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当文豪
繁体版

第65章 《岬》事件!

    因此在这个事关所有作家权利的事情上,反抗网暴,要求正视《岬》这一作品的呼声瞬间席卷作家群体。

    很快不只是年轻作家们,中青年的作家也下场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文学的归于文学!”这个口号再次被呼喊出来。

    吉田修一、小川洋子、川上弘美这些中生代作家也纷纷站出来,痛斥网暴者。

    并且开始有部分作家正本清源地开始分析《岬》的文本,例如小川洋子就在论坛上发表对《岬》中岬的意象作出的分析:

    “......岬角,在地理空间上指的是突入海洋中的陆地尖角,林野君《岬》中岬角的意象正是大逆事件之后纪州的隐喻,把纪州形容为只有立锥之地的海中岬角正是对部落民生存空间的悲剧呈现......”

    接着又有人在日文网络上做视频科普“大逆事件”。

    所谓“大逆事件”指的是1910年5月下旬,日本长野县明科锯木的一工人携带炸弹出厂,被指企图暗杀天皇。

    政府即以此为借口以“大逆罪”交付法庭。大审院特别刑事部在非公开审理中,没有传唤任何证人,仅用了三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做出判决,以“大逆罪”判处二十四人死刑。

    “大逆事情”中被杀害被抓捕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是“部落民”,政府以此为借口大规模镇压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

    仅新宫地区受到大逆事件牵连的就有八人,虽然后来证明这是一冤案,但是这一事件给岸田的家乡新宫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从此纪州尤其是新宫的部落民遭到了更加深刻的歧视。

    “大逆事件”的科普视频让那个历史up主在日本新增粉丝数十万。

    一时间众多up主纷纷在网上科普“部落民”一直以来在日本社会中受到的各种歧视。

    一时间攻守之势异也!

    网暴者毕竟是无组织的情绪发泄者为多,面对团结且在日本向来地位极高的作者群体的反击,根本招架不住。

    很快就溃不成军,只有部分顽固分子还在负隅顽抗。

    而让这部分顽固分子彻底沦落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是因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团体出现。

    ......

    部落解放同盟,简称解放同盟、解同,是日本的一个政治团体。

    该组织的目的是寻求废除日本社会对部落民的歧视。部落解放同盟的前身是大正民主期间成立的全国水平社。

    该组织寻求部落民与其他日本人地位平等,每当开会之前,都要齐唱君之代、举行宫城遥拜,默祷阵亡的“英灵”。1955年,改名为部落解放同盟。

    野中广务,如今的部落解放同盟会会长,居然也在推特上公开谴责网暴者,并且极力称赞林野的《岬》,并不是文学家的他也在推特上发了一段文学评价:

    “作为悲剧隐喻的岬角尽管向来被主流社会排挤与歧视资源匮乏满目疮痍,但是部落民在屈辱与悲惨的生活之中自有一股强劲的生命力与不息的反抗精神。

    正如林野君《岬》所呈现的秋幸对于土地天然的情感,贫瘠却质朴的土地承载着生长于斯的部落民,也给予了部落民坚韧不屈的品性。

    《岬》的悲剧性力量不只来源于部落民对屈辱命运的控诉同样来自于其对屈辱命运的抵抗这两种向度合二为一共同构成了林野君《岬》中的叙事立场”

    这位大佬的下场,可真是彻底把这次对林野的网暴事件,成为一件载入日本舆论史册的事件。

    野中广务是谁?那可是真正的大佬级人物,元老级日本政治家。

    出生于京都府船井郡园部村的他也是部落民的后代,曾任自民党干事长、冲绳开发厅长官、自治大臣、日本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和小渊惠三内阁的内阁官房长官。

    自民党内实力派人物,小渊惠三病倒后,一手策划森喜朗上台继任首相,并在森喜朗任内粉碎自民党内加藤派、山崎派的造反行动。

    在任期内曾多次访华,退职后作为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名誉顾问,致力于日中两国的和平友好事业。

    野中广务下场后,并没有停留在推特建政上,作为部落解放同盟会会长的他,在同盟会内号召所有同盟会成员发动部落解放运动,要求当今政府制定部落解放政策的群众斗争。

    值得一提的是,他同时把《岬》列为同盟会必读书目。

    这下,这个本来由对林野的网暴事件,居然转变升级为一项政治运动。

    野中广务充分发挥自己政治家长袖善舞的手段,让部落解放同盟会与北海道阿伊努人组成的“民族共生象征空间”联手,一同向日本政府施压。

    在日本,受歧视的本国特定人群主要是“部落民”和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是曾经广泛分布于北海道和东北部地区的土著居民,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自己的语言。

    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移民大力开拓北海道,对阿伊努人长期实行欺压和同化政策。

    直至现在,歧视阿伊努人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北海道,只有约3万人承认自己是阿伊努人,很多阿伊努人因担心遭到歧视而不敢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

    同盟会与“民族共生象征空间”联合后,迅速引起了全日本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广泛关注。

    如果说对林野的网暴还主要引起的是日本中青年的关注,那么这次的部落解放运动则是成了影响全日本各阶层重大事件。

    仅在同盟会与“民族共生象征空间”宣布联手后的一周,野中广务就亲自和五千名成员在日本众议院馆前举行静坐抗议。

    在临近新年的一周,数千人静静坐在众议院馆前,抗议的人布满了整个现场,场面之大令人震惊。

    日本政府因此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宣称将与同盟会与“民族共生象征空间”协商,抓紧出台相关法案,维护部落民与阿伊努人的正当权益,保护他们不受歧视。

    新年仅仅过后的一个月,向来被人诟病办事效率的日本政府,宣布制订为期10年的《同和对策事业特别措施法》,后累计拨款6840亿日元,资助改善部落的住宅环境、医疗福利、企业资金、职业训练以及文化教育等项事业。

    同时出台《阿伊努施策推进法》承认阿伊努人是原住民,并承认其拥有土地资源权等原住民权利。

    而这一事件在后来的日本传播学专业中,被作为典型案例被反复分析。

    这一事件也被全日本学院派称之为“《岬》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