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空印之事
锦衣卫刚成立不久,这里面大多数人都是禁军和检校里面挑选出来的。
他们和长期服务于牢狱的狱卒不同。
没有多少经历审理犯人这些。
就算是检校里面有时候会抓到俘虏,也没有那么多闲心去折磨,问不出来就直接杀了。
一听刘伯温让他们准备刑房。
这些新锦衣卫也是为之一惊。
“大人,咱们锦衣卫到底是干什么的,准备刑具干嘛?”
“诏狱不就是关押犯人,怎么还要设刑房了。”
“对啊,那种事情不是刑部大理寺他们该做的吗?”
刘伯温也搞不懂,但他不能让手下的人产生怀疑,他解释道:“锦衣卫独立于三法司之外,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陛下和太子殿下让我们如此做,大家照做便是。”
“是!”
这些锦衣卫议论着离开了议事厅,只有一人,留在最后还没有走。
“毛穰,你怎么还不走啊?”
“大人,下官曾在检校主要就是负责牢狱用刑这一块的。
如今诏狱需要布置,下官自愿请缨,负责诏狱主事!”
刘伯温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这种脏活累活有人主动来干,那倒是省心不少。
不然他还要愁派谁去负责呢。
毛穰高高兴兴领命而去。
但在他心里有一处十分阴暗的地方,有一种十分变态的爱好,那就是看得别人痛苦尖叫的时候,他会变得异常兴奋和爽快。
这是他以前在检校时,无意间发现的。
后来大明立国后,朝中再无战事,他们这些检校也就没有多少机会抓住俘虏了。
毛穰为了满足自己心里的变态,只能去虐害一些动物,或者设计一些陷阱和恶作剧之类的。
只要有人上当被整,他就有一种毒瘾上身一般的快感。
好在,他除了这一个癖好外,其余方面都十分有能力。
因此,在刘伯温要选人入锦衣卫的时候,他也被选了进来。
毛穰做事十分上心,能力很强,他了解到了锦衣卫的作用之后,就更加努力的表现自己了。
他知道,检校针对的是敌方间谍之类的,而锦衣卫则面对是整个大明的官场吏治。
当他听到诏狱的扩张以及要设刑房时,他激动地内心再也按奈不住了。
他觉得属于他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
一个近乎疯狂的心理变态,一些让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的刑具,这诏狱必将成为人间炼狱。
其余的锦衣卫则按照吩咐改变监察方向,去监督各地入京上交钱粮军备等事了。
这一监察果然发现了问题。
按照惯例,地方需派人至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
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而现在却不是这样。
派京官员用空印文书在京城才填写数目,这就很容易从中造假。
锦衣卫将此事禀告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曾经在御史台任职,对于这种空印也是知道的。
这其实是为了减去很多路途上面的麻烦。
因此,当他收到锦衣卫的汇报后,认为这是常态,并没有当回事。
但此时的他,已经越来越谨慎了。
空印这种事情,虽然早就存在,可的确也是有贪腐的可能。
这账目数字核准了再写,那么多收少报也是有可能的。
他犹豫再三,觉得太子殿下比较好说话一点,因此,前往东宫汇报给太子朱标。
这个时候许多大臣对于朱元璋已经有些害怕了。
他行事残忍,易怒,动不动就是杀人。
前有巨奸杨宪被千刀万剐,这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
后有陛下的女婿,驸马欧阳伦被逼死于太庙。
这都可以说他们有错在先。
但曾经因为一幅画,画上面是一个大脚丫的女人,光着脚,手里捧着一个大西瓜,模样又臭又呆,众人觉得好笑,就争相传阅,到处起哄。
朱元璋正好微服出巡看到这副画。
认为是在嘲笑马皇后是大脚。
顿时气血上涌,愤怒至极,问道:“这这......是谁画的?”
身边护卫调查了一阵,查不出来是谁画的。
于是,朱元璋干脆下令将整条街的人,无论老少全部杀了。
这有多少人是无辜的。
从这以后,朱元璋残暴的名声就在大明传开了。
刘伯温也是立刻明白,朱元璋此人可以一起打江山,不能一起坐江山,因此想退隐山林,享受田园。
只可惜朱元璋一直不肯放他走。
现在他看到汤和,李善长之辈都可以安然退休,他的退隐之心再起。
他也知道朱元璋不会那么轻易让他走,所以他把希望寄托着太子身上。
如今太子变化挺大,比起之前的仁慈宽厚来,要多了一些狠辣。
不过,作为未来的帝王,这也是必然要经历的。
否则,又将如何驾驭群臣呢。
他只希望太子成长起来,作为太子太师也就可以光荣退休了。
他觉得空印这件事,按照朱元璋的脾气,说不定又会将所有相关的官员给杀了。
朱元璋从小是过苦日子的,深受贪官污吏的迫害。
他要是知道这些官员贪污,那一定又是一番血案。
所以,他还是觉得汇报给太子,好好商量一下对策,让这些人不要使用空印,也就好了。
刘伯温来到东宫。
太子朱标接见了他。
两人经过几次的交流,也都有了默契。
每一次刘伯温一来。
朱标就会去为他准备的单独的议事厅。
刘伯温拿出一个空白账本,还有一方复刻的大印。
借着就对太子讲起了锦衣卫的发现。
朱标有些意外。
“这么快就发现问题了,锦衣卫办事效率很高啊!”
‘还是太子明鉴,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锦衣卫一去就发现了空印之事!’
“此事,刘大人可曾禀报给陛下?”
“未曾禀报,微臣以为,空印之事应是环境所迫,是法律不当,试想想大明疆域如此辽阔,远一点的如广东,云南,他们拖着粮草进京,怎么也得半月以上。
这期间会出现损耗,等到了京城,户部一核,与地方州府数量不一样,又得重新回去一趟签字盖印,因此他们直接将印带在身上。
户部核了之后,直接盖上,这样方便!”
朱标冷冷一笑,道:“那刘大人认为如何呢?”
“臣以为,这种空印已是常态,当想办法避免。”
“刘大人,那你又知不知道,如果户部和州府勾结,由着他们填写盖印的话,这中间会有多少贪腐?”
“微臣不知,只是空印之事,历来有之!”
“你这是在为他们开脱?”
“这......“
“好了,本宫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让我劝父皇,不必大开杀戒对吧!”
“太子明鉴,微臣先来通报殿下,正是此意!”
“那刘大人随我一同去见父皇吧!”
“遵命!”
刘伯温心里暗暗庆幸。
有太子出言解释,一定会大事化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