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2003
繁体版

第23章双铜我来了

    办公室。

    看着一脸劳累的刘兰芝,张丽等周芸上厕所的空闲问道:

    “上午去搬砖了,怎么这么累。”

    刘兰芝伸了个懒腰,看着周芸不在,才回答:

    “真的是去搬了,不过搬的不是砖,而是搬家,零零碎碎走了二十多趟,也不知道是公司的哪个客户。”

    “帮客户搬家也是工作,你就不要挑三拣四了。那个楼盘啊,规模大不大。”

    出纳王萍加入了话题,她最近在看楼,想打听下。

    “就公司旁边的东云居,都是简单装修,据说是客户用来租给其他人的。”

    “还有钱买房用来装修,看来这客户也是有钱人。”

    王萍接了一句。

    “东云居,不会是704,706吧?”

    张丽看了刘兰芝一眼,问道:

    “就是704和706,丽姐你也知道这客户。”

    刘兰芝好奇的说道:

    看着周芸还没有回来,张丽和刘兰芝说。

    “这是公司自己的房产,我在填公司资产的时候,才注意到公司有这两处房产。”

    “那芸姐怎么说是公司客户的。”

    刘兰芝忿忿不平,这不是欺骗她的工作热情吗?

    要知道是公司的,她大概还是去的,不过不会那么卖力。

    “小刘,找份工作不容易,你还是要努力些。”

    张丽劝说道:

    张丽刚出道那会儿,正好遇到下岗潮,不知多少人没有工作。

    等结婚生子之后,再出来工作,也遭了不少职场歧视,要不是遇到叶明,估计还在找工作的路上。

    “丽姐,我知道的。”

    刘兰芝虽然没有张丽找工作遇到那么多的歧视,但也明白,好工作不好找。

    关于长盛公司环境,她大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等周芸从卫生间出来,众人又聊起来其他话题。

    ……

    华夏股票的经历可以用四个来形容,“一言难尽。”

    而对股民来说,“我待股票如初念,股票待我如韭菜。”

    而对资来说本家,“上市,圈钱,减持,掏空公司,退市。”自己赚的钵满盆满,还不忘给股民留下“明年回国”的话。

    做久了韭菜,这次轮到叶明做韭神,看他镰刀砍得动吗?

    拿着从张丽手中的账户密码,登录,充钱,改密码,下单,也不考虑价格,直接下单。

    二十个账户足足下了一个小时才完工。

    为什么二十个账户,公司十个,私人十个。

    个人金融获利百万是免税的,叶明除了一套房子,还有五十多万的现金,不干双铜又待如何。

    至于其他收益,就可以归入公司名下,股东需要两人,叶明就把自己母亲的名字记上去了。

    按流程,本来需要本人到场,但叶明塞了三千,而且注册资金已经入户银行。

    工作人员也没有特别要求,直接办下来了。

    还真是那句话,“有钱好办事。”

    现在公司账面上有两百多万,以及二套房,按照年利润三百万,不需要分红,还可以盈利两百万。

    果然避税好难,不然那么多明星,怎么可能会栽在税上?

    “叶总,你叫我啊!”

    一身黑色职业装的张丽敲了一下门,随后进入总经理办公室。

    “对,是我叫你,你先坐。”

    看着局促不安的张丽,叶明面有得意,就是权利的味道。

    “是最近的投资还算可以,产生了不少利润,我想问问,如何才能够合理避税?”

    在“合理”两个字,叶明加大了声音。

    “如果当年分红不超过三百万万,是不用交企业所得税的,如果超过三百万,只要分红不超过就可以了。”2

    “当然,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如果过多,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

    “则可以进行适当的投资,比如购买基金,股票,房产,地皮等等。”

    张丽详细解说这关于如何避税的政策,叶明听得连连点头。

    “不愧是985的高材生,就是明白。”

    叶明对张丽连连点头,表示满意。

    ……

    十一月是个过渡月份。

    没有十月的国庆假期,没有十二月的临近春节,起的是承前启后的作用。

    正如十一月的期货行情,平平无奇。

    “叶总,这是你要要找的关于香江的移民政策。”

    一大早,周芸就将一份文件放在了叶明的办公桌上。

    “移民。”这是叶明想出,保全自己的方法,后面各行各业的首富们基本都是移民。

    其中必有道理,而且移民之后,换上外界户口,回国投资,有巨大优惠。

    就是没有猫腻的,冲着着这些减税的政策,也纷纷做起了外国华人。

    香江现在的移民政策是两种,人才移民和投资移民。

    人才就算了,除了少部分天才,剩下的那是二代们自留地。

    就苏州的许妹妹事件,可以看出许多。

    “叶总,你要移民了。”

    周芸递上资料,并没有走。

    “随便看看。”

    虽说对芸还是比较满意,但毕竟两人才接触不到半年,交浅言深是大忌。

    “我听以前的客户说过,他们似乎有这方面的渠道,要不要我替你打听一下?”

    周芸毛遂自荐,她以前接待的期货客户,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

    “那就麻烦你了。”

    想了想,叶明又补充一句。

    “不是我想移民,是我有个朋友想要移民,知道我在申城,所以拜托我打听下。”

    申城是沿海地区,各项政策都是比较透明,叶明这么说也不担心周芸起疑。

    “这倒是,申城有很多本地人都移民外地。”

    “移民香江的多吗?”

    “移民香江倒不是很多,主要是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对了,还有RB。”

    周芸思索片刻,回忆起与同事的聊天,然后回答。

    这倒是符合叶明的记忆,作为先富起来的地区,申城很多人都抱着外国户口,本地做生意的态度。

    后世叶明看新闻,说是有一条移民街,全是外国户口,本地口音,在做生意。

    等周芸走后,看着自己账户中的双铜。

    现在资金是五十万,等到07年底,就是一千四百万。

    每年的增长率叶明不会算,但应该是好多好多。

    股市,就是叶明最大的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