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魔虚实录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凡人之道

    晴朗得没有一丝云的天穹下,遥遥的是连绵的雪山,南麓延伸出一整片横无际涯的草甸,其上错落生着大片挺拔的云杉林,林中拐出一条羊肠小道,道上行来一名身骑白马的年轻人,这白马一望即知是草原上性烈彪悍的野马,在年轻人胯下却乖的像只兔子。

    此人身型颀长,着一身简朴道袍,乌发简单地用一只云状木簪束起,面容温润俊秀,生着浓黑的眉毛和高挺的鼻梁,一双星眸光华内敛,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他身后背着一把浑身洁白的长剑。

    白剑的柄上停着一只模样娇小可爱的白色绶带鸟,这绶带头颅和脖颈呈夜晚星空般的蓝色,头顶向后翘起一片冠羽,颈下通体雪白,翅膀尖端镶着着蓝边,最漂亮的是它有一束长长的、几乎达到两倍身长的尾羽,尾羽边缘同样晕染着色彩,在日光下呈现出一种几近海水般澄澈透亮的蓝色。正是飞光和白凰容容……的化身。

    “灵鸡多好啊,为什么要变成这副样子,不好看。”飞光咕哝着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且灵鸡可好吃了,为什么看不起灵鸡……”

    小巧的绶带鸟耳力却好,从剑柄上跳上年轻人的头顶,来回、反复跳跃着,灰色短喙张和,吐出清脆的少女声音:“我才不要变灵鸡,丑丑的!”

    绶带鸟骄傲地挺起胸脯,将蓝彩尾羽一甩:“这样子如何不美?看这尾羽,有一分我凤凰原形的神韵了!”

    飞光被甩来甩去的尾羽搔得脸上发痒,他星眸眯起,面上露出个促狭笑容:“前几日,你我初见时那副模样更合适你,这个嘛……美则美矣,与你不相宜。”

    容容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勃然大怒,拿翅膀拍打飞光额头,口中气道:“你就是变着法儿嘲弄我!”

    “哎,小生可没嘲弄小姐,误会,定是误会!”飞光尖着嗓子学戏文腔调,见容容气急,更乐了,大笑道:“你这是哪门子绶带,你是个母的,白色绶带可是公的……嗯,这花色也不对,怎么还按你自己喜欢的乱改呢?!”

    容容闻言轻“哼”一声,又一甩尾羽,那蓝彩在晴日下竟变换出五彩光辉,显见着是这只臭屁小鸟的“巧思”,绶带鸟理直气壮、中气十足道:“因为我想,因为漂亮!”

    这只臭屁鸟啊。

    飞光这几日与她相处,对她这套任性妄为的孩子本性体会颇深,一看就是家里人宠着捧着出来的,所幸是本性不坏,不然定是教人头痛。

    道人拨开脸颊旁垂落的尾羽,喉中发出低沉的笑声,无奈道:“好,漂亮。”

    等了片刻,容容却不满道:“飞光道长,你会飞我也会飞,为什么不直接御剑赶路呢?”

    飞光只是一哂,没有说话,他眼珠转了转,悠然回道:“因为我想,因为好玩!”

    好一个以己之矛攻己盾。

    容容为他这个回答绝倒,又不知如何反驳,本就圆润的身子眼瞅着更加圆鼓鼓了。

    飞光被她模样逗得大笑起来。

    但小鸟倒是敏锐,骑马赶路实乃道人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

    ……

    那天强行以“神观仙游”之法回翼州,本就颇为耗神耗力,又在施法途中悲怆大起以致情思不稳,清净之心尽失,陡然中断神观仙游回归肉身,受灵气反噬陷入深度神醉中,他醒来后调息了两个时辰才将体内汹涌灵气稳定下来,现下他胸腑还阵阵隐痛。

    飞光对北斗七星诀的把握还算精纯,若是换了个根基不稳的来,那一波灵气反噬很有可能会引发走火入魔。

    当时全凭胸中一股意气施法,事后想想,道人心中还是有一丝后怕的。

    飞光半闭着眼,仔细回忆那日神观中看见的灵气失衡乱象,细细思量。

    ——无怪乎六百多年后,八劫称大能。

    凡人肉体脆弱,与凤凰青龙等天生肉体强横的灵物不可同日而语,贸然引入天地灵气,凡人肉体只会因无法承受而毁裂。

    当然,凡夫俗胎若是没有偏门法门为引也根本不能引灵气入体。一般而言,利用各种功法“修身”之后,凡胎才会慢慢开始,自发地吸收少量天地灵气,在这个过程中心性之修养亦有助于对天地灵气的接引,“修身养性”此途最易入手,也最为普遍。

    在道门,于身有练气、丹养两类大法门,飞光的剑修宗派“天枢”即为道门中较特殊的一种,于心有《老》、《庄》。

    佛门的法门则将锻体与修心融合起来,称之为观自在。

    梦天宫于锻体修身一途推至极境,其法门“白玉琉璃法”滥觞自“铸造”之法,玉沧教则于“修心”上有独到秘法。

    而修行界中,修行法门五花八门,也不尽然遵“修身养性”大途,例如锦瑟阁以“音”入道,众生道以“情”入道,却凡宗反其道而行之,以“禁欲无情”入道,越台以“法器”入道,璇玑以“阵”入道,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提升肉体强度的法门。

    当然,亦有以“杀”、“灭”、“邪”、“鬼”等,与凡俗相悖之途入道的魔修。

    天道无形无质,博广精深,亦无定数,囊括世间一切仙凡、正邪、善恶、好坏、是非、来去、生灭,即便修同种法门,悟道之思亦不尽相同,众多法门皆从大道,区别只在于难易程度。

    以人的心性,修“音”、“情”、“法器”、“阵”等偏门道途需于此途上有悟性。

    而修邪魔外道自是并无不可,只是大多数妄修魔道的人无法衡稳本心,动辄走火入魔、自我葬送。

    故偏门、邪门修者少,而佛、道、梦天、玉沧等专注“修身养性”的法门最为普遍。

    凡人经此“修身养心”,达宗师之力后才能触摸到仙道之门。

    宗师突破悟道后便以“修士”为名,以“劫数”划分大体的境界。

    世间之物,虽皆出自大道,但他们只是或多或少地拥有一点源始,其身心杂质颇多,因此远离道本,而一切修行,究其根本,是合入天地大道、使自身纯粹的过程,合道越深,越能触摸到世界源始,与天道异质越少。

    因此修士每劫数境圆满,都会引发天劫,淬炼身心神魂,炼化杂质,精进纯粹,其道理与凡人铸剑类似。

    神观乃合道之首要关隘,将神觉放出肉身识海,直接投入灵气的运行中,淬炼神魂,使其更加精纯合道。

    无法行神观之法的修士,终其一生也难入终南仙途。

    若是天资充分,修士进四劫境,就能摸到神观的门槛,天资强的修士,甚至在三劫上下就能初步行神观之法。

    至于神观之法修至“仙游”之境,皆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