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真界轮回不死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大限将至

    泽县,青云坞。

    泽县乃江南水乡,气候温润,大大小小的河流交错在县镇的屋舍中,青云坞就是灏水支流,一处船舶停靠的舟坞。

    由于水汽弥漫,与天光相照合,映得远处青山绿水,就显现出一副青色水雾的绝美光景,让游人仿佛置身青云之上,青云坞也是因此得名。

    此时青云坞上水雾渺渺,恰是其景最得意之时,隐隐约约地见得灏水上悠悠的几叶扁舟,其中一艘黑篷渔舟驶近了,舟头一道白衣身影静静而立。

    那是一名道姑模样的女子,白巾束发,一身素色,眉如远黛青山,不似人间绝色。

    船舟靠岸,道姑移步离舟,对撑船的老渔夫轻轻道谢。

    老渔夫笑着言称不谢,一撑船蒿,黑篷舟再度远去。

    道姑眸子淡淡掠过泽县城,看着积雪累道的州县,凡人烟火颇浓。

    她的目光在某处方向停驻。

    “当是这里了。”

    指尖掐算一番,道姑微微颔首,迈步向一家布铺门面走去。

    明明是严冬腊月,道姑衣着也稍显单薄,加上这幅高渺脱俗的容颜,分明该引得路人回首久望才是。

    但道姑走过人群,人们却好似看不见她一般,视若无睹。

    她如常人一般行走于街道,但步履间踏雪无痕。

    径直来到布铺门前。

    她思索了片刻,还是轻轻叩门。

    ……

    小院内满地积雪,几株红梅开得正艳。

    陈槿榆坐在院落的小椅上,怀捧暖炉,拿着一本道经悄声念诵。

    陆景云在其身后,持剑缓缓而动,剑迹随意,宛如稚子率性而为,看不出丝毫架势。

    五年,在轮回空间的不间断精修下,他的流云剑已在拙境走了很远,模糊中感知到“妙境”门槛,但始终未能踏出那一步。

    他需要一个契机,那个契机有可能在偶然一念间,也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陆景云并不心急,每日保持着基本的剑道修炼,此外就是修炼玄功,以及参修种种秘法。

    在五年中他终于踏入凝关之境,真元凝练不散,意合神聚,真元威能较窥关大幅上涨。

    但突破凝关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没有师门长辈耳提面命从旁教导,凝关的修行又不似窥关那般简单直白,修道的曲折坎碍逐渐显现出来。

    多亏了轮回空间的模拟试错,在牺牲了几个轮回衍身后,他还是成功摸清了凝关的几处修行险要处,有惊无险地跨过了这道关隘。

    功行更上一层楼。

    就是寿元已有些不足。

    炼气期圆满也不过一百来载寿数,在这一层次,修士和凡俗的寿元拉不开太大差距。

    古时也有修道先贤认为,未曾叩开玄门的人并不能被视为修士。

    只能算半只脚踏进大道之途。盖因如是。

    在多次扣除寿元后,陆景云估摸着自己是没几年好活了。

    最多十年,他就得转世而去。

    他先前那句活不过五十岁并非诳语。

    而是感知到自己身体状态后的真实判断。

    所幸幻形术有定颜之效,陈槿榆看不出陆景云身体的端倪。

    只觉得陆叔叔修道有成,容颜不老也是正常。

    “果然还是要节制啊。”

    轮回印的能力固然强大,但也不是任陆景云予取予求,世间万物有得必有失。

    他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进步速度,更是能突破常理限制篡取他人一生所得。

    但寿元也随之消耗。

    轮回印的功能必须谨慎使用。

    此世自己一穷二白,有什么就追溯什么,挑不得食。

    但后世就必须开始多多注意,不能如此随便。

    否则自己还没修炼到上境,寿数就不足了。

    反而是舍本逐末。

    修道一途,道为本,术为末。

    修为境界才是实打实的。

    仙台期一日的参道所得,远比炼气期一年参道收获还要多。

    只有境界上去了,高屋建瓴之下,修道才能事半功倍。

    再者,即便陆景云剑法神通再精,没有修为境界作支撑,也是如稚童挥舞重剑,难以发挥真正威能。

    如果五年前陆景云修为再高上几分。

    陈渭夫妻兴许便不会死去。

    陆景云眸光有些晦暗。

    他也算是体会到徐道人当初的那股无力了。

    实力弱,所以面对悲剧就会无可奈何。

    大道之行,恣意逍遥者毕竟是极少数。

    九成九的修士,依然是难以逃脱天地大势的裹挟。

    何谈超脱。

    光是上境真人的一粒尘埃,压在他们身上便是一座浩浩大岳。

    唯有逆势而上,鱼跃龙门,才能避免自己在大势中沦为脆弱无力的蝼蚁,任人摆布。

    陆景云看向远处青山,陈渭夫妇的坟冢便在山腰处,从那里能望见整个泽县城,望见布铺。

    他每天练剑后都会对着青山的方向发会呆。

    那座小小的坟冢无时不刻在鞭策着陆景云。

    修道不可懈怠分毫。

    实力不济,在面对自己不愿发生的事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木已成舟。

    他收剑远眺,心神飘游。

    大道渺远,自己也不知要转世多少次,才能成就真逍遥。

    有时候他也会觉得前路无穷无尽,难见彼岸。

    生起细微的迷惘。

    一双似雪的小手在陆景云眼前晃了晃。

    “你又开始发呆了。”陈槿榆嘟囔道。

    陆景云回过神来,笑了笑:“道书都记好了么?”

    “今天的‘养元篇’和‘解道篇’都背熟啦。”陈槿榆双目弯弯,一脸的求夸奖。

    “槿榆真厉害。”

    陆景云顺她的意,习惯性地摸了摸她的头。

    陈槿榆的悟性自不必说,寻常塾学她只要看过就再难忘记,即便是晦涩高妙的道书,她肯花苦功也不难记下。

    开脉辟穴也是极为顺利,《五府锻元诀》所需元脉窍穴,陈槿榆仅花了三年就成功炼化。

    如今只剩下打通天人之桥,就可以正式入道。

    小姑娘天赋如此高,陆景云也有些犯愁。

    他在考虑该什么时候送陈槿榆去元辰派修行。

    留在陆景云身边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只是一个穷二白的散修,所掌握的玄功也唯有一部普普通通的《五府锻元诀》。

    以陈槿榆的天资,应当值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