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海洋时代
繁体版

244改革

    元朝的统治基础便是他的皇帝亲卫军队。而且只属于元朝皇帝或者是蒙古大汗的侍卫亲军。

    他们主要由怯薛军,武卫军和侍卫亲军三部分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怯薛军。

    它是元朝的一种特殊军事组织,由成吉思汗创建,直属于大汗的宿卫侍从组织,是蒙古大汗御用军团,人数一万人。

    怯薛军分为四部分,名曰四大怯薛,主要负责皇帝的起居与安全,宫廷服侍,以及在战争时扈从大汗亲征。

    武卫军是元朝侍卫亲军的雏形,主要由汉地世侯的兵力组成,最初有六千五百人,后来扩大到三万人左右。

    武卫军分为左右翼,后来又从辽东、辽西女真、高丽、契丹等部族中选拔青壮,总人数达到四万人。

    至元八年七月,左右翼侍卫亲军扩大为左、中、右三卫,随后又增加了前卫与后卫,形成以汉人为主的五卫。

    侍卫亲军包括唐兀卫与钦察卫主要由蒙古人、阿速人、钦察人以及后来灭南宋时的南宋降军组成。

    至元十六年,侍卫亲军规模达到鼎盛,形成以汉人为主的五卫,包括前卫与后卫。

    总的来说这些军队兵源主要来自于汉世侯的力量以及各部族的青壮年,其中最特殊的便是怯薛。这些人就是元朝统治的基本盘。

    元朝表现出来的宽确实由于他们统治基础不同造成的。

    元朝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朝代,他和其他的王朝是有很大不同的。

    元朝它不是一个正常的朝代,他不能他的统治机构与其他汉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为主的正统王朝的统治机构是不一样的。

    只有正视它的不同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元朝会突然会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大一统王朝分崩离析并轰然倒塌的,要不然很多事情是解释不通的。

    比如元朝的统治的架构,从官职上看它是延续了三省六部制。

    这三省的长官就是宰相,在汉人的观念里,宰相属于当官当到头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你对上皇帝,只要流程合规,根本就不用怕。

    因为宰相对上可以谏言君主,对下面的百官你可以调理阴阳总管全国政务这就是在汉中和其他王朝中的相权。

    所以当在元代史料里看到元朝也有中书省,也有左承相右承相的时候,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将一个唐代或者宋代宰相的形象平移到元朝宰相身上,会认为元朝的宰相也很牛逼,也承担着类似的行政职责。

    其实当你这样想的时候,那就大错特错,因为元朝的宰相一文不值。

    在元朝真正捏有相权的是怯薛或者说的更透彻些,是在元朝中书省丞相中书左城之类的官职在元朝更像是是临时干活挂上去的。

    怯薛军是理解元朝的关键。蒙古人的怯薛军脱胎与一个叫做娜可儿的东西。

    娜可儿就是草原部落首领的仆从。

    注意是仆从不是奴隶,两者的区别在于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必须永远依附于自己的主人,而仆从有自由选择主人的权利。

    那可儿没有生产资料,全靠主人提供住所,食物,衣服和武器装备,双方各有义务,那可儿履行仆从义务,首领履行供养义务。

    假如首领违约或者那可儿觉得这个首领不再值得追随,那么随时可以离开,并不会有什么道德上的负担,新的首领也不会将其视为不忠。

    从这个角度讲,那可儿更像是先秦的士大夫,会打仗,那就是武士。脑子好那就是谋士。

    草原上谁能拥有更多能干且忠心的那可儿,谁就更容易在残酷的部落冲突中获胜。

    铁木真时代,他在创设千户之的时候,顺便将自己身边六名忠心那可儿任命为了侍从官,让他们挑选1000名可靠的精壮的勇士作为贴身护卫。

    这1000人和六名军官就是怯薛军的前身,再后来怯薛军从1000扩展到了1万,设四大怯薛长,这1万人出身都是各级军官贵族的子弟,这样既能保证怯薛军的政治可靠性,也颇有点取质子的意味。

    而且可以把他们带在身边培养挑选出可供铁木真使用的人才分派到各地统治蒙古草原。这种制度在草原上是很先进的,可是他面对汉文明时却是一种落后的制度。

    而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继承了怯薛军制度,并且由于入土了中原,所以怯薛军的职责变多了。

    他们不仅要护卫忽必烈的人身安全,还要管皇宫里的一切杂物,比方有看管弓箭的前身叫做火尔赤;有帮忽必烈撰写圣旨的叫做查理又;接着奏乐接着舞的解旋叫做胡二知;还有很多类似的职务,总之分工很细。

    甚至有专门管理酒的怯薛军,那这样一来,怯薛军的性质就变了,他们从负责对外征伐的大汗私军变成了一群紧紧围绕在元朝皇帝身边的家仆。

    这种东西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也出现过,那就是卿大夫和士大夫。

    其实怯薛军很类似于汉武帝创建的那个内廷。

    这个东西在我们汉人的政治制度里是很边缘化,内庭一般都是由宦官或者是皇帝的亲信大臣所组成的。

    他们一般只是制衡外庭的存在,但是原朝的这个怯薛军确是把过去内庭和外庭的权利全部抓到了手里。

    但在元朝皇帝心中怯薛军是最靠得住的人,在许多场合就是皇帝的分身,可以完全代表皇帝的意志。

    元朝皇帝给予这帮怯薛军的权利是我们汉人没有办法想象的。

    比方蒙古人有一个官职叫做大达鲁花赤,翻译过来叫做大断事官。职权极大,啥都能管,甚至一句话就能操人生死。

    但当时的汉人就觉得很神奇,就问蒙古人,你们这个大断事官管的这么宽,权利这么牛逼,你们大汗知道吗?

    然后蒙古人就说断事官本来权力就很大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断事官不能管的。其实这个段时光很像汉朝的刺史或者是钦差这种官职。

    那汉人想来想去,想不出汉制中有哪个官能对应上的最后一转念,要不算了就按宰相处理吧。

    于是我们在元史百官这里看到断事官三品掌行政之属成立为国相齐名。

    这就是不能以汉人思维去看元朝的原因,因为这个断事官他很明显就不是宰相。

    谁家宰相吃饱了会去管审问官司,谁家宰相胆子这么大,一个人跑去惩戒杀伐。所以根本没有边界的权利,压根儿就是皇权本身,就是如朕亲临。

    我们汉人政治制度比较早熟,到了宋末元初已经没有办法想象,且不允许臣下拥有这么奔放的权利。

    所以只能将其定义为像那反过来也是一样,蒙古人也不熟悉我们这儿的官职。

    他们也想知道专门给大汗起草文书,商量议政的怯薛军我们汉人这边叫什么?汉人说这种官职我们叫中书省。

    蒙古人一寻思直接把负责任起草圣旨的怯薛任命成了汉人的官员名字一个叫中枢省左丞相,一个叫中枢省右丞相。

    在元朝,汉字光明不重要,它可以叫中枢所称,它甚至可以叫任何一个东西无所谓,一文不值。

    如果一定要值,也不是只在宰相这个官名上,而是它本身是怯薛,是天子家奴这个内核上。

    整个元朝宰相日出奏事,夜入职宿。

    那你都干到宰相了,怎么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去皇宫守夜呢?

    因为人家本职工作是怯薛,宰相算兼职。

    忽必烈快死的时候,门口两个人,一个是平章正事,一个是右丞相。

    结果忽必烈只让地位较低的平章正事进去,右丞相不得入卧内。

    然后这个小子很来火,说我年龄更长,地位更高,现在他能进去,我不能进,凭什么?

    不凭什么,就凭人家是怯薛,你不是?

    大都之变时,不会真的有人以为,光靠右丞相哈拉哈孙把中书省图章藏起来和寿山那几十个从怀州带来的卫士就能把安希王搞定。

    真实情况是,哈拉哈森他是怯薛,3月2号那天,他闪动怯薛军同时造反了。

    包括后来的南坡之变,铁石光靠他的阿素卫是成不了事儿的,必须要有其他两大薛学长配合才能弄死尹总好。

    怯薛军制度最迟不晚于忽必烈后期,这个由贵族子弟时代承袭的元朝最大根脚。

    怯薛军就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和绝对的元帝国中枢。

    怯薛军和其他两大军团既是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也是元朝皇帝与之共治天下的基本盘。

    那换言之,无论谁当元朝皇帝,他都必须像当年部族首领优待纳可儿一样,来优待怯薛军为代表的侍卫亲军。

    元朝每岁所赐钞币动以亿万计。国家大费,每必于此也。

    国家没有钱赏赐欠怯薛啊,那不赏不赏呗,哪有这么简单。

    真实情况是因为对怯薛军的天量赏赐,把军费整没了,让元朝的军制改革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这才是原帝国覆灭的主因。

    因为以怯薛军为代表的这些贵族和世家大族的子弟就是元朝统治疆域官员的来源。

    他们这些制度有些有点儿类似于汉武帝的察举制。但只是有点儿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是下面的高级官员把自己家中最优秀的子弟送到世卫亲军中,由皇帝进行考察,然后再把他们派出去。

    当时湖广、江西和江浙行省,姑且称之为南宋旧地这个地盘儿十分的富庶,而且又十分的吝啬。

    富可以理解,通过大运河承担着北方大部分的粮食供应和至少一半的财政税收。

    那吝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不愿意承担对北方的财富转移。

    不愿意用自己的财富去养活北方的那些元朝的统治阶级。

    这种不太愿意正是元朝汉法派和西域理财派的矛盾根源。

    忽必烈当年派伯颜南下灭宋,完整的保留了江南地区的富民阶层和征税机制。

    所以江南大地主在忽必烈者属于有极高的统战价值,当年要不是我们投了你们蒙古,能这么轻松就灭了南宋吗?

    所以忽必烈甚至可以说整个元朝对这批江南大地主都是很宽纵的,但问题是你对这批人宽重,所以税收就收上不来。

    这帮人打出来的旗帜还元朝的中央政府非常有说服力。

    当年赵宋朝廷就是对百姓不好才失掉的天命,亡于你们蒙古的,那么现在需要重蹈覆辙开始动我们江南富户的财富是吗?

    所以蒙古人就很难受,一方面他们的确是玩儿不明白南宋那套极其复杂的税收系统。

    另一方面是江南大地主总是拿儒家来压人。

    你不能管我们要钱,要钱就是虐压黎庶,与民争利,你等着失去天命吧。南宋就是因为与民争利才亡国的。

    而西域理财派则认为开玩笑,不征收有钱人的钱难道我们要对那些穷的什么都没有的老百姓征税吗?

    这些西域理财派以色目人为主要清查户口,重新丈量土地,扩大税源,国营专卖,你们不把钱吐出来,我绝对不罢休。

    蒙古人没有足够的智慧和统治经验解决这两派的矛盾。

    所以在史书上看到,汉法派和西域理财派往往是交替得失,你执政两天还我上,我执这两天换你上。

    或者干脆元朝的中央朝廷干脆不管你们谁对谁错,但我知道是不能没有钱,没钱的话借基盘就保不住了,所以我干脆包税。

    忽必烈死了之后,整个元朝的国家机器就是在这种很拧巴的状态中运转的。

    一方面他并没有解决金朝和南宋的社会结构性缺陷,相反完整的保留了他们。

    就连进入内地的蒙古人后期都贫困化给大批的给汉人世候当奴隶。

    元朝的北方军户同样在大批破产。

    而南宋的土地兼并不能说十分严重,只能说无药可救了。

    另一方面呢,这两种制度其实已经都病入膏肓了。如果有一个统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一些改革来领导大伙重新伟大了。

    结果现在不仅中兴之主没有出现反而中央朝廷的权威日益的下降。

    蒙古人还弄出一个包税制,这简直把财权和军权直接交给了地方的那些野心家。

    最最要命的是,蒙古人还特别喜欢打架,他一天不打,日子就过不下去。几十年没有停过。

    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第一个后果。江南的新附军被打没了,南方没有军队镇场子了,怎么办?土地兼并玩不了军户制,那就只能重新募兵,一募财政更完蛋。

    第二个后果,因为扛不住财政压力,所以只能签发北方的汉军户去南方上班。

    但元朝不是一个正常的朝代,他连自己本民族的蒙古军都能搞到去当奴隶。

    汉军户凭什么能过好日子。所以元太定帝时期,元朝的军户制在事实上就已经因为大量人逃户而破产了。

    再说透彻些就是两都之战时,也就是红巾军起义之前,差不多20年。

    元朝的中央政府大概率已经没有亲自捏在手里以军户制形式存在的汉人军队了。不然两都之战时,哪里轮得到色目人大杀四方?

    第三个后果,南方要有军队占场子,北方因为汉军户破产,急需军改。

    那么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元帝国所要面对的困境和唐朝安史之乱前的是一样一样的,只能用募兵制。

    而募兵制的后果大家也都知道,况且元朝的中央政府因为募兵需求而滥发纸钞,结果货币秩序崩盘,失掉了民心。

    此时各种天灾来袭,结果莫道石人一只眼。这一切的一切,追溯源头,本质都是本朝的这种统治制度的这个基本盘有问题。

    等于一代一代元朝皇帝,他们被自己的家臣绑架了。

    必须无止境的满足后者的政治和经济需求,其实元朝是亡于财政崩溃。

    那么财政崩溃一般都是在王朝末期才发现的发生的情况,元朝为什么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便发生了如此严重的财政情况?

    其实这件事情还不能这么看,如果把南宋建立的时间放到元朝的身上元朝正好处于王朝末期的时候。

    南宋多少年150年再和元朝90年加一下240年,是不是刚好落在王朝末期的时间段上。

    凭什么把南宋的国作加到元朝头上好。

    首先北宋有个著名的三冗,动摇国本,王安石变法就是想解决这个三冗的问题。最后没有解决了反而动摇国本。

    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靖康之变。

    假如将靖康之变视作一场改革的话,那可比王安石变法高效多了。冗官没了,要么被女真人掳到东北,要么留在原地替金朝干活,南宋一开始才能带跑几个人啊。

    冗军也没了,都被完颜楼市和完颜续住这批人消灭的差不多了。

    冗费摆脱了上百万人的钱粮包袱,哪里来的冗费?

    等于说南宋一开始就是轻装上阵的状态,承接自北宋的矛盾和问题被完颜女真们莫名其妙的解决了。

    而忽必烈南下的时候,他发布过一篇元世祖讨伐江南檄文。

    这篇檄文的中心意思也就是说,一切照旧,该干嘛还是干嘛,等于国家的皇帝换了但是下面干活的总管和官员,你们的工作内容和薪资待遇不变。

    忽必烈把南宋作为一个整体,全盘怀柔掉了。

    南宋的一切问题,他照单全收,相当于背了一个大包袱在身上。元朝就这样吭哧吭哧又负重往前跑了90年,然后跑不动了。

    接着开始土地兼并,流民四起,地方失控,农民起义,再接着就是天下户口损失2/5,中间阶层也被清洗的差不多了。

    终于把这个大包袱扔掉了,明朝得以轻松上路,进入新的王朝。

    这个思路在其他朝代也是通用的,改朝换代不是光把国号改掉就完事了。

    中间阶层没有经过清洗,社会财富没有经过再分配,积累的各种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你的国作凭什么长久?

    林夕遇到的问题和当年的忽必烈是有很大的相同性的。

    现在林夕就有两种选择,就是继续适应铁作的这种制度。

    然后沿用这种制度进行小改小革,缓慢的改革工厂制度,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但这不符合林夕所要实验自己那些所知制度的本意。

    第二种就是推翻这种制度重新开始。建立自己所熟悉的那种制度,并且按照制度规划进行训练这些工匠。

    但这里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他除了他自己以外,没人熟悉这种新制度。他首先要培养一批人才,才能够实行。

    而且能够成功与否是一个未知数,这样对铁作的伤害是相当大的,甚至能把它折腾的直接原地解散。

    林夕想到这里把手中那本已经看完的元史扔到了桌子上。

    之所以林夕要看这本原始就是因为林枢已经把它分给分配给他的选择故事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林夕要对着元史把林枢选的那些东西重新看一遍,防止林枢编的东西跟元朝的史料差别太大。所以林夕才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朱元璋命人编撰的元史。

    现在这本演义已经完成了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林枢刚刚交给他的,另外一个便是林夕自己负责的秦汉部分。剩下的便是由三师兄张玄负责的先秦部分和魏云负责的五胡乱华和隋唐部分。

    至于五代十国和宋金辽部分。还需要几个人坐在一起商量以哪条历史时间线为主线。因为这部分比较乱。没有一个主要的时间线,所以他们把这部分放到最后来完成。

    至于魏云为什么要负责晋、五胡乱华、南北朝、隋和唐部分。

    那是林夕的一个小心思,他知道魏云完成这部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不是还有一个魏先生,这部分其实是给魏先生的任务。

    而且他也想看看魏先生是如何选择这部分的故事。给以后的五代十国及宋、辽、金、西夏选择故事作为一个参考。

    林夕看完元史的时候,觉得自己原来想的改造铁作两个办法恐怕都不合适。所以他决定走一步看一步。先就像他从王铁锤说的那样,解决了那些报废炮漏气的问题,其实这部分林夕早就心中有数。

    林夕的办法来自他技校时他的老师给他讲的一个关于冶金学的一个小故事。

    当时后金皇太极在登基成为天聪汗之后,召集很多铁匠学习怎么铸造大炮,但是由于技术原因铸造出来的大炮。炮膛十分的粗糙而且还有很多的沙眼,不论如何改进工艺都无法解决。

    后来皇太极提出高额悬赏。

    告诉这些工匠,如果谁能解决大炮铸造的问题或者给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给他抬旗并有厚赏。

    这是一个在炮场中充当奴隶的明朝的读书人自告奋勇的站出来说只要能够解除他的奴籍,并且把他的家人还给他,他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皇太极当时得知后便派人交还了他的家人,并且给他抬入了镶白旗汉军。

    这个秀才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铸炮的工艺暂时无法解决,就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炮膛不光滑和沙眼的问题。

    这个秀才已经在炮厂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了。他就是负责给大炮镗炮膛的。

    他在工作中发现用青铜铸造的大炮很少有沙眼的问题。

    因为那些工匠怕被责罚,把即使出现沙眼也融化一些铜料将沙眼补起来,再重新进行镗削,所以铜炮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他给出的方法其实相当简单那就是铸炮时如果出现沙眼,就把融化后的铜汁灌入大炮的内膛。

    等铜水凝固后,然后再把大炮的内膛重镗削一遍,这样既可以消除沙眼又可以使大炮的口径变得一致。

    所以林夕想等铁作在安稳一下,便寻找一些铜料将那些漏气的火炮重新加工一遍。

    他通过田常威来到了存放铜料的仓库,走进去一看,差点儿没把林夕的鼻子气歪了。

    他发现自己的三件战利品都在铜料仓库中放着,里面还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铜料。

    还有成块儿成块儿的紫红色的铜锭,这些铜锭都是由霓虹国通过贸易运来的,也有一些是他从马尼拉的那些土人手中换来的。

    林夕决定就是用他的那三件战利品作为修补那些火炮的铜来源。

    因为这个林夕原来想当做当做镇门兽和雕塑的东西,只在他手里过了一下便被人没收了。

    没想到一直都离他不远,在这个铜料仓库中放着。

    尤其是让林夕生气的是这些铜料还是花林夕的银子买回来的。等于林夕花钱买了自己的东西而且价格还不便宜。

    所以林夕决定先把这几个东西用掉,防止有人拿这个东西再换一回钱。

    林夕通过那个还在盐场里劳作的梁掌柜先从作里挑了一些是林家世仆出身的学徒。

    林长申把他调到盐厂去挑盐,一方面是对他的处罚。另一方面就是让他熟悉一下盐场的操作流程和出盐的大概的分量,然后为接手盐场做准备。

    这次粮城掌柜们的集体垮台,让林长申和林夕有些无可奈何。

    林海平把事情交给他们两个人,他们俩却把事情办砸了。

    最后林家兄弟商量之后,决定把这些掌柜的定期对调。

    让他们不能长时间的待在一个位置上,这样就能减少他们中饱私囊的机会。

    所以既使那位梁二把头没有这些小把柄被林家兄弟抓住,他也不可能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

    至于铁作这个管理者暂时名义上是由王铁锤担任,实际上是由林夕亲自掌握。就是因为林夕吧林长申说服了。

    他给林长申的原因其实是相当有意思。

    林夕说他通过观察古代的战争记载。通过史书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军队装备水平决定作战方式。

    从春秋战国开始,士兵的武器装备就有这么一个规律。

    那就是当进攻武器占优,战争就容易发展为远程作战。

    而当防御装备占优,就容易打成近战,也就是接触战、近距离披甲作战。

    在春秋时期,各国的军队使用的是青铜武器进行车战。

    当这些战车面对匈奴人的弓箭和快马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因为当时的士兵披的都是皮甲,使用的都是青铜武器,所以他们是攻强守弱。

    导致了匈奴人实际上在战斗力上是强于当时的诸侯国的军队的。

    是因为弱的近战碰到了强的远程,让远程装备的优势得到了最大发挥。

    而当时中原诸国使用的战车无法靠近当时匈奴的轻骑兵。

    没有什么办法近战,就没机会打出摧枯拉朽的效果,能驱散而不能歼灭,因而逐渐深陷泥潭。

    这是远程作战的特点论目标谁大谁吃亏,论消耗谁贵谁吃亏,只要射程摸得到科技水平可以不要。

    可是当双方的作战习惯相近的时候,大家远程作战的威胁型相互抵消以后,就应该打近战了。

    所以当秦朝和赵国为代收代表的春秋诸侯国开始胡服骑射和穿上更坚固的铁扎甲,拿出强弩的时候,吃亏的就变成了匈奴人了。

    因为这时的战国诸侯们既有了奔跑的很快的骑兵,也有了可以远程射击的强弩。

    他们的远程攻击能力是要强于匈奴人的所以双方的远程能力就相互抵消了,就要看谁的人数多,谁的武器好。

    在这方面匈奴人显然是无法和当时的战国诸雄相媲美的,所以才有战国末年匈奴被秦赵燕等强国打的连连后退,丧失国土的事情发生。

    等到秦末战争完结后,这时中原的士兵和武器能力虽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也没有落后。

    但是匈奴人却接受了很多逃亡的六国贵族和一些百姓,他们的技术水平却追上了汉朝。

    双方在对垒的时候拼的就是人数了。此时汉朝刚刚经历过大战,人口数量和物资等比不过匈奴人才有了白登山之败。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朝人把匈奴人会的东西都学会了并且提高了。

    汉并且研制出了大批量的铁制铠甲和环首刀等近战武器,还有大黄弩等远射武器,所以有了这些物质基础。

    才有了卫青、霍去病长驱千里击败匈奴,并且有燕然山勒石等大胜。

    在之后在中原的战场上就是谁的甲厚谁占便宜,所以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大唐之所以能够称雄西域,就是因为他的铠甲比西域诸族都厚,能扛住对方的弓箭攻击。

    而西域诸族的甲胄扛不住大唐的铁制兵器,所以才会被大唐一路的欺负。

    直到唐末草原诸族从唐朝的军队手中接过了精良的甲胄。双方拼的就是实力了,所以才才有五代十国。

    而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和南方,但是由于他们的一些政治错误是要他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机会。

    而元朝统一全国其实是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元朝先是击败了金朝和先是击败了西辽,获得了一些中原的技术。

    蒙古然后又灭了西夏,又夺得又得到了一些甲胄的制造技术,而这时金朝由于内乱而给了元帝国以可乘之机。

    背后又遭到了南宋的背刺,所以金朝在两面夹击之下灭亡了。

    蒙古西征时好巧不巧就处在一个远程和近战交替的节骨眼。

    当时的西域诸国觉得彼时的战争仍会以重甲接触战为主。

    当时远征的蒙古军带着从金朝得来的火炮技术,精良的重甲配合着他们原来惯有的骑兵战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不想当时蒙古人携带的军事进攻技术已经遥遥领先出好几代了。

    于是打出了西征的蒙古人以少胜多,大败几倍的敌人。

    甚至用火炮轰击敌人的密集的重步兵和骑兵方队,将他们打的落花流水。

    打西夷重骑士懵了,蒙古人这么强的吗?蒙古人也懵了,原来我这么强的吗?

    可是等他们回到东方的面对南宋时那一套就不灵了。

    南宋的火炮技术要高于蒙古人,所以他们才有钓鱼城,襄阳等一系列败仗。

    后来才虽然采用了正确的战略,实际上还是打不动。

    南宋是被那些不要脸的士大夫们出卖了。

    他们投降了使是南宋的抵抗力量失去了后方,才被元朝灭亡的。而南宋的那些官僚、士绅、地主,实际上是被元朝全面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