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连,异族领主从抽卡开始
繁体版

第38章 光谱调节器

    莱恩站在田地的一角,环视着他的工作成果。一片片被播种的土地,

    有种成就感。

    莱恩想到他昨天抽到的一张铂金卡。

    打开卡牌集,看到那张铂金卡,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

    这是个什么卡?

    看着卡牌的解释,大致可以理解为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一个机器。

    而且还是铂金卡,到达铂金这个层面的卡牌用处应该是非常大的。

    莱恩将卡牌变成实体。

    一个巨大的影子笼罩在地面上。

    没想到会这么大。

    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主体是一个非常大的箱体,这个箱体大约有一个汽车的大小,表面覆盖着轻质但坚固的合成材料。

    表面光滑,有着深灰色的涂层。

    在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的顶部,有一个可以升降的高杆。

    附带上一个可展开的结构板,类似于太阳能板的折叠机制。

    这是光谱照射系统。

    每个模块都装备了一组伸缩臂,这些伸缩臂可以展开并伸展到相当大的距离。

    这个结构在展开时,可以覆盖相当大的面积,类似于一张大型网,这是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的核心功能部分。

    这个“网”是由一系列高效率的LED灯组成,它们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从红光到蓝光,适应不同植物和生长阶段的需要。

    这些LED灯通过精细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调节,用来保证光照的均匀和适宜。

    当调节器开启时,高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像路灯一样。

    所有伸缩臂完全展开时,一个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模块可以覆盖相当大的面积,为一片较大的农田提供光照。

    莱恩看明白了,这个装置就是基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对特定光谱的响应,通过精确控制光照的光谱组成,达到增强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质量的效果。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在自然环境下,植物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阳光的光谱成分和强度并非时时刻刻都适合作物的最佳生长。

    调节器能够模拟并优化自然光的光谱,以满足作物生长的特定需求。

    除此之外,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的箱体装有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检测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能够实时收集环境数据,为莱恩提供准确的信息。

    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还内置了一系列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植物周围的空气和土壤温度。

    确保作物处于其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内。

    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偏离理想范围,控制系统会自动启动调节程序。

    在夜晚或较冷的天气中,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会通过其内置的加热元件提高温度,

    而在炎热的天气中,它会启动冷却系统,包括喷雾冷却或调节周围植被的蒸腾作用来降温。

    湿度传感器可以准确地测量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如果湿度过高,设备会通过提高局部温度或启动通风系统来降低湿度。

    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装备了CO2传感器,能够监测空气中的CO2水平。

    如果CO2浓度低于理想水平,设备将通过释放储存的CO2或调节周围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来增加局部CO2浓度。

    莱恩比较感兴趣的是里面一个红绿光的比例。

    印象中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蓝光对于促进植物叶片的生长和发育尤为重要,而红光则对花的开放和果实的成熟起着关键作用。

    有了这个,就意味着能够通过调节光谱中红光和蓝光的比例,可以有效地促进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

    莱恩发现这个东西还能自动调节红蓝光的比例。

    如果综合搭配使用红光和蓝光,就可以实现对小麦生长的全面促进。

    莱恩记得原来的农业生产者常常利用这两种光的组合,以优化植物生长条件和提高产量。

    例如在种子发芽和苗期,可能会使用更多的蓝光以促进健康的叶子发育;在植物接近成熟时,增加红光的比例有助于促进开花和增加产量。

    除了红蓝光,这个铂金卡对植物光照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以调节。

    不同作物对于光照的需求都不一样。

    一些作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光照,而另一些则可能更适合较短时间的强光照射。

    通过精确控制光照条件,光谱调节器可以帮助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控制面板则包括一个触摸屏显示器和一些物理控制按钮,

    莱恩虽然不太懂细节,但是控制面板和智能捕鱼器一样都有默认的选项。

    莱恩发现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还装备了一个小型的无线通信模块。

    这个模块使得设备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和状态信息实时传输给莱恩的便携设备。

    在一定范围内,莱恩还可以远程控制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进行更精细的操作。

    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移动机制。

    这个设备底部装有一组小型电动轮子,它们能够在不同的地形上平稳移动,即使是在不平坦的密林地面上也能保持稳定。

    莱恩可以通过他的便携设备来控制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的移动,使其能够覆盖整个农田区域。

    开启这个调节器,控制面板上就实时更新了信息。

    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的先进传感器开始分析水分水平和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并开始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农作物:小麦

    温度:发芽阶段最低温度约为4摄氏度

    平均范围:12至25摄氏度

    CO2浓度:当前大气中的CO2浓度大约为400ppm,已提高到600至1000ppm。

    红蓝光照射比例:3:1到5:1之间

    莱恩滑动着面板,尽管这个世界的环境与他的家乡有所不同,但许多基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原则仍然适用。

    可以利用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的能力来最大化作物的生长潜力。

    不过一开始,莱恩还是要先做一个对比试验。

    莱恩决定先选定了一片土地,作为他的实验田。

    然后再选一片田不使用光谱调节器。

    因为这是异世界,很多原来世界的条件不一定适用,所以对比试验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机会。

    对于试验田,他利用生物增效光谱调节器的光谱调节功能,模拟了最适合当地作物生长的光照条件,以及确保温度和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水平。

    通过精确控制光的强度和波长可以创造了一个原世界相似的理想的光合作用环境。

    然后和异世界的原生环境进行对比,看看哪种环境作物生长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