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七十七章 兄弟别居,强制分家,这不是推恩令嘛!

    对于决策者来说,最怕的就是前途未知,当知道通过“商鞅变法”,可以让自己的国家,拥有一统天下的根基和潜力,那么对于决策者来说,就不会轻易有动摇的念头。

    可以说现在的蓝岳,已经不会再考虑变不变法了,这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

    毕竟有秦国这么一个近乎满分的试卷,摆在他的面前,想要不动心都难。

    “原来大一统的背后,还有度量衡的统一!打破分封制,打破奴隶制,再加上统一度量衡,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说说是为了中央集权!”

    卫国国君李康插嘴感叹了一句,在李鸿运讲述的历史中,中央集权仿佛已经成为了强国的关键核心所在!

    “这么说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在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就是秦王朝,而秦国本身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的前身,又是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起来!”

    看到李康的总结后,李鸿运也是不由的感慨道:“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继承!”

    继承!

    看到这样两个字后,群聊中的一众君主们都是一阵的沉默。

    大翊皇帝刘信又想起了华夏的朝代歌

    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从李鸿运的讲述中,除了少数的时期之外,整个华夏的都是在主体民族的手中代代相传。

    而自秦往后,再经过两汉的辉煌,这大一统,也就真正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大传承。

    想到这里,刘信也不禁有些感慨:

    “想要做到华夏这般几千年传承不断,这秦汉两代居功甚伟!”

    对于刘信这样的评价,李鸿运心中也是相当的认可!

    毕竟是在夸自己祖先嘛!

    而对于蓝岳来说,在看到传承二字之后,却是眉头一皱。

    之前蓝岳所思所想的都是怎样去完成大一统,对于大一统的传承问题,却没有想过。

    于是将想法告诉张信。

    张信在知道蓝岳心中的疑惑后,不禁有些懵。

    这是不是考虑的有些过于长远了?

    反应过来的张信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王上,这可不是目前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啊!就算真的完成了大一统,也要看后代子孙的功业了!只要在大一统下,建立足够让后人铭记的功业,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听完张信的话后,蓝岳也是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而李鸿运这边,商鞅变法的内容也还没有说完。

    “商鞅在第一次变法之时,便提到了成年子女分家的问题,第二次变法中,依旧强调了这個问题。

    商鞅第二次变法中有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继续推行小家庭政策:

    规定凡是一家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了分家的年龄而不分开居住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两次强调分家,看来这分家之策,对于商鞅的变法来说很重要啊!”

    大晋王朝何明开口说道。

    “所以,这个法令真的很重要么?”

    而大魏太子安逸,却抓不到这项法令的要点,要说是为了征更多的税,这也没有必要两次说明。

    “光是税收的话,倒是不用这么一直强调,这项法令所针对的,是那些大宗族和分封制!”

    看到群聊中有人不理解,李鸿运便解释说道:

    “如果说之前说的郡县制、专营制、尊儒制和科举制,是后世逐渐完善的四大基本国策,那么维护周朝的统治,同样有四大制度。”

    “哦?四大制度么?”

    蓝岳看到四大制度的时候,心中不禁为之一动,对照着大炎,对于四大基本制度,也有了一些猜测。

    李鸿运这个时候倒也没有拖泥带水,直接说道:

    “维护周王朝的四项制度,分别是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和井田制!主要是前面的两个,宗法制和分封制。

    井田制前面提到过,是奴隶制下的土地所有制度。

    一块地被“井”字分为九块,中间的归贵族所有,周围的八块归农人所有,而农人想要种自家的地,就得先一起把中间的公田给种好。

    可以说这农人,就是贵族所属的奴隶,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因为有了个人的私田,井田制下,奴隶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毕竟若是没有井田制,这土地上的所有收成,可全都是贵族的!

    奴隶们再怎么奴力,都不会有自己的那份收获,因此便有了井田制!”

    “井田制毕竟还有一份公田,还是不如直接把地分下去,然后收税来的好!”

    卫国国君李康想了想后说道。

    “所以商鞅变法不就来了么!”

    李鸿运嘿嘿一笑说道:

    “不过井田制是针对于贵族和奴隶而言的土地所有制度,而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礼乐制度,则都是针对于贵族而言,制定的规则!

    而其中的宗法制下,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宗族这种东西!宗族内部又处于自治状态,往往会有宗族内部的家法!

    而宗族家法这东西,在法家人士的眼里,就是推行国法的障碍!

    宗族中大家长的权力,也是推行中央集权的障碍!对于想要变法强国的商鞅来说,这怎么能行呢?

    兄弟别居,强制分家,是法家克制、瓦解宗族的常用手段!

    在商鞅变法之后,后世帝王可没少借鉴!”

    “这不是推恩令吗?”大魏太子安逸猛然开口道。

    然后其他皇帝们也都反应了过来,兄弟别居,强制分家,这不就是推恩令中的内容么?

    李鸿运也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然后便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怎么哪都有推恩令啊!

    不对!

    以后应该说:怎么哪都有商鞅变法啦!

    李鸿运在心中对比了一下推恩令和商鞅变法的内容,还是商鞅在两次变法中都强调的地方。

    还真就是不怕招数旧呗!

    然后李鸿运就又想到了汉之后的世家大族!

    好嘛,儒家讲究的是一个亲亲原则,这也没毛病!

    若是按照商鞅变法的要求来,还分什么五服内外?

    亲兄弟一成年就给你强制分开,也就不容易形成大的宗族了!

    又或者说,即便是一个大的宗族,大家长的权力也会大大削弱。

    说来说去,还是TMD中央集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