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2:文艺时代
繁体版

第11章县文联

    至于办法也很简单,今年是1982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路遥会在今年发表自己的成名之作。具体的日子记不清楚了,但是年份自己肯定没有记错。

    到时候去县里买几本《收货》,顺便多买几本其他的杂志。看看能不能在上面看到一些自己熟悉的名字。

    要是那些牛人都不在的话,自己可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到时候自己凭借着那些牛人的小说,肯定能够混出一个名堂。

    ……

    新安县城,新安县文联。

    一大早上班之后,县文联主席周富国就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还是他这个月第一次到县文联这边来。倒不是说他工作不敬业,而是因为县里最近在重建图书馆。身为文联主席的他被任命为代理图书馆馆长。

    同时他也需要把在动乱期间被毁的图书馆给重新建造起来。所以这段时间他吃住基本上都是在新图书馆建设的场地那边。

    身为一个比较务实的领导,新的图书馆的建设工程的每一步他都需要亲自盯着,毕竟这也算是他的政绩呀。

    坐到办公桌前泡了一杯茶,随手就从一旁的一堆刊物中随便抽出了一本。这些都是这个月国内新发表的各种期刊。只不过忙于建设新的图书馆,他一直没有时间来看这些东西。

    眼看着自己抽出来的是《鸭绿江》杂志,周富国随手翻开,然后瞅了一眼。发现自己翻开的是《血色清晨》,按照他的习惯,不管打开的是什么小说,他都要仔细的看下去。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养成的独有的一种看小说的方式。很快他就发现了这篇小说的吸引力。用了一上午时间就把这部小说给看完了。

    当他看到小说后面的作者简介的时候,心里十分的震惊。没想到新安县还有一个叫张子征的作家,从他小说的文笔来看,这篇小说的作者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人。

    可是之前怎么没有听说过他有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呢?难不成是自己之前没有注意这样的事情?新安县文联主席周富国开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看来自己之前对县里文学事业的关注还是没有那么的深入啊。

    仔细想了想,脑海中确实没有一点关于这个人的印象。这更加加深了周富国对于自己之前工作状态的怀疑,看样子自己之前光顾着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把县里这么优秀的作家都给忽略了。

    想到这里,新安县文联主席周富国连饭都没有吃,就连忙召集着还在县文联的工作人员。想问问他们以前有没有听说过张子征这个人?

    可当把所有人都聚到会议室的时候,提到张子征写的那部小说大家基本上都看过了。但是他这个人却没有一个人有印象。难不成这真的只是一个新人吗?要是这样的话,这个人可真的是一个天才呀。

    “领导,我妻子在县医院那边工作。最近听她的同事说,这个张子征似乎是他同事的初中同学。要不明天让我妻子去问问?”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站起来说道。

    周富国抬头看了一眼,是办公室那边的老赵。

    “那行,老赵,麻烦你回去让弟妹那边问一问。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说的人一定是个天才。有可能的话,尽量让他加入咱们文联嘛,回头作协老李那边我去和他打个招呼。可以的话也让这个张子征顺便加入作协嘛。”

    “好的,领导。”

    张子征此时还不知道,就因为发表了一篇小说。他的命运已经在悄然改写。

    ……

    新安县医院。

    “国梁,我记得你上次跟我们说过,那个《血色清晨》的作者张子征和你是初中同学,你还拿着他签名的杂志和我们显摆来着。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呀?”

    “当然是真的了,孙姐,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呀?况且那个签了名的杂志不是给你们看了吗?都有签名了,还能是假的吗?”段国梁听到这话连忙解释道。

    “那可太好了,你看能不能联系上那部小说的作者?我们家老赵不是在县文联嘛,县文联主席周富国听说我们县里出了一个大作家,准备亲自推荐他加入作协,并且加入县文联。要是能联系上他的话,请你转告一下这个消息。”孙姐激动的对着段国梁说道。

    段国梁听到孙姐的话也非常的开心。毕竟这可是好事啊,要是张子征来县里的话,以后两个人就可以经常见面了。而且他以后写的每一部小说,每一篇文章自己都有机会让他给自己签名。更何况两个人本来的关系就比较要好,都在县里工作,也能够互相照应一下。

    “你就放心吧,孙姐。只不过他家不在县里住,他家是乡下张家围子的,我明天去他家的话需要请一天假,这个假就得孙姐批准一下了。”

    “好说,一天时间够不?要不给你批两天吧?你明天过去,后天带着张子征再回来。到时候你直接领着他去县文联。”

    “县文联在哪里,你知道吧?就在政府大院西边的那个小院子,挨着县一中。”

    “你就放心吧,孙姐。看着这两天假的面子上,我肯定把他给带到。”

    ……

    另一边,越来越多的人读过了张子征写的小说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来信记到了《鸭绿江》杂志社。新建的数量甚至一度超过了之前杂志社一年收到的读者来信的数量。

    这让杂志社上上下下都非常的震惊,没想到这部小说的反响这么好。更重要的是此时已经距离九月刊发表有一段时间了。本以为都不会再重新印制了,没想到杂志社又收到了一些书店的订单,想要看看杂志社能不能继续加印一些杂志。

    这可把杂志社的管理层给为难坏了,毕竟快到10月份了,新的十月刊很快就要发现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印九月刊的话,很有可能对十月刊的发行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后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社里面是决定等到十月刊的时候先多加印5万本试试水,如果反响好的话,再继续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