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毒计频出,朝臣高呼圣明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北响堂山

    崇祯十三年十月十四日天气多云,北风四到五级。宜出行。注:点石成金的法术哪里能学?

    十四日辰时,朱慈烺策马扬鞭,与耿郅、吴三辅、以及李仲都先行返回。后面拖家带口的新募战兵,由吴襄约束,免得一起走拖慢行程。

    朱慈烺盘算着,几天下来在永安府城以及周边县城共募兵一千四百余人,离心理预期的八千兵额还远。

    众人来到家驿路旁茶铺,暂且在此歇脚。

    待店家端上来茶水,朱慈烺问道:“此处离开平中屯卫还有几日路程?”

    店家回道:“若快马疾驰,不出一两日。”

    朱慈烺对众人说道:“大家辛苦些,争取快些到。”休整半个时辰,众人飞身上马向西南方疾行。

    十五日黄昏,众人抵达开平中屯卫。

    指挥听闻太子殿下前来,紧忙率卫所将校迎接,朱慈烺也没客气,令指挥先带众人安置下来。

    席间,指挥准备的席宴不合朱慈烺胃口,一水时令的鱼虾蟹。朱慈烺挑了些素菜,糊弄一顿,早早安歇。

    次日,众人校阅卫所行操,吴三辅看着普遍身体羸弱,面黄肌瘦的卫所兵站定、行进哩溜歪斜直皱眉头。吴三辅相貌和吴襄七八分相似,二十出头的年纪。

    归来后,朱慈烺端坐在堂内主位,不疾不徐地说道:“指挥,辛苦你了,一夜的功夫,寻来这么多凑数的。”

    指挥忙下跪回道:“殿下明鉴,自从卑职接手卫所,员额就未满过,逃逸的军户不知几何。

    卑职一方面想办法补充兵丁,另一方面兢兢业业训练士卒,还私下开垦土地给军户耕种,这才稍微止住军户逃亡的势头。”

    朱慈烺耐人玩味的说道:“本宫不问你有没有贪墨军户们的钱粮,也不问你有没有将治下的军户当作奴仆使役。

    只问你,卫所内还剩多少可战之兵。”

    指挥抖如筛糠说道:“四,四五百人。”

    朱慈烺冷声道:“好,那明日辰时校场集合,想拿一两五钱银子月饷,一石禄米的卫所兵都可以来参加考核,不想来的也不必碍眼。”

    待指挥下去准备,吴三辅道:“殿下,哪里有四五百,最多三百人能通过考核。”

    朱慈烺叹道:“只怕天下卫所皆糜烂至此。”

    子夜,李仲都难以入眠来到院中,见朱慈烺正仰望洒落在夜空的点点繁星,上前道:“殿下。”

    朱慈烺不经意问道:“你会观星么?”

    李仲都回道:“不敢欺瞒殿下,其实会一点。”

    朱慈烺侧目,而后指天问道:“可看出什么来?”

    李仲都看向朱慈烺手指方向,望了一会儿道:“学生不敢说。”

    朱慈烺淡然道:“哎,恕你无罪。”

    李仲都心想殿下既己指出,自然也看出端倪来,沉吟片刻低声道:“帝星晦暗不明……”便不敢再往下说,两人沉默不语。

    半晌,朱慈烺开口道:“听说你一家三代都是秀才,其实,你更想走科甲正途罢。秋试该去便去,本宫不拦着,什么都不耽误。”

    李仲都默然不语,朱慈烺道:“夜深了,早些下去休息罢。”

    卫所的考核标准自然与平民百姓略有不同。枪术、步射、马射、开硬弓以及策论。

    原本还有火枪射击打靶,可朱慈烺瞧见那些破旧的三眼铳、鸟铳,居然不少还是万历年间制造的古董,他无奈摇摇头作罢。

    所得合格的士卒二百九十六人,其中不乏小旗、总旗。

    离了开平中屯卫,路上朱慈烺一直忧心忡忡,算上朱慈烺抄家、问诊所得出诊费,以及店铺、田庄,也撑不了多久。原定兵额可能需要先减少些,暂定为五千战兵。

    二十日临近黄昏,赶在城门关闭前,朱慈烺和耿郅回到京城。战兵以及家眷委派给吴三辅和李仲都负责,安置在京师以东二十里处庄园内,由张世遵、张安等人接应。

    回到宫内,朱慈烺先向周皇后报了平安。交待周后身旁的小太监明日去领一万两银钱,未彻查成国公逆案前朱慈烺曾在周皇后那借来两千两。

    朱慈烺抢在周后发问前说道:“这几日抄家所得商铺出手了几家。”

    周皇后道:“没别的?”

    朱慈烺笑呵呵道:“有是有,但都会用在正途。”

    周皇后问道:“近些日,你课业落下多少?”

    朱慈烺卖乖道:“儿子思念娘亲,一赶回来便前来相见,连侍讲的面都没见着,过几日还得去直隶南边府县。”

    见周皇后又要规劝他向学,朱慈烺打岔道:“这一路长了不少见识,娘亲什么时候得空,儿子给娘亲讲讲。”

    朱慈烺一口一个娘亲叫得那叫一个甜,角色扮演大孝子逐渐臻于化境,娴熟到朱慈烺自己都难辨真假。

    朱慈烺去拜见崇祯时,见王承恩守在殿门前,一问才得知,崇祯在与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议事。

    熬了一刻,朱慈烺倦意袭来,便返回慈庆宫。

    几日不见的解语四腿朝天恰在小憩,朱慈烺蹲下身,盯着研究:兔子何时进化出如此狂放不羁的睡相?

    黄伴伴见朱慈烺回来,忙迎上来。朱慈烺压低声音交待黄伴伴几句后,蹑手蹑脚地去补觉。

    ……

    北直隶广平府邯郸。最近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朱慈烺决定给自己放假,留吴襄等人在邯郸县城内募兵,一路向西疾驰。

    邯郸西郊十余里外遇见一位身长八尺,双颧高耸明亮的壮硕青年,用连枷拍打晒干的黄豆苗。

    朱慈烺与耿郅上前询问周围哪有可供游玩的景致,那青年闻言并不搭话。

    二人漫无目的行进在乡野间,草木皆已枯黄,着实无甚风景。黄昏时分,在农家借住一晚。

    翌日,策马西行十余里后,耿郅抬头眺望远方,见远处山势起伏。

    心道,常言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少主如此聪慧,想来喜欢爬山吧?说道:“少主,前面似是个好去处。”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不知过了多久,二人才催马来到山麓下。问过挑着几捆柴火的老乡,方才得知此山名为响堂山。

    朱慈烺只觉得山名耳熟,一时间却想不起什么。经过一段并不算平整的土路,见前方似有佛寺石窟。

    朱慈烺问道:“几时了?”耿郅道:“大概巳时左右。”朱慈烺说道:“还好,没过时辰,上去看看。”

    拾级而上,不多时,瑰丽宏伟的石窟便呈现在二人面前。

    二人目不暇接,接连逛了几个石窟,来到一洞前,见洞内外刻满经文。

    洞窟为三壁二龛式龛,顶部为浮雕莲花藻井,洞外为仿木结构屋檐的覆钵塔式。

    朱慈烺兴致盎然的看着旁边石碑: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原来刻的是《维摩诘所说经》。

    当念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处,朱慈烺似有明悟。不多时,二人原路折回。

    等二人再经过邯郸西郊,又见那青年在打豆子,耿郅上前搭话。得知二人要讨口水喝,青年开口道:“待我做完今日的活计,便带你们前去。”

    耿郅掏出二两银子,道:“不如现在就带我们去,这二两银钱就算买下你今日的活计。”

    青年人执拗道:“既有银钱何必来这讨水。”

    朱慈烺轻声道:“且等他一会儿。”

    青年熟练的挥动连枷,没一会儿,做完农活。

    青年收拾好家伙事儿,背起一麻袋豆子,头也不回道:“随我来吧。”朱慈烺和耿郅骑马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