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夏聚合录
繁体版

第25章

    寇代龙死了之后战斗基本就结束了,翔凤骑兵四散而逃,大部分都死在了长剑前都士兵的剑下,剩下侥幸逃离的也被之后赶来的禁军骑兵绞杀,魏然那个时候已经被长剑前都的士兵怀着敬畏的心情抬到驴车上包扎伤口了。

    毕竟寇代龙一马槊把侯武令脑袋敲碎的震撼场景不少人都看着呢,本以为寇代龙在此地已经无敌,这场小遭遇战必败无疑的时候,魏然居然拼死把寇代龙宰了!这谁能不服气?原本很多不看好这个从地方军镇空降过来的“关系户”,现在全都闭上了嘴,一句闲话不敢说。这就是实打实的军功。

    魏然受了重伤,躺在板车上没多久就昏睡了过去。黑暗中他听到自己阿姐在一个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呼唤自己名字,但是魏然在这片分不清东南西北的黑暗里奔跑了很久很久,怎么也没办法接近阿姐所在的地方。最后魏然跑不动了,跪倒在地上,这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强光,是他八岁时自己的家被烈火焚毁时的火光。火势越来越大,家人临死前呼喊着自己的名字,叫的那么急切,大声,魏然被这叫声惊醒,才发现是梦境。自己的亲兵余煦——长剑前都的副旗手,正举着个火折子一边叫自己一边轻轻的拍打自己的身体。

    魏然艰难的坐了起来,身上的伤口传来的痛苦让他觉得自己能活下来真是命大。余煦连忙轻手把魏然的腿慢慢的抬起来,让他好坐到床边。魏然直起腰,这才注意到自己被搬回了自己的帐篷里,断掉的长剑和自己几乎没法用的盔甲被摆在角落,身上的衣服也换了套干的,伤口也被好好的包扎了。魏然晃了晃脑袋,清醒了一下问道:

    “现在什么时候了?”

    “都头,你睡了半天了,现在大半夜的。你不知道,咱们好像办了件大事,大帅派人把我们几个问了好长一阵时间,现在来了个官要让你去把当时情况都给讲一遍,说是要给大帅去看。”

    魏然,吸了口气,他想过那几个从翔凤府逃出来的肯定来头不小,但看起来他们的背景比自己想的还大一些。魏然没办法,也只好抱怨了几句就让余煦搀扶着自己出去了。

    走的路上魏然听余煦说了自己昏过去之后的事,原来是禁军骑兵帮长剑前都搬好了家,现在长剑前都都在珍凤军营里休息呢,白天一战,长剑前都战死过半,人人带伤,这让魏然的心情和现在的天色一样阴沉。

    好在两人不用走多远就找到了那书记官,他把白天战斗的细节让魏然全部仔细叙述了一遍,不时还问几个问题。魏然强撑精神回答了个把时辰,等到书记官把最后一个字写完,又让魏然签上自己的名字之后,两人才共同松了口气。魏然趁机问道:

    “大人,不知道今天那些翔凤叛军究竟什么来头?让人忙活到这时候都不休息。”

    书记官擦掉自己头上因专心记事出的一层汗水,笑着对魏然说:

    “都头有所不知,你这次是立了大功了。华央府尹的嫡孙,被你救下来了。”

    魏然瞪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回忆道:“那个女人抱着的孩子就是?怪了,华央府尹一家子怎么在这里?”

    书记官摇摇头,解释道:“现今华央府尹侯文坦,是前任翔凤节度使啊!”

    魏然恍然大悟似的拖着长音哦了一声,这才想起来王晓义在翔凤节度使的位置上也就坐了一年,前任翔凤节度使就是侯文坦。

    现今乱世,历代皇帝上位之后,测试各地藩镇节度使是否忠心的通用法子就是移镇。如果节度使愿意舍弃自己经营多年的势力,转而移往其他藩镇,那多半就是对皇帝忠心的。相反,如果节度使推三阻四不愿意移镇,那肯定怀有贰心。大夏立国之初,先帝常蕴就是这样通过移镇检测了许多大藩镇的忠心。

    而讽刺的是,大夏这次是二征翔凤了,而上次带兵统领禁军的就是当时的禁军大将就是王晓义和甄守。这二人被先帝视作忠诚部下,在征讨结束后分别担任了他们镇压下来的护国节度使和翔凤节度使。而前任翔凤节度使侯文坦起初接到先帝发来的移镇诏书的时候并不愿意移镇,到了禁军开到,才急匆匆的前去华央京城表忠心。

    讽刺的是先帝刚一驾崩,他的心腹大将立刻就造了小皇帝的反,而侯文坦却成了京城的官,乱世就是这样,常常黑白颠倒,主客倒置。

    而侯文坦当初进京表忠的时候,是孤身进京,一家老小都留在老家翔凤。没成想,王晓义居然造了反,这下王晓义是不仅夺了候文坦的藩镇,还杀光了他全家,血仇深如海啊。而魏然撞上的那个侯武令,就是侯文坦的长子。幸亏翔凤军里面还有些念旧情的,提前告诉了侯武令王晓义要对侯家不利,侯武令才能动员人脉,拼死逃脱。

    可惜侯武令低估了王晓义杀他的决心。侯武令一开始打算带着家人直接投奔任义军节度使文科,但王晓义控制的翔凤军直接出城突击,让侯武令丢下了其他七十多口侯家人,只能带着自己妻女绕远路向着禁军大营逃跑。就算这样,也没能逃到地方,要不是遇上魏然,别说救下一对孤儿寡母,侯家要在月白河边上绝嗣。

    魏然听了书记官讲了来龙去脉,这才明白自己确实算立了大功。虽然从军事角度上杀敌不算多,但是这可是给华央府尹卖了一个大人情,而且都得落到枢帅卫洪头上,说不定还得加上许国公李冠军,相应的,自己也能分点好处。

    书记官和魏然讲完前因后果,和魏然又寒暄了几句起身告辞,赶往卫洪大帐。大帐里灯火通明,卫洪彻夜未眠,带着一众谋士参将,把魏然的口述记录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才叹了一口气,对营帐中的众人说道:

    “可惜了,王晓义是善战猛将,但是已经铁了心投奔巴蜀。”

    一名参将奇怪的问道:

    “枢帅,王晓义起兵造反必然借兵巴蜀才能自保,当然是一早就和巴蜀国暗通款曲啊。”

    另有一人却解答了:

    “不然,侯文坦一家一直在翔凤府中,开战许久,怎么早不杀晚不杀,偏偏今天要杀呢?王晓义怕是起初在做两手准备,造反不成还能用他家眷的性命要挟侯文坦给自己说情。今天突然暴起杀光侯家,肯定是巴蜀国那边给了承诺,才让王晓义彻底断绝了回归朝廷的心思。”

    一番话语下来,帐中诸人纷纷点头认同。而卫洪盯着屏风上的大地图久久不语,众人看他不说话很快就沉默了下来,一时间大帐中只有灯芯燃烧时产生的微小声音。

    终于,卫洪做出了决定:

    “明早起,斥候哨兵增派一倍,巡逻人马翻番,通知任义军和镇宁军,随时做好三线开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