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海洋时代
繁体版

167天秤

    三师兄从河边回来后,便把他一直传道的事情交给了三嫂。

    他让林夕每天给三嫂讲故事,再由三嫂向信徒们宣讲。

    而三师兄这些跑了一趟广州城,把他所能买到的所有的史书都买回来,然后钻到屋子里细心的研究。

    林夕看着忙碌的三师兄心里暗暗的发笑。

    林夕讲的这写天气情况对历史的影响,其实是来于来源于后世的竺可桢和胡维庸等一众气象学家历史几十年的研究而得出的结果。

    这个结论中国人的历史记录只是一方面,其他的还有西方的对于远古生物的研究提出大陆漂移说和对远古地质的研究提出的全球变冷地球出现大冰期为基础而推导出来的。

    如果只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那么也够也能够推导出这些结论,但是说服力不强罢了。

    因为从夏商开始中国的古代的历史资料汗牛充栋,不可计数。

    古代的历史资料可不只有那些被文人肯定的史书,和官府修订的历史书。

    还有很多野史和自己私修的史书。这股私修史书的风潮直到清朝时江南爆发文字狱之后才得到遏制。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家谱、县志和游记中仍然保留了大量当时的真实情况。

    比如包括寺庙道观的一些记录,中国的州志、府志、县志,甚至一些当时文人写的游记都可以当做史料来看。

    尤其是中国人有记录家谱的习惯,那些家谱都是给后人看的。他们记录的对本家族的人记录的尤其详细,对他们生活的环境也仔细的描述。

    其实中国人修家谱,这是一种从春秋时代流传下来的习惯。

    因为中国人现在的百姓在春秋时代就是百国,一国一氏。

    在春秋时姓和氏实不同的现在的姓就是指春秋时代的氏。而当时的姓是指专指上古八姓。至于姓和氏混为一谈,那是汉朝的事情。

    春秋时失国的这些人都有复国的思想,但是他们的实力达不到,所以就把当时的一些习惯遗留继承下来用来表示自己的国家还没有灭亡。

    比如祭祀祖先就是过去诸侯国的祭祀先王。比如普通人家进行殡葬的停灵、埋葬时的棺椁等习俗、还有三七,五七等祭祀之礼,这在春秋时代都是专属于诸侯王或者士大夫贵族的。至于当时的平民老百姓连姓都没有,挖个坑埋了就不得了。至于奴隶自己还得给诸侯王殉葬。

    修史也是其中的一种,实际上就是把春秋时代的史官修史的传统变成了家族修家谱了。后来复国的思想没有了,修家谱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些流传久远的家谱也是相当详细的历史资料。要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野史,甚至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都有毫不相同的两个过程和结果。

    鲁迅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中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是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这话说得虽然有过激之嫌,却也是大实话。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满清号称礼仪之邦,却又讲“礼不下庶人”;虽说汉服之美,然而大部分百姓穿的只是粗劣布衫;上层士大夫对洋人显摆琴棋书画,却掩盖不了全国大部分人口都是文盲的事实。以上都是民国时的报纸,对于清朝的评价。

    但这种情况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辛亥革命之前的清朝和明朝一样,识字率其实是很高的。虽然达不到全员识字,但是百分之三四十的人数还是能够达到的。之所以只能达到30%到40%,因为在人口的总数中有一半是妇女,她们倒是有很多人不识字的。你再看一下这个比例还低吗?

    其实这么高的识字率是托中国汉字的一个特点而决定的。中国的汉字只要认识三四千个字,基本阅读就没有任何问题了。甚至有些字即使不认识,联系上下文,也知道这个字该念什么和表达的什么意思。

    而且历代的官府都会推出韵书,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汉语词典,规定了这个字该怎么念,也使得蒙学的发展得到了规范。因为想考秀才的人必须得会官话,所以明朝的官话普及率是相当高的。

    你看明朝的各种小说话本儿,一个县官儿来到深山当中找当地的村长族老便能打听到当地的情况。因为这些人都是经过蒙学教育出来的,他们都会说官话。

    在对比民国一个真实故事江浙和广东的两个商人谈生意居然要用英语进行翻译。可见当时的基础教育已经落后到什么程度了。

    再有一个故事是黄埔军校发生的趣事。当时广东政府的领导人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台下站着的北方来的同学居然听不懂台上领导人的演讲。最后还是政治部发现了这种情况。他们把演讲稿写下来贴出来,同学们才知道上面的那些领导人讲的是什么内容。主席台底下的这些同学居然把吾党所宗这四个字听成了萝卜大葱。

    明朝识字率高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两代那些没有考上功名的童生、秀才们的主要的谋生方式就是给孩童开蒙。

    而中国又非常推崇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理念。所以只要家里有条件,就会把男孩子送到蒙学中学习一下,看看有没有能够参加科考的天分。

    而蒙学中所教授的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内容和释义主要就是让他们识字。还有《九章算术》、珠算和一些书信、公文、告示、契约的书写方法一些日常中可以使用到的东西。通过这些学习来判断判断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等蒙学的东西学完,如果孩子比较聪慧可以参加科考,便会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希望他们能考出功名来,甚至全村都会为这个人提供物资直到他考出来。

    即使考不出来,到一定的岁数,他也会回到村子里成为蒙学教师,继续教授下一代的孩子,再从中间挑选苗子,就这么一代一代的周而复始。

    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明清小说的大爆发。因为识字人多,所以看杂书的人也就多。毕竟科考的是少数,大多数人还要生活的,而这些经过基础教育的人是能够看得懂小说的。

    所以那些鬼怪读物、市景小说变流行起来。《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等有代表性的著作都是写于这一段时期。

    至于为什么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全国有90%多的文盲,那是因为清朝废除的科举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便因为不能再考科举而大部分放弃了学习。

    而有远见的一家族所办的蒙学也因为民国改革教学制度建立西式的学校,而导致大批的私塾被取缔。加上那些童生和秀才逐渐老去,师资资源也逐渐短缺。使贫困的孩子们没有地方去学习,这种情况农村尤其严重。

    这段时间长达几十年,所以会造成大量的人不识字。具体例子就看那些开国领袖们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在私塾学习,然后进入西式学校最后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的。

    他们小的时候正好生活在清朝取缔科举制度的前后,所以他们小时候有私塾上学,等到成长到求学的时候,民国建立开设了西式学堂,他们开始接触外国的思想。

    虽然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培养出了很多高学历人才,但是由于他们对基础教育的忽视,尤其是取缔了私塾之后,使大量的贫苦百姓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先辈们从小接受的私塾儒家教育使他们树立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大统一观。所以在近代的中国即使到了万分危急的情况,也没有人想分裂祖国。他们把所有接触到的外国所有制度都在中国复制了一遍,最后才有新中国的建立。

    林夕在张玄研究史书资料的时候,应三师嫂张冯氏的要求开始给全村的人看病。

    经过几天诊断之后,林夕发现这些人得的病。大病没有,但是小病很多,而且这些小病都是因为不讲卫生造成的。

    所以林夕开始以祖神道的戒律规范为借口开始推行个人卫生。

    其实也没有几条,就是建立公共厕所;尽量消灭老鼠,苍蝇,蟑螂和蚊子;饭前便后洗手;再有就是号召大家喝开水。

    别看就这几条,这就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历次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也是应对阿美利卡在半岛战争时期对中国东北进行生物战的有效手段。

    这些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相当困难。至于建立公共厕所,林夕按照后世的厕所的结构设立了三层化粪池。林夕又稍微花了点儿钱,在全村建了17个厕所算是完成了。

    饭前便后洗手,也就是个人们稍加一下注意的事情,推广也算顺利。

    蚊子,蟑螂,苍蝇还好办一点。真正困难的是老鼠,这个时代的老鼠可不是像林夕后世见的那样,只有巴掌大小。

    这时的老鼠体形大的跟一条小狗差不多而且成群结队,根本不怕人。

    时常听闻有母亲不注意而孩子被老鼠咬死或者吃掉的传闻。而且老鼠在田埂地坝甚至房屋内打洞。要想灭鼠调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更麻烦的是喝开水。为什么只有有钱人家才以茶待客,就是因为这个烧开水是要用钱的。而且如果人们大量的喝开水,所需要的柴火是个天文数字,根本供应不过来。所以林夕这第一脚就没有踢开。

    迫不得已林夕只好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林夕给魏大人的两个女儿吃的那种药化虫丸。

    林夕让人买回药材然后又配置了几种辅药用最少的钱制造了一批化虫丸。

    当林夕看着这批化虫丸,然后仔细的叮嘱三嫂,必须看着他们吃下去,不允许把药给他们。而且小孩吃药的岁数也提高到了七岁。七岁以下的小孩是不允许给他们吃的。

    张冯氏十分奇怪的问林夕:“为什么要要求这么严?把药发下去,让他们自己吃不就可以了吗?”

    林夕刚想说话,但是两人的身后传来了三师兄张玄的声音。

    “这种药的毒性太大。疍户人家的小孩身体普遍比较弱,如果吃了容易中毒。而且不看着他们吃下去,那些家里的大人如果把药留下来给孩子就会出问题的。而且不看着他们吃下去,如果有人捣鬼的话,背锅的会是我们。”

    然后三师兄领着林夕挨家挨户的派发这种化虫丸。两人带着人在村子里折腾了两天,才让所有的人都吃了药丸,还剩下100多颗,张玄就把那100多颗药丸收了起来。

    因为林夕配的这批化虫丸的毒性比较大,如果一个人五颗一起吃下去的,几乎就可以当毒药来用了。

    林夕在派发药丸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当一回事的。只不过本着有便宜不占就是吃亏的想法,才把那些药丸吃下去。

    当村子里很多人都拉出了虫子后。村子里的人对几人的态度也和蔼了很多也不再把几个人当成来传教的外人,而是真真切切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

    张玄要把剩下的那批丸药每颗又分成了十份儿,给三岁以上的孩子又重新吃了一遍。这个举动把林夕吓得够呛,不过好在没有出事情。

    张玄也是翻遍史书之后,从历朝历代的水文记录,灾难记录中总结出来,而是对灾难与王朝兴替做出一番对照,这里面,包含了气候变化对当时的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农耕,商业的研究,找到了更多气候对王朝形成的影响例子。他是越看越心惊,越想越害怕。

    在忙完化虫丸的事情后三师兄向林夕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林夕研究这些和他传道有什么关系?”

    “从成化朝开始中国又处于由暖稳定期向冷稳定期变换的阶段了。从明成化六年起,大明便开始有水旱灾害,而且天气也逐渐变冷。

    其中弘治六年淮河流域各地普降空前未有的大雪,从当年九月起,至次年二月方止,降雪期竟长达半年之久,当时苏北沿海变成一片“寂静的冰原”。

    正德八年,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同时结冰。湖面宽阔的洞庭湖竟成为“冰陆”,不仅可以行人,而且可以通车。以上事实足以证明了这几十年我国气候寒冷的程度。

    嘉靖年间发生的关中大地震“嘉靖乙卯大地震”,嘉靖34年农历12月12日陕西,山西,河南这三个中原大省,人口大省成了地震重灾区。

    除了这重灾区之外,地震威力还辐射影响了当时的大半个明朝疆域。

    按照各个地方志的记载,可知这场地震的范围。东起南京,西至甘肃靖远,北到陕西保德,南至湖南浏阳都有震感记录,就连边远的广东和福建都受到这次地震的影响。

    除了烈度强,影响范围大之外,这个地震还有个特点是,余震持续时间长。史料记载说,这场地震的大规模余震,持续有五年之久才渐渐减轻,到万历年间才彻底消失。

    为什么这次地震的影响这么长的时间。因为地震爆发的短时间内,就有50多万人直接伤亡,无论城乡皆成一片狼藉,大量的人口死亡,随之而来的必定有瘟疫和灾荒。通过以上和师兄查到的那些古时代灾难的记录。我得出的几个结论。

    第一、由暖稳定期到冷稳定期的周期大概是250年左右。

    第二、现在的大明在冷暖变换的时间时期。不但会有剧烈的水旱天灾还有频繁的地震。

    当然,我所说的频繁是平摊到几百年中。不是说今天这地震,明天那里地震。而是间隔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第三、由于以前的历史太长。而且一些记录在战乱中也损毁了。所以唐宋元明这段历史就尤为重要。因为它离我们最近,记录的也最全保存的也最完整。

    根据这些推论,我们现在正处于由暖到冷变化最剧烈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天气会逐渐变冷,而且水旱,地震灾难也会变得十分频繁。为了避免出现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那时那样的乱世所以我们必须为大明的人找到新的口粮或者宜居的地方。”

    三师兄看着林夕脸色没有什么变化,而是问:“这些都是你的猜想,你怎么肯定这些事情都是真的呢?”

    “燧人氏猜想钻木可得火?嫘祖猜想蚕丝可得绸?神农猜想百草的种子可得粮?兵祖蚩尤猜想铜可铸兵?

    如果没有上古先人的猜想,吾辈至今依旧茹毛饮血与野兽无异。”林夕慷慨激昂的说。“哪怕我猜错了又如何?我只不过想集结一部分力量,开拓南洋,恢复交趾、水真腊和三百宣慰司这些三宣六慰羁縻统治的故地而已。”

    “你可以把这些事情通过你的老师张载告诉朝廷,让朝廷统一规划。”

    林夕苦笑一下说道:“这是不可能的。你看看河槽改海就知道了。沈家为了改海筹集了一批海船在松江被人一把火烧掉了。要实现我的计划必须大力发展水师,可是朝廷上那些人和靠海贸发财的这些海商们会让水师发展起来吗?他们连海图都藏起来了。”三师兄听着林夕说的这些话,然后沉默起来了。

    至于林夕所说的河槽改海。就是大明疆域辽阔的国土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精密的内河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一条绵延数千华里的雄伟大运河。

    数不清的物资财富在这些河道上转运川流,它们就仿佛这个古老国度的大小血管一样。

    但其实在蒙古人创建的元朝,大运河曾一度荒废,维系北方中枢的江南财赋、更多的是通过海运输送到大都的。

    这种废漕改海的举措,在效率和运量上似乎都超过了以往各代,明初北伐时的军需输送也多有沿袭元朝,表明它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永乐帝朱棣靖难成功后,不仅将都城迁到了蒙元故都所在,而且逐渐终止了南北海运,京师的物资供给完全改行运河漕运。

    要知道正是朱棣本人,曾发起了华夏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国家级远航行动——“郑和下西洋”,让从南洋列岛到东非沿岸的千城百邦,都笼罩在大明天威之下。

    郑和的船队无论从总体规模上、造船工艺上和航海技术上,都远远超过大航海时代初期的西、葡两国,如果将之用于南北海运上可谓毫无困难。

    但朱棣偏偏在这华夏海权大张之时,花大力气整修好运河河道,然后废海归漕,从此南北间的大规模海运成为了历史,“漕运即国运”的格局就此奠定。

    其实朱棣时期的废海改槽恰恰说明了成祖本人的目光长远以及对治理国家手段的成熟。

    以大运河为主体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内河水系,虽然优点众多,但缺点也不少:特别是日益烦冗僵化的漕运官僚体系形成了庞大的既得利益,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忧虑、这表明了在漕运血管上吸血的人群多到了什么程度。

    到了现在一石米粮从江南运到京师的费用已经是其自身价值的好多倍。

    所以明朝从嘉庆年间开始就有人提议废槽改海运以降低运输成本,但屡屡受阻,最近的一次就是松江的那一场大火。

    那么以朱棣的聪明,为何会放弃效率明显高得多的海运呢?

    其实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漕运虽然对江南士民是个沉重的负担,但对于沿途的北方州县来说,却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特别是山东和整个华北平原,在明初天下太平之后逐渐恢复了元气,摆脱了从金、元以来极度凋敝的状态。

    而在缺乏南方那样密集水网的北中国,是大运河让各地保持了人员和物资的往来畅通。漕运对于维持大一统局面、降低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和各种分歧,是能起到海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的。

    这种情况就可以想象一下新中国的铁路建设。新中国就是以贯穿全国的铁路网代替了以前的以运河为主的水运系统。

    再想想那些因为修起铁路而发达起来的城市,比如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开始就是一个小村庄,就是因为铁路使他发展成为河北省的省会,它也是河北省所有城市中这是建城时间最短的。

    所以在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恢复漕运是有利于大明的发展的。但时过境迁漕运的弊端已经越来越大,适当的恢复一些海运也是可以的。

    但是以漕运为主形成的利益集团,显然不想让海运分薄了他们的利润。

    公平的说海运也有其缺点。长江吴淞口以南密布着众多天然良港、而向北走则恰恰相反,港口异常稀疏,而且海滨浅滩沼泽众多。

    这对于需要紧靠海岸线航行的海船来说很不友好,让其很难靠岸得到补给。

    从吴淞口到烟台以北这段海岸线,在宋元时就被船工们视为畏途。当然海运的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但随着漕运成为习惯,海路中断已久后,人们对海洋日渐陌生了起来,不愿意再去探索更安全稳定的航路。

    无论怎么说,朝廷的这些大人们故步自封,循规守旧,却是他们最大的毛病。

    师兄弟的两人这一次争论又是无疾而终了。三师兄继续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答案。

    而林夕反而对三师兄保存的师傅传下来的那几箱子书生出了兴趣。因为他在这堆书中发现了一个记载。

    那就是在这篇书的一页记载着有人可以用稻草和木炭不用母鸡孵出小鸡来。而且书上还详细着写着各种操作手法。

    林夕对这个手法非常感兴趣。于是从村儿里收了一些鸡蛋,按照书中的方法开始孵小鸡。

    林夕孵小鸡的目的其实跟三师兄跟他提的被他以佯装发怒搪塞过去的那个要求有关。

    林夕在现代的时候通过网络见过人们用配置营养土养殖蚯蚓,营养土配置很简单,百分之七十多的动物粪便配上10%的植物残渣再配上15%的菜园土堆起来进行发酵,等发酵完毕便可以用这些营养土来养殖蚯蚓。林夕之所以注意它,因为他营养土的配比和黑火药的配比差不多。

    蚯蚓又称土龙,是中药材的一种。养殖出来既可以卖中药,而且养殖蚯蚓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蚯蚓煮熟,剁碎,拌上一些野菜,可以用它来养鸡。

    这样就可以从现在的散养方式变成集约化大规模养殖。

    这样虽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发财,但是保证他们能吃上鸡蛋和鸡肉还是可以的。

    民间谚语所说的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就是说这些养殖的牲畜可能因为一场瘟疫全部死绝而变得倾家荡产。

    至于疾病的防治,那就由大蒜素来负责吧。大蒜素是可以杀菌的,而瘟疫是由于病毒或病菌引起的所以非常对症。

    林夕在村中收集了一些粪便,还有一些烂菜叶子,加上一些从地里刨出的土,在屋门旁边堆起了一个发酵的土堆。由于广州的天气很热,这些东西发酵用不了多长时间,估计小鸡能孵出来,这些土也就发酵的差不多了。

    林夕连这套蚯蚓养殖和喂鸡的方法的名字都想好了,称为祝鸡术。

    说到这个名称的由来,就不得不提起祝鸡翁。

    这个祝鸡翁来自汉代刘向著的列仙传。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馀年。鸡有千馀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馀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人情皆殊,故道相关。

    这段话的意思是,刘向《列仙传》中就记载了一个人,姓祝,人称祝翁。他是我国古代养鸡的专家,养鸡的祖师爷。我们也叫祝翁为“祝鸡翁”,相传他是河南洛阳人,住在尸乡北山南麓,就是现在河南偃师市西南山下,一辈子就是以养鸡为生,远近闻名。

    他养的鸡体格健硕、羽翼丰满、色彩绚丽、啼鸣洪亮、产蛋多、味道美。天然放养。原文说“暮栖树、昼放散”,看来古人就懂得放养鸡的优势啦不易生病。还有一项更为叫绝的是,他养的一千多只鸡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叫出鸡的名字,鸡就会跑过来,因此六畜通人性还是有依据的,也可以养宠物鸡,而且还有养鸡成仙的先例,指不准养只鸡,时间一长还成仙了。

    祝鸡翁在最后要羽化时,所有鸡和他一起飞升,场面蔚为壮观。千鸡升空,中间一白胡子老头,想想就挺有画面感的。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祝翁,就在呼喊鸡的时候叫“祝、祝、祝”,在中原一些地区和迁徙到福建广州等地的客家人中,还是这么来叫鸡吃食的。

    其实在古代有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比如林逋——梅妻鹤子;羲之爱鹅、子猷爱竹、渊明爱菊、茂叔爱莲、元章爱石、云林爱洁、东坡爱砚。

    祝鸡翁稍微奇特点,爱养鸡,并靠养鸡发了财。又到南方养鱼,也发了财。

    林夕还在那些记录中发现了一种令林夕十分惊奇的东西,这种东西叫做青膏泥。

    它的制作方法有两种。其一由天然姜石磨细而成。姜石是一种灰石块,常夹在黄土中,是黄土中的钙质结核。把这种石块儿和少量的黄土掺起来进行高温煅烧,然后磨成细末使用时兑上水和沙子。

    第二种方法便是青石加上石膏还有铁矿石放在一起煅烧,最后磨成粉末再掺和一些细沙进行使用。

    这两种东西和林夕印象中的水泥有些相似,而且他们的效果也是相仿。

    用它胶结沙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当林夕把这两种东西的实物做出来之后试验了一下和后世的水泥差别不大,只是强度没有后世的高标号水泥高,但使用的建筑物上没有什么区别。

    尤其让林夕生气的这种古代版的水泥居然没有大规模应用,以至到现在大明的城墙的大部分还是用三合土夯筑的。

    这些东西被那些知道制造和使用方法的人固定在一定的使用范围之内,而没有大规模推广,这才是最令人可惜的。

    当林夕看到这种被称为青膏泥的古代水泥的使用的地方都快被气笑了。

    这种水青膏泥用在内棺和外裹之间的填充物上了,用于防止盗墓贼对坟墓的盗掘。换句话说,这种青膏泥是用来给死人做棺材用的。

    那么它形状像的。油呢,它对一氧化碳特别明显,特别敏感,那么京东这么说的,但是呢,这个他的蹄子啊,其实是古时候摸金校尉的行话,他指的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