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想种地来着却成为皇帝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合格的斥候

    在其他人返回村子救人的时候,作为以军中斥候被培养的石兴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将消息带回给驻军主官。他在给其他人准备武器的时候也准备了斥候专用包裹,包裹里除了水食物外,还有一个隐藏身形的斗篷,这个斗篷就是猎人打猎时候用的一面是墨绿色方便丛林里隐藏,另一面是土黄色方便在各种土坡上隐藏。正常情况下还有写情报用的白布和碳笔(所谓的碳笔就是一条木炭用两块木头夹着在用绳子拴住木条)事情紧急的情况下根本没时间准备毕竟多年没打仗了相关物资也只有在驻军军营里才常备,一个村里谁没事儿准备这个;没用纸的原因是武国的纸又贵又脆,武国都是一个木板上铺上一张裁好的白布用碳笔写上信息后把布叠起来放到衣服内衬的口袋里或者一个竹筒里。石兴没有这些所以他准备了一把匕首准备查清楚信息后用血把信息这在自己的衣服上。

    石兴既然知道草原人是从海边来的,他离得位置最近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单纯的入侵消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边的火光冲天就知道这边被入侵了,作为斥候需要知道对方入侵的更多信息才有意义,你要是啥都不知道就跑回去就跟两将军说“将军敌人打过来了”,将军问“来了多少,敌人到哪了”,你回一个“不知道,看到敌人来就跑回来报信了”非得被将军拉出去砍了。为了得到更多信息石兴直接沿着从敌人入侵的方向往过去侦查,一路趴沟、卧草、爬树跌跌撞撞,有惊无险的来到了海边。沿着马蹄印记很快石兴就找到了敌人的登陆场地,接住月光和敌方篝火能看出对方有不少人,还能模糊的看出有船的影子。石兴心说“该死,对方太阴险了要是平时这么多船早就被出海打鱼的渔民发现了。”因为看不清对方到底来了多少人石兴没办法找了处高地披着斗篷藏在一处灌木丛里静静的等着天亮。

    秋季的海边格外寒冷,石兴不敢生火只能紧紧的裹着斗篷,好在今夜的风不是很大要不然他整个人都得冻僵了。一夜没合眼的石兴总算熬到太阳升起来了草草的吃了口干粮就悄悄爬出灌木丛仔细观察起海滩情况。当他看到海滩的场景时整个人都震惊了,只见海滩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船只,这些船只类似《冰海战记》里边维京人用的长船最大的超不过三十米最小的也有十几米,每艘船后边栓了一个木筏,木筏上盖了一个木屋有马匹从木屋出来。

    石兴人都麻了无法想象到草原人就凭这些就从海上绕过了北方防线打了武国一个措手不及。这不怪石兴大惊小怪传统人们上都认为草原人不擅长水站,殊不知武国北方草原人的活动范围里边有湖泊、有海岸线,只要控制区有水就会有人在水边谋生,正好人家草原人有两只部族主要就是靠海谋生放牧为辅,在没有制盐技术的草原上这些晾晒好的咸鱼干、跟海带类似的各种海产品在草原上也是抢手货只不过数量少还得南下交易活劫掠才够草原人使用。海产品既然那么值钱自然会大力促进航海技术发展了。只不过他们部落规模小食物充足从用不着南下劫掠说以武国人基本没人见过这两个部落的人。这次他们会南下劫掠完全是草原上出现了王者,屈于淫威不得不配合到了地方他们只负责看护船待在海滩附近,其他人到处去劫掠。

    石兴自然了解不了这么多信息他侦查的一个目的是估算对方来了多少人。此事就难为他的人家多少船坐多少人也没人告诉你啊,而且有的船上带着马,估计还得带物资返回不可能都做满了,真心没法算出整数,这就只能估算。“小型船估计能坐个20~30人,数量多的中形船起码能坐50~60人,最大的那几艘看样子坐个100人不成问题。水手都在的海滩的话那么出去劫掠的人数是”经过一通加加减减的头脑风暴得出结论有3万到4万人出去劫掠了,水手有5000左右的人在海滩营地。算不准也没辙大部分敌人都出去劫掠了没人排队行军的话很难判断出到底多少人,如果时间宽裕的话自然能更精确一点不过第一首资料到这样就不错了,这也就是石兴这个人算数比较厉害(因为村里报税的时候用的上,相当库管也是必备技能要不然这轻松的差事哪会轮到你,这不村里老大直接让他去报信没有任何人有意见)才能算的比较靠谱。石兴也不敢耽误直接用小刀划破手指在衣服内衬上吧敌人的入侵时间,位置,数量,计算依据通通写上,都写清楚了才是一份完整的报告。把血迹晾干后石兴离开了海边,只不过他没原路返回就第敌人的这个数量不可能几万人都打他们这个村子肯定是四散开来进攻沿岸所有的村子,边走边嘀咕“估计周边村子都完了,幸存的人也跑不过马,镇子上将军的那点人估计一个冲锋就得被打没了,能抗住攻势的也就县城了,唉希望我到县城的时候还没被攻陷”石兴也是绕了个圈子从两村中间的山地穿过敌方封锁线,向着县城前进。

    ~~~~~~分隔符~~~~~~

    说一下武国的防卫机制,每个村子的建立先决条件是这个村得能出100人的预备役兵员。每个村都有一个朝廷出资建的或砖瓦房或者石头房的武器库,每个武器库存上100人的装备,装备标准是长矛,盾牌,标枪,半身甲,没有弓箭原因是弓和箭需要拖欠保管还不能淋雨重点是这玩意贵用不起。为没有短刀因为短刀都自己随身带着呢不用放仓库里,每个仓库会配一名从外地派过来的库管,说以石兴的家人不在他所属的县里所以库管要是跟着村里人谋反作乱或者违法乱用武器他的九族就不想要了。遇到战时镇子上会派人拿着信物和钥匙过来传达旨意,村里的预备役带好装备后就去镇上集结。然后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砸开大门拿出武器,事后镇子上将军会过来调查,符合紧急情况的话会重新上锁。

    每个镇子下辖10个村子,镇子守备将军有理由500人,这500人也不是长期待在军营里的除了亲卫20人跟着将军在营里其他人都跟镇子上有自己的营生只不过每月都需要来军营里演练几日,所以村子上的人没有军饷镇上的有军饷但是不高只够自己吃想养家还得再干一份活儿,好处是离家近,军饷最高的就是各地库管了和真守备相当要不说这是个美差呢天天没事儿干的小兵拿团长的工资不过要求也高不光的的会写字、算数还得能跑路,村里人谋反库管可挡不住第一时间跑路才是正解,仓库建的时候都有地道方便跑路用的。镇上守备的亲兵自然军饷比去他士兵高要求就是每个人都能带一队士兵,每个人带一百人省下5个才是寸步不离跟着将军的可以叫警卫班。理论上将军战时可以在半个月内拉起1500人的军队,再从镇上招募500人辅兵将军直管,最后凑2000人就能进行低烈度作战了。不过这也是理论上的数据,因为没规定村里预备役的兵长期跟村子里不让出去,所以这帮人你想找的时候就不知道在哪呢,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武国所有的镇子,城池都收进城税,而预备兵的人不用交但是他得拿着凭证在本地军营登记然后发你个临时的牌子就可以在城里随便逛了,牌子有效期10天,10天还不走再去军营里换,你来本地办事儿可以免费住军营里,军营里只管住不管饭还得自己去弄吃的,不过会做人的家伙在军营里蹭饭也没人管,毕竟将军要管有500人的伙食呢,平时也会雇佣一些辅兵做饭照顾马匹,粮草也是有富裕的。在战时镇守招兵鼓响起时只要在镇子里的预备役士兵都得来不管你是不是归本镇子的守备管,村里人不齐没事儿但是得派人把一百人的装备运过来。国家的服兵役的只到村子不管你村子什么情况得有一百人能出来打仗的,你要是凑不够那就会安排移民过去,他们过去了你村子还得分地给他们。

    镇子往上就是县城,县城有2000人守备军500人跟军营里,其他人跟城里浪,每月的演练必须的回来要不就挨打还扣钱,下辖10~15个镇战时战兵加辅兵勉强能凑出4万人在凑大几千青壮帮着守城,因为这样所以石兴才觉得县城反应快的话能应当抵抗住草原人进攻。

    县城往上就这关卡、州府这些个大地方了他们根据地方重要性配上了不同数量的守备部队这些才算是一线主力作战部队,县城的部队算二线部队打仗的时候基本就是帮着主力部队守城,守营寨,运输粮草。这样子就像现在的民兵、武警、军队的组和省了钱还能随时拉起一只大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