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覆海
繁体版

第17章:入馆

    虽然惊异,但门口的青年态度还挺和善,没有丝毫不耐烦,也没有王广和刘仲身上的穷酸劲儿而歧视他们。

    可能是因为每年都会有猎户、渔户拿着辛苦攒来的钱,走入武馆吧。

    “见二位都有准备了,想必都已经知道习武的费用和规矩了。”

    那青年郑重道:“十两银子,不包吃住。二十两银子,包吃包住,给你们提供的膳食里面,最会有养气活血的好东西。一百两银子,能入小间,内门的师兄们指点功课,一对一辅导。药浴、针灸之类的都会配齐。不过无论多少两银子,一百天内若是还入不了门,那是一分钱都不退的。”

    “多谢师兄,我们来之前,就已然知晓了。”

    “嗯,若是真有天赋者,正所谓百日筑基,一百天之内总会能琢磨出一些门道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若是百日之内还不能开筋骨,二位就要早做打算了。”

    果然专业,不愧是南山镇最负盛名的武馆。没有忽悠、没有坑能拐骗,在你来之前先把利害都说清楚了。

    先是一波“劝退”。

    不过成为武师的吸引力是十分致命的,十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

    能拿出十两银子的人,必然是来之前打听过行情,反复斟酌之后才下的决心,而能拿出百两银子的人,那定然也不会在乎这百两纹银。

    王广抱拳道:“我们来之前都已经明白了,我们只报十两的。”

    跟前世上学的报名流程是一样的,青年先带着二人去缴费,登记在册。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再给二人发放一张凭证。

    凭借此凭证就能自由出入武馆,而且凭证上还有日期,过了百日之后自会考核,考核如果不通过的话,武馆就会收回凭证。

    一路攀谈,王广大致了解了武馆的信息。

    武馆除了嬴师父之外,还有十二个内门弟子。老大、老三、老五、老七都有官身,极少出现在武馆里。老四、老八、十一或是闯荡江湖,或是回家继承家产,只会在逢年过节中才会回来。

    平时剩下的几个师兄轮流镇守武馆,代师授课。

    虽然说是代师授课,但那都是在大院中授课,一个月也讲不了几次。那青年叫杨木,是武馆里的外门弟子,平时武学中若真是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都会有外门弟子负责解惑。

    只有在百日之内开筋骨、入武关,才能成为外门弟子。

    像刘仲、王广这样的交钱的人,被称为学徒。

    办完了所有手续,杨木把二人带到一处凉亭中,对二人笑道:“今天正好是我在门外当值,你们两个就分在我的手下。今天是第一天,正所谓开宗明义,想入武道,就得知道一些武道的常识和忌讳。武道一途,如逆水行舟,第一要务就是勤勉。但不可太过于勤勉。”

    “多谢杨师兄,请杨师兄指点。”

    王广竖起耳朵,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目光炯炯有神,死盯着杨木,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细节。此时王广恨不得变成一台摄像机,记下杨木的一字一句,

    “武道、武道,说起来其实就两个字。第一个是武,第二个是道。武道的基础在于炼,练习、打磨才能精进。而武道的路在于养,过犹不及。休息、进补这都是养。一松一紧、一张一弛,只有这样有度,才是真正的武道。”

    “武道如篝火,想要让火烧的更旺一些。就需要人不断的扇风,风越大,自然是火就越旺。而拳法、刀法、枪术包括一些内功的呼吸法门,这都是武技。也就是那股让火烧得更旺的风。普通的拳法就是用嘴吹篝火,有用,但是用处不大。精妙的拳法就是用扇子扇风,火势会更旺。

    可若是精妙拳法再加上呼吸法门,那就是用风箱扇风,事倍功半。”

    王广仔细的听着,连连点头。这已经很形象了,深入浅出,这个杨木的教学水平还不低。

    “风箱虽然能让篝火越烧越旺,可是若本身就是一小堆柴,用不了多久就会烧完了,那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王广眼前一亮:“添柴?”

    “对,就是添柴!怎么添柴?药浴是添柴,丹药是添柴,宝兽也是添柴。只有源源不断的柴,才能源源不断的烧,不过要适量添柴。如果在烛光之火上放上一块参天巨木,那小火苗就会被压灭。

    当然这些道理你们知道就行。丹药、宝兽极为难得,前两日内门的师兄去山海阁收宝兽,却没想到只收了一只会唱、跳的鸡。

    你们是猎户出身。记住,在大隋不能吃的宝兽是没什么价值的。”

    “你们是十两银子的学徒,门内只供给你们功法,却不供给你们是膳食。不过门内也有药方,你们到时候摘抄一份,可以去药铺里抓药,到时候配合上门内的功法。相辅相成,总能提高一些进度。”

    “功法、膳食这只是基础,对于你们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勤能补拙,最后就算是你们留不下来,回去之后总会比之前强上一些。”

    穷文富武,果诚不欺我也。

    像之前的那个世界,上辈人的身高普遍就比这辈人身高低。讲究科学膳食、营养搭配,肉蛋奶缺一不可。

    刘仲只是眼巴巴的看着,他之前为了攒够上武馆的钱。还饿着不吃饭,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省下来。现在看来,却有些得不偿失了。

    王广同样沉默以对,心中却活泛起来。

    钱,他没有。但是肉,他却不会缺了。

    这就是当老大的好处,他现在在武馆中练武,但是他的两个小弟却在大山中创收。

    被王广培训过的旺财和小孙聪慧异常,恐怕智力已经到了八岁小孩的水准。能轻易分辨宝药和宝兽,在这方面,王广会有压倒性优势。

    “武道一途本是艰难,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若是想练出神通,与天争寿,那真是如凤毛麟角。不过两位师弟也不要气馁,本事学到身上,那是一辈子的事情。

    富贵是天生的,但勤能补拙也是真的。事在人为,门内三师兄本就是镇上的渔民,在门内练了三个月也没有入门。可是他回去之后依旧是勤加练习,日夜打磨,最终得以开筋骨、入武关,被馆主收为关门弟子。”

    见到气氛有些压抑,再看这两人穷酸的模样,杨木大致也能猜到一些。进入武馆的多是一些穷苦人家,都指望着逆天改命。不过哪有这么容易,本身就是穷苦人家,吃穿用度上都差了一大截。

    这个时候,杨木突然间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对二人说道:“厨房帮厨,嗯……帮厨已经有人了。打扫院落……我到时候看看有没有空缺的岗位。

    还有二十两银子的内舍。这个挣钱多一些,就是帮内舍的人打扫一下院落,洗一洗衣服之类的。武馆中没有这样的仆人,也允许你们自由兼职。那些内舍的学徒,家境都不差,一般来说都会挺大方的。”

    刘仲眼前一亮,拱手道:“师兄,我愿意去内舍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