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守城赚属性开始长生
繁体版

第28章 高顺版煮酒论英雄

    知道高顺竟然是为自己而来,诸葛亮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震惊之色。毕竟他早就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

    所以这会儿的诸葛亮,那是一脸的平静,用略带微笑的声音开口说道:“那不知伯平兄千里迢迢来见我,所为何事?”

    高顺面带笑容的开口说道:“我闻卧龙先生有旷世之才,此次前来,是想拜卧龙先生为军师。不知卧龙先生可愿与我出山,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诸葛亮没想到,高顺竟然如此直接,开门见山的就说要请自己出山。最主要的是,高顺所说的并非是匡复汉室,也并非是助他成就一番伟业,而是要救民于水火之中。

    这对于诸葛亮来讲,真的就有些难以回答了,毕竟如果诸葛亮拒绝,那就相当于不想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所以这会儿不仅高顺的目光,看向了诸葛亮,在座的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诸葛亮,想知道诸葛亮应该如何回答高顺。

    而此时的诸葛亮,仍然一脸淡定,笑着开口说道:“我虽自幼读书,但却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如今自己学业未成,恐怕难以帮助伯平兄。”

    诸葛亮的这个回答,确实十分的婉转,表明了自己并非是不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而是自己学业未成,无法胜任军师一职。

    而高顺听到诸葛亮的回答,不免叹息了一声,“既然卧龙先生如此说,我也不好强人所难。只能等卧龙先生学成之日,再来亲自请卧龙先生出山了。”

    高顺这话一出口,就连靡贞和张宁都觉得不太对劲。心说你不是来请诸葛亮的吗?怎么人家拒绝了一下,你就直接放弃了?这未免也有点太不诚心了吧?

    而此时的诸葛亮,脸上也不免露出了尴尬之色。毕竟这高顺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最起码你也得再请一请啊。

    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点了点头,“伯平兄放心,等我学成之日,必然不会忘记伯平兄今日之邀。”

    说完之后,诸葛亮还不忘将面前的酒杯端起,对着高顺虚敬了一下,然后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算是将这件事就这么掀过去了。至于以后要不要跟随高顺,那就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高顺同样笑着点了点头,并且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开口对诸葛亮问道:“虽然今日我未能成功请卧龙先生出山。不过有几件事,还请卧龙先生指教?”

    这绝对是诸葛亮求之不得的,毕竟就算他不愿和高顺出山,助高顺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但却不代表,他不能在高顺的面前展露一下才能。

    所以当下便笑着对高顺点了点头,“虽然我自知才疏学浅,但也愿意听一听,伯平兄有什么不解之处。”

    高顺也没客气,当下便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不解之处有三。其一,想问卧龙先生,这天下何人可以称之为英雄。其二,想问卧龙先生,当今朝廷可有救否。其三,想问卧龙先生,如何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可以说,高顺的这三个问题,在他没有来之前,在座的几人一直在聊。只不过各有不同意见,到如今也未能达成共识。

    所以听到高顺问出这三个问题,在场的所有人脸上都不免露出了一抹兴奋之色。知道高顺既然问了,他心中也同样会有一个答案。

    而诸葛亮听后,那是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河北袁绍,许都曹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还有如今寄人篱下的刘玄德,都可称之为英雄。将来都必将能够成就一番霸业。”

    “如今朝廷已经千疮百孔,虽然如今各路诸侯仍奉汉天子为共主,但也不过仅仅只是表面而已。所以如今就算是张良再世,也难扶大厦将倾。为今之计,只能破而后立方可。”

    “至于如何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那就是结束如今诸侯林立的局面,让天下可以重归一统,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诸葛亮的这个回答,几乎将在场所有人的想法都给说了出来。毕竟他们一直争论的就是,这天下何人能够结束这乱世。至于第二和第三,反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分歧。

    所以诸葛亮话音落下之后,所有人的目光便都看向了高顺,想要听一听高顺是否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而高顺也没让所有人失望,当下便叹息的摇了摇头,“卧龙先生总结的虽然十分精辟,但是我却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所以我认为,许都曹操和如今不得志的刘备,倒是可以称之为英雄。”

    “毕竟前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着大义。后者最擅钻营,每每以仁义来装裱自己,一旦得到机会,便可一飞冲天。最主要的是,这二人都是心怀天下之人,胸中之志绝不仅仅只是一方诸侯。”

    高顺这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暗暗点头。毕竟高顺对这些诸侯的评价,绝对堪称一针见血。

    虽然诸葛亮也觉得,高顺的这个评价十分中肯,但还是开口说道:“既然国平兄认为曹操可以称之为英雄,为何还要坚守下邳城与曹操开战,而不转投曹操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高顺笑着摇了摇头,“就算曹操是天大的英雄,我也不可能投奔于他。毕竟我不能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将兄弟们的生死置于脑后。”

    谁都知道,高顺这话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如果高顺投靠了曹操,他身边的陈宫,必将会死在曹操之手。毕竟陈宫给曹操惹的麻烦,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也不免让众人对高顺生出了一种感觉,那就是可以托付生死之人。毕竟一个能为身边人着想的主公,才是最值得跟随的。

    这时庞统也已经站了起来,并且笑着开口对高顺问道:“伯平,那不知你认为自己,可否能够被称之为英雄?”

    庞统的这个问题,绝对够尖锐。如果高顺要是回答自己不是英雄,那他又有什么资格来请诸葛亮出山?

    如果回答自己是英雄,又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毕竟你高顺有何德何能,敢称之为英雄?

    但是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高顺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为难,反倒是一脸坦然的开口说道:“我觉得自己并不是英雄,因为我高顺高伯平,并不屑于去做一个英雄。”

    “我要做的是,结束这诸侯乱世,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富足的生活。只要能够完成心中所愿,就算是遗臭万年,也绝无半句怨言。”

    说话的时候,高顺那叫一个豪情万丈。听的在座之人无不热血沸腾。就连诸葛亮都有些后悔,后悔自己急着拒绝了高顺的邀请。

    毕竟高顺的这番话,不仅仅只是说明了,他是忧国忧民之人。还表达出了高顺的野心,绝不甘心只做一方诸侯。

    毕竟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能够结束这诸侯乱世的人。除了天下共主之外,还有谁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在这个天下人心中还有汉的时候,高顺说出这番话,无异于是大逆不道之言。就凭这么一句话,就算是将其九族尽诛,绝对算得上是罪有应得了。

    但是高顺,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侃侃而谈。足见高顺自己心中,有着多么大的底气。

    而此时的徐庶,也已经站起身来,对着高顺抱拳说道:“那不知伯平兄觉得,诸侯乱世应该如何终结?百姓应该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算得上是安居乐业?”

    徐庶的这个问题,绝对算得上是正中高顺下怀。只见高顺回头从靡贞那里拿过来一张大汉舆图。

    旋即便在众人的面前,将这张包含了大汉十三周的舆图展开了。同时高顺的手,也直接按在了扬州的位置上。

    “我为何要用一座下邳城,去和曹操换一个扬州牧的虚名?原因就是这扬州,乃是平定天下之关键。”

    “只要在扬州站稳脚跟,便可图荆州以及交州乃至益州。只要占据了南方的鱼米之乡,加以休养生息,便足可图谋天下。”

    听到高顺如此说,徐庶不由得摇了摇头,“虽然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并非是英雄,但是他们如今却各自根基稳固。不知伯平哪里来的信心,能够取而代之?”

    高顺笑了笑说道:“刘表所依仗不过是蔡蒯两家,如果刘表一死,这两家必将会因拥立新主而内斗。而江东孙策,为人过于急功近利,已经惹得江东氏族不满。早晚有一天,他会死在江东氏族之手。”

    “至于益州刘璋,他可没有其父刘焉的雄才伟略。根本就无法平衡益州各方势力,用不了多久必将会受到反噬。所以只要给我时间,这几处必将使我高顺囊中之物。”

    “至于百姓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安居乐业,首先就是家有余粮,吃穿不愁。农民手中有可耕种的田地,商人有一个平安的经营环境,读书人有一个安宁的读书之所,士兵知道自己在为何而战。”

    “只要能够做到这几点,天下百姓便算是真正的安居乐业。那时就算是有外敌来犯,也必将陷入人民的战争之中。因为没有人会允许,有人打破他们的这份幸福。”

    听到高顺如此一说,徐庶的额头上已经出现了细细的汗珠。一直以来,无论是哪一位诸侯,都在争夺氏族的支持。只有得到氏族的支持,才能站稳一方。比如刘表,就是最明显的案例。

    可高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做的一切,都是与氏族为敌。如果真如高顺所说,恐怕他还没在一处站稳脚跟,便已经被氏族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伯平兄,你可曾想过,你这么做会不会得到氏族的认可?如果氏族不认可你,你觉得你能够成就心中的那番丰功伟绩吗?”

    高顺笑着对徐庶问道:“元直兄,曹操带兵二十万攻打徐州,直到围困下邳城的时候,城中军兵所剩不过三万有余。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如何守住下邳城的?”

    其实对于高顺能够守住下邳城,在座的众人也是心生好奇。毕竟当时他们已经断言,徐州用不了多久,便会是曹操囊中之物。可结果却让他们所有人大跌眼镜,曹操竟然败了。

    看到众人用求知的目光看向自己,高顺便继续开口说道:“因为我除了有三万士兵之外,还有二十几万下邳城百姓。曹操并非是败于我手中之兵,而是败于下邳城的百姓之手。”

    徐庶伸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开口对高顺说道:“伯平是如何让下邳城百姓,与你一同坚守下邳城的?难不成,这就是你口中的人民战争?”

    高顺点了点头,随后便将自己如何守住下邳城的经过,当着众人的面诉说了一番。听的众人那是一愣一愣的。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抢百姓的粮食就已经不错了。哪有高顺这般,将军粮分与百姓的?可是如果要是没有高顺的这番举动,又如何能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帮助高顺守城呢?

    看到众人震惊的目光,高顺当下又下了一剂猛药,“如今我已经和曹操达成约定,在合适的时候将整个徐州让给他。不过他曹操能够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因为如今的徐州百姓,已经开始向扬州迁移了。”

    “还是那句话,我高顺绝不允许与我并肩作战的兄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哪怕我还有最后一分力量,也要与他们共进退。哪怕是有死无生,我也会义无反顾。”

    “当然,我也知道,我这样做的风险有多大。毕竟就连先帝,谋划数年也未能走通这条路。而我高顺想要走通这条路,其艰辛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