一个为陈提学准备的高台,中间有一个甬道。
林夕的运气比上次要好,桌子很是干净中间的木板的接缝很是紧密,得到了一张很好的桌子。
大家按着座位号就坐,静待着考试开始。只是很多听到刚才那条消息的人眼中仍然带着幸灾乐祸,时不时有知道一些内情的考生转头瞧向魏云坐的那张桌子。
魏云面不改色的整理着自己的东西并用水瓢舀来的清水滴在砚台上,开始磨墨丝毫不显得紧张。不因为他突然听到的那条消息而显得慌张。让那些考生对魏云的镇静深感佩服。
而林夕却知道魏云如此镇静的原因,因为那个张荣献今天不可能来参加这场院试了。
“入场闭关辕门,考生不得喧哗。”一声钟声响之后,外头有衙差大喊了一声,随后便听到了关门的声音。
科举对于明朝是极其重要的,对防范舞弊的行为更是做到了极致。门关闭后,不管什么原因都不会再开启。这里会自成一个独立空间直到考试结束,不论是考官还是考生,都没有再跟外界接触的机会。
院试只有两场。正试一场,复试一场。正试选出20名考的好的考生。他们便已经定下了秀才的身份。然后其余落选的考生再复试一场。同样在选出48名生员给予秀才的身份。其余的人只能明年再来了。
院试跟府试一样考题都是贴在木板上。由衙役举着那块木板在考场内来回进行走动,让考生查看题目。
林夕提起笔将题目抄到自己的草稿纸上。这次考试只有三道题。四书题两道,五经题一道。
第一题。百姓富君与不足。这是一道标准的四书题。出自于论语。
这其实是一个典故。鲁哀公与孔子弟子有若的对话。当时鲁国实行十税二的税收政策,但尽管如此高的税率,国家财政还是很困难。所以,鲁哀公就问计于时任卿相的有若。
有若却是建议减税,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他说如果百姓富足,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不富足,您怎么又会够呢?
正是如此,这道题目的意思是,如果百姓富足,君王怎么会不足呢?不得不说。这个提学大人还是很有水准的。考的是正统的四书题,而非那些截搭题。虽然截搭题流行于科举中,但是乡试后考的还得是正统的四书五经。
而现在第一道题有贴近如今的时政。朝廷现在同样是面临着国家用度不足的问题。更带着一种为国解忧的味道。
明朝现在的税收确实很是人道,行的是三十税一。这无疑很符合儒家的富民思想。
但很是可惜,现在的环境却是民不富,君亦不富。这其实是大明朝的税收制度出了问题。
作为主税的农业税。因为乡绅藩王和官员不停的。侵吞土地,使能够收税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且那个县里的税钱又不能少,所以就是那些小地主和自耕农的承担的税负越来越高,他们抗风险的能力越来越低。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便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而使朝廷的税源更少。
另一方面是明朝与边疆蒙古和西南少数民的茶马贸易,由于走私而收入大减。海外贸易虽然收入相当丰富,但由于明朝的商业税收的很少,甚至不收。
使由于贸易或走私得来的大量财富囤积于民间,所以造成普通老百姓穷,大明朝廷也穷,只富了位于中间的官员、士绅和藩王。
就拿林家为例,在海上走私获取的暴利到底有多少,林夕不知道。但林夕知道自己修建了那个晒盐的盐场,每年大概能产100万斤左右的海盐。
这个数量听着好像很多,其实只不过是1000多吨而已。这些食盐所产生的利润都不向大明王朝交税。
林家用这些财富养了一只商船队,还有一支三千余人的私人武装。这支武装可是人人披甲,有一半的人手持火铳,并装备有大炮和福船舰队,戚家军式的近代武装部队。
如果遇到大的战事,以这支部队为基干填充一些经过基础训练的卫所的军户可以拉出一支三到五万人的有很强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别的地方不说,就是南海这一块,这支力量都可以发动灭国的战争了。
就以交趾为例,他们一个国家的常备武装部队也就五至七万人,如果达到林家私人武装装备和战斗力的精锐武备力量充其量也就只有一万人左右。
辽东的李成梁,李家的铁骑也只有8000家丁,就可以纵横辽东,控制着大明整个东北的所有地盘。不过他们是骑兵,要比林家这只兼备海路的武装力量要稍微费钱费力一些。
林夕轻叹了一口气别想的太多了,还是继续考试。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林夕捻袖挥毫,当即就开始破题。这无疑是极为高妙的破题。一句话便是将有若的思想归纳。单此一项便能得高分。
破题之后,林夕手中的笔却没有停,在砚台上蘸了墨继续挥洒起来。盖君之富,名哲焉。民既富矣,君其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军民一体之意,……恒存节用爱仁之心,十一而成……。一篇数百字的文章便是呈现。这次用的是馆阁体,字体清晰,文章立意精妙,而表述的更令人拍案叫绝,打得无可挑剔。这篇文章写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让人无可挑剔。可是这种思想只能存在于理论,实际运用,就是大明现在的这种情况。
按照考试习惯这篇文章先是写在草稿纸上。林夕拿着草稿,仔细检查了一篇写完的文章。然后小心翼翼的将草稿放在一边用两条镇尺压上放在一边晒干。
第二道四书题。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题仍然是一道正统的四书题。
这是孔子对颜渊说的一句话。意思是。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林夕的脑海当即浮现一魏先生给他准备的一篇范文和这道题出的是一模一样,林夕马上就将它写在草稿上林夕现在根本不管这篇范文是别人写的,只要把它写上,那自己的秀才功名就稳了。
因为这些范文都是在历次考试中精选出来的文章,现在又没有抄袭一说。只要写上那考官就无法黜落自己。
实际上这道题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千里马常在,而伯乐不常在。这又涉及到一个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鉴于中国的史料丰富。所以,人才选拔制度有完整的记载。
有开始的部落血亲制。这种制度现在在大明北方的各个部族也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部落掌权人全部是部落首领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这种制度的最大缺点就是人。优点是人员诚忠诚可靠,而且团结性较强。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那就是部落首领的子嗣数量并不能由部落首领控制,那是由老天爷决定的所以部落势力扩张十分缓慢。
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周朝的确立。在这种制度上发展出了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也可以称作古贵族制度。这种制度主要就是由周朝开始执行直到东周的灭亡,这种制度就彻底结束了。由世卿世禄制度发展出来客卿制,后来又发展出郡县制。
在秦朝时就是分封制为代表的世卿世禄制和郡县制为代表的客卿制和流官制的一次较量。
虽然雄才大略的始皇帝肯定了郡县制。但是在随后的秦末农民起义战争中,郡县制的弱点暴露无遗,那就是郡县的长官没有拼死抵抗到底的决心。
在随后汉朝的建立制度中就实行了郡国并行的制度。后来汉武帝推行了推恩令彻底瓦解了郡国制度。重新开始使用秦始皇制定的郡县制。
但是汉武帝瓦解了刘姓的封国却为另一股势力世家大族,创立了发展的基础。世家大族发展壮大以后便推出了一种九品中正制。
这种九品中正制已经具有周朝时的世卿世禄制的一些特点。所以这种制度的缺点带来的社会大动荡,直接引发了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的由北魏的拓跋氏的全面汉化而结束。北魏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朝代。他建立了两个制度,一直影响中国。
一个是以税收代替土地的多寡作为收入的收税制。
在北魏以田亩作为税收制度之前,官员和朝廷的收入来自各自控制土地的多寡。既是一个就像是汉朝的皇帝,他的收入也来自于朝廷直接控制的土地。
北魏的这种制度,把由官员控制各自的土地变成了官员的收入来自于同等数量土地的税收。
这样就使的官员的收入主要的多少由他所控制的土地变成了朝廷给他发多少俸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正式进入了税收时代。
第二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府兵制。
朝廷以豁免租种土地上的税收为条件。让这些租种土地的人在朝廷需要的时候自备兵甲、战马、和少量的粮草,集结起来为朝廷打仗。这种制度为后来唐朝的辉煌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基础。
现在的大明的卫所制,实际上就是由府兵制发展而来的。只不过被明朝的开国的朱太祖作了一些改变。
而隋唐由于受世家大族的影响太大,所以隋文帝杨坚便创建创建了另一种特殊的人才选拔方式,科考制,也就是林夕现在进行的这种考试。
只不过在隋唐的时候它只是作为世家大族举荐制的一种补充。
可是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唐末的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夺得了李唐的天下,由于这些世家大族阴奉阳违,彻底激怒他,于是便在他的控制区把所有的世家大族全部斩杀干净。那句著名的诗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这个行动虽然黄巢是舒服了,但是给以后的国家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使人才出现了巨大的断层。以考试来进行远人才选拔的科考制度才正式成为主要选拔方式。
人才选拔科考方式真正的发扬壮大,就是在宋明两朝。尤其是大明创立了选拔人才的简单的文章方式,八股文。建立了糊名制、南北分榜制、还有袭爵、恩萌,国子监等多种当官的制度。
这多种官员选拔制度,实际上就是大支撑大明王朝的四根柱子。
其中第一种就是承袭爵位,这一根柱子已经被朱棣亲手砍断了半根,再加上土木堡的重重一击这根柱子已经无法支撑大明了。也就是现在藩王和勋贵已经成为了一种旱涝保收的职务,而无法再承担他们指挥大明军队抗击外辱的职责。也就是说,大明的军队的指挥权已经完全落入了文官之手。
第二个就是国子监。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奖励那些为国立功或者有突出的表现有功之臣,由官府或皇帝选择有功之臣的后代其中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来担任大明的基层官吏。
但是这种制度被那些以权谋私的文官给基本废掉了。那些在国子监中读书的所谓读书人。基本上都是偏远地区,不想去。而真正凭本事过科考,他又没有那个能力。所以都是混一个相当于举人的功名,回到家乡去作威作福了。
第三个就是这些科举考出来的文官。他们在朱元璋设计的权利构架中,主要是作为皇帝的助手管理广袤的国土。
但是这些文官经过百余年的努力,已经攥住了税收的权利、军队的指挥权。还利用科举考试淘汰了那些与他们思想理念不同的人。
于是国家的控制力牢牢掌握到这群文官的手中。但是文官最大的问题是,他虽然掌控了所有的权利,但是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所以就像一个管家掌握了家里的绝大部分权力。他们又不认为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他只有一个选择了拼命的掏空这个家,充实自己的小金库。他们的心里就是想这个家哪怕没了,也只是换个主人,自己还能干着管家的活。
最后一根柱子,就是大明的力量基石,全国的军队。
大明现在之所以还能够牢牢的屹立,没有丝毫的动摇。就是因为那种被文官瞧不上,皇帝也认为无用的卫所制。
因为这些卫所官员相当于是世袭的低等贵族,他们的一切都来源于大明的皇帝,所以他们对皇帝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这些卫所分布于全国各地,他们牢牢的控制着大明的每一寸国土。
但是由于基层军官的贪婪和大明的文官的漠视,使这种制度正在慢慢被掏空。朝廷也逐渐把卫所军的有战斗力兵力抽调出来组建成募兵,虽然是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有所提高。实际上这就是把国家控制的军队变成了私人将领控制的私军。
甚至在九边的地方还大量招募非汉族的军士填充,这样就更使军队进一步的私人化、军阀化。这样不但削弱了朝廷的统治基础,还为那些周边的少数民族培养了大量熟悉明军的将领。
林夕虽然通过这两道考试题腹诽如今的大明的种种不合理。但是他也毫无办法只能够全心的投入于考试中,林夕通过腹诽大明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全然不关注考场众人的表现和身边传来的若有若无的臭味儿。
这回林夕的运气有些不好。他光注意了桌子,却没有注意离他不远的地方就是一个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