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真界轮回不死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 玄幽重水

    洞府内,陆景云盘坐于灵玉元台,大袖一挥,诸多玄物从乾坤镯中飞出,环绕周身。

    他遵照玄渊洞溟真功所述秘法,催起真元,炼化诸多水道玄物。

    待其炼至道书所言“莹然玉色,剔透如晶”,继而法门一转,运起灵砂,配合以种种外药,炼成一似丹非丹之物。

    陆景云面不改色,将那水丹吞服而下。

    在内窍中,水丹化液,通流四肢百骸,奇经八脉。玄门妙法略一引导,便去往玄宫元府处。

    “人体为大炉,炼法如炼丹。”

    陆景云逐一运转秘法,以真元为柴薪,玄宫为鼎炉,费了好几日功夫,将那水丹所化炼成一种胚。

    此后就是吞炼玄水,与种胚相合。人体毕竟精微脆弱,玄阴冥水也只能一滴一滴炼入体内,与种同炼。

    这般水磨功夫,暂且按下不表。

    ……

    七七四十九日后。

    陆景云静坐元台,周身法袍凝结出一层薄薄冰霜。

    缓缓睁眼。

    薄霜消弭,玄光耀晦,陆景云轻轻抬手。

    一滴玄黑水珠从虚冥中穿梭,撞在洞府玄壁之上,留下细小深邃的孔洞。

    “滴水千钧,这玄幽重水的第一层次,倒是炼成了。”

    陆景云微微一笑,略略招袖,孔洞中玄黑水滴如乌燕归巢,重新落入他之青袖。

    一滴玄水千钧之重,配合真功法门,势头更涨,转挪如电,用以杀敌是再凌厉不过。

    若是玄水再多上几滴,合聚一处,就连护道法器都难以抵挡。

    道功内言,玄幽重水再上层楼,达到万钧之重,削山平岳不过等闲,若是十万钧重,仙魔见之也要色变。

    陆景云有些无语。

    这帮编撰道法玉书的修真者,个个也是自吹自擂的好手。

    滴水万钧倒还可能炼成,数目叠加千百滴,乃至万滴合力,威能莫大确实不虚。

    至于滴水十万钧,怕是法门创始人都未必炼就,只作空悬之境,那什么仙魔色变就更是夸张手法了。

    穷尽整个修真界,也不知有谁真的见过仙人。

    各玄门道脉却是天天编排真仙真魔,给自家法门叠逼格。

    陆景云淡淡一笑:

    “无数年后,待我成就仙人之境,再来看看能不能为之色变。”

    畅想过后,陆景云还是收归心神,再度入定行功,继续凝炼玄幽重水。

    ……

    月余时间一晃而过。

    陆氏,天心城。

    人流如织。

    大族玄城,街道宽阔,无数布衣凡俗车马穿行,熙攘非凡。

    今日是陆氏玄门大比的日子。

    除却核心弟子,嫡脉正传,陆氏还有大部分支脉子弟,亲眷皆为凡俗,是以天心城今日来往了大量人间客。

    陆氏支脉,多吸收自漴渊尘世,有高府贵胄,亦有低微贱籍。

    是以族比之日,前来观比的凡俗亲眷也是鱼龙混杂。

    一农夫模样的老汉拉着轮车,顶着灼灼烈日,来到天心城东区的一茶摊内。

    “芽儿,在否?”

    老汉擦了擦额头汗珠,哑着嗓子呼唤。

    “来了来了,老伯稍待。”

    一青色衣裙的秀美少女在茶摊中抱着比她还高的茶碗,摇摇晃晃地稳住身形,将茶碗放妥了,长吁一口气。

    然后踩着小碎步,急急来到老汉面前,帮他卸下轮车上的茶砖。

    林芽抱起一摞茶砖,鼻子轻轻嗅了嗅,眉眼弯弯:

    “老伯,这是幽节雨后新茶,对不对。”

    “是啊,小芽的鼻子还是那么灵。”

    老汉身为茶农,自是喜欢懂茶爱茶之人。

    整个天心城东区,就属这家茶摊的少女最有“茶性”,只消轻轻一嗅,就能辨出老农炮制茶叶时花了几分心思,运了几分火候。

    “老伯今年的春茶来的早些了呢。”

    “我一亲侄儿,”老汉指了指天上:“在上头做神仙客,今年是他初次仙比的日子,他阿爹腿脚不便,托我来看看。”

    “是这样啊。”林芽秀目微亮:“那真是太厉害了,入了仙家,从此吃茶都是神仙茶呢。”

    老汉也颇有几分自得:“是呐,我那侄儿,打小就和村里的娃娃不一样,爱看书,性子沉。”

    “他在仙家练神仙法,或许没个几年,就能回去帮他阿爹治腿疾了。”

    “嗯!”林芽也兴致勃勃,眉目生光:“我听人说,天上的神仙客无所不能,什么病都能治,腿疾也一定可以。”

    少女将茶砖抱入后堂,脆脆地唤了声:

    “娘,老伯送茶来了!”

    幕帘后有妇人轻轻的笑声:“我知晓的,娘这边脱不开身,小芽帮娘把银子付给老伯吧,就在堂柜三层里。”

    林芽应了一声,步履轻快地穿梭于茶桌众客间,青色的裙裾如柳如翡。

    少女将银钱付给老汉,又给老汉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为其添上微凉的茶水。

    小茶摊不大,茶叶也不算多么出众,但经常座无虚席。

    为的是茶摊厚道的价格,茶娘的煮茶手艺,也是为的茶小二的体贴细致。

    林芽能将每一位熟客的名字,喜好,座位习惯记下,细心入微。

    来茶摊吃茶的又都是些苦力,贫民,能有这般贴心的茶小二服务,还是个讨人喜欢的秀美少女,自是来的勤快。

    “小芽姑娘,帮我续一壶‘元江柳’。”

    有客人笑着呼唤。

    “欸,我这就来,客人稍候片刻。”

    林芽脆生生地回应,在茶碗堆叠的桌椅间轻飘飘地转挪。

    在后堂取了一壶新煮的茶水,少女双手提着沉甸甸的砂壶,在客人的茶桌上轻缓放下。

    又提着饮尽的旧壶,正欲折返后堂。

    砰!

    茶摊的帘幕突然被人粗暴地掀开,一个个锦衣华服的少年踏进门槛。

    那群少年尽皆身着细锦,腰佩白玉,薄粉扑面,好生一副贵胄子弟的做派。

    “啧。”

    有少年见着茶摊内的状貌,略有些嫌弃:

    “金老二,这就是你说的那个茶摊?”

    “是这里。”少年中一位肥面金衣的公子哥说道:

    “你别看这地破,里边的茶小二那长的是真水灵,还有那茶娘,虽然年纪大了些,但当真有几分风韵。”

    那金衣少年忽而发现了呆愣在原地的小芽,笑眯眯指着她,道:

    “诺,你们看,就是她了,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