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齐从世家公子做起
繁体版

第七章 辞官

    自己祖父身居高位,虽然是保皇一派的,但是自己又和三大世家沾亲带故,那皇帝以后第一个清算的就有可能是自己王家。

    毕竟有句古话说得好,狡兔死,走狗烹。

    王灿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位置吗?

    想到这里王启也忍不住冷汗直流,看来这世家子弟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万一将来皇帝清算了,自己不得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不行自己绝对不能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王启便准备劝说让王灿远离这个漩涡,希望王灿辞官,然后远离朝堂,自己找一个地方安安心心,和和美美的生活下去。

    实在不行自己在暗中发展一点自己的势力,那不就妥了吗?

    “祖父,孙儿有话要说。”王启知道,只有趁现在大齐初定,正是自己祖父功成身退的时候,到时候皇帝的清算才落不到他们头上。

    “哦,何事?”对于王启的话王灿也来了兴趣。

    “祖父可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自然明白!”

    “那孙儿就捷越了。”

    “无妨!”

    “当今天下,三国鼎立,可以说现在三国的实力谁也奈何不得谁。

    即使现在是我们大齐的势力最大,但是也不可能同时吃下北燕和后汉两个势力。

    所以如果大齐出兵任何一国,另外一国就会趁虚而入,趁机打劫,不希望我们大齐吞并他们任何一国。”

    “说得很有道理!唇亡齿寒,如是而已!”

    “既然是这个局势,攘外必先安内,那陛下一定会先收拾国内局势。”

    “战事未了,可能暂时不会动你们这些武将统领,肯定会首先稳固国内局势。

    由于大齐还是延用了不少前朝官员,陛下又被那些贪官污吏坑过,那肯定会趁这次首先清洗这些势力。

    等把这些实力清理以后,等朝局稳定,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战,国内局势早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时候肯定会好好修养生息。

    那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

    首先就是氏族掌控了天下的经济命脉,什么土地兼并,官商勾结,垄断一些产业之类的,这都是现在氏族掌控的。

    陛下要想恢复国内生息,那肯定会颁布一系列政策,和氏族的利益相矛盾。

    虽然现在氏族可以把控不少权利,可是将来等陛下整治了那些贪官污吏和那些尸位素餐的人。

    陛下自己手中又有兵权,接下来肯定就是应对氏族这个问题。

    如果氏族见好就收,配合陛下的一些政策,那陛下肯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

    如果氏族抵抗,那肯定讨不了什么好处。

    但是这些氏族都不是傻子,毕竟这些氏族都延续了几百年,这样的眼界还是有的,肯定会和陛下虚与委蛇,做出一些妥协,从而达到配合陛下的一些事情。

    这样朝局和社会就会稳定下来。

    等这些都整顿好了,那就面临第二个问题了。

    咱们的陛下可不是什么实实在在的皇亲国戚。

    靠的是黄袍加身,如果有一天,他的麾下将士,也学这个事情,来个黄袍加身,那会怎么样?

    所以陛下接下来就是要处理这个事情。

    而祖父你不仅仅出身氏族,而且又是在武将中赫赫有名的存在。

    那肯定首当其中........”

    王灿一听王启的话,感到十分惊讶。

    自己这个孙子才6岁居然把当今朝廷的事情分析得有模有样,而且还针针见血,一步到位。

    而且思虑悠远有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他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孙子。

    同时也是一阵后怕。

    要知道自己可是和赵寺关系很不错,甚至算得上是兄弟。

    两人都是出身氏族,先有韶关一起抵抗叛军的情义,后有帮助赵寺启复的恩情。

    而且当初赵寺被宦官构陷,自己带兵杀入了皇城,才让赵寺官复原职,而这其中王启的父母,就是死在这场混乱中。

    而且自己和赵寺一直为国为民,虽然黄袍加身这个事情自己没有参加,但是自己毕竟手握兵权,一直受到赵寺的信任。

    但是现在听王启这么分析,那将来肯定会收到忌惮。

    王启分析的不错,将来自己的结局可能不会太好,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呢?

    想到这里王灿不禁感叹,帝王心术,最是难以琢磨,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孙儿说得不错,那现在该怎么办?”王灿虽然感觉眼前这个孙子和以前不大一样,但是既然能够分析出这样的局势,那肯定有自己的见解,自己听听,可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大齐这两年估计会先把朝局安定下来,然后陛下接下来的时间肯定会颁布一系列修养生息的政策。

    现在三国鼎立已经成了定局,估计短时间没有战事,那武将这边肯定会有所变动。

    建议祖父还是远离这个漩涡,辞官归隐,或者成为一方小官,离开京师。”王启把这些事情给王灿分析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现在对于王灿来说,自己还太小,又是处于这样的一个乱世之中,一切都要以稳为主。

    所以现在远离这些,才是最安全的。

    “启儿说得在理,祖父会考虑的。”王灿对于王启的建议还是十分看中的。

    自己虽然没有什么不臣之心,但是谁也拿不准当今帝王的想法,现在急流勇退,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刻。

    就这样剩下的时间里,王启和王灿就在了解和讲述这个世界的一切中渡过。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祖孙两个才来到饭厅。

    这个时候祖母崔氏已经等待多时了。

    等一阵嘘寒问暖以后,大家开始吃完饭。

    晚饭后,王启就和王灿夫妇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王灿夫妇这边......

    “老婆子,可觉得启儿有些不一样了?”

    “什么不一样?”

    “就是现在的启儿的行为举止都感觉不一样了,感觉启儿长大了一样。”

    “我也有同感,感觉启儿长大了,变得稳重起来了,这种稳重根本就不是这个年纪孩子应该有的。”

    “不错,不仅仅如此,现在启儿可是颇有远见。”

    “什么意思?”

    “你可知道今天启儿都做了些什么?”

    “不就是去读书了吗?还能有什么?”

    “读书是不假。以前请教书先生教导都不学,现在倒是勤奋好学了。”

    “这不正好吗?”

    “好是好,不过你可知今天他都学了些什么?”

    “你直接说啊!”

    “今天启儿先问我了解了历史,然后又向我了解了当今天下的局势,甚至还问了我官场风气,权贵关系。”

    “了解这些做什么?”

    “哎,这正是我感到惊讶的地方。

    今天启儿了解这些以后给我分析了一下,现在我们家里的局势,情况不容乐观。”

    “?什么意思?”

    “当今天下初定,等陛下腾出手来,那肯定就是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启儿分析的。”

    “然后呢?”

    “启儿建议我辞官归隐。”

    “这倒是不错,毕竟伴君如伴虎,谁有说得清楚。这孩子真是看得通透。”

    “所以夫人也觉得我应该辞官隐退?”

    “哎,我现在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的,咱家已经失去了启儿的父母,我只想安安心心看着启儿长大,至于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这个重要。”

    “为夫知道该怎么做了......”

    ......

    再说王启这边,今天在知道这个世界以后,自己就有了一些想法。

    奈何自己太小,而且连字都认不清,所以王启准备一步一步的,开始从学习识文断字开始。

    而且现在王启已经知道了当今的局面,自己祖父身处高位,但是这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朝代,社会关系复杂,后面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现在只有明哲保身才是明智之举。

    而且王启相信自己本事,作为一个穿越来的人,不说可以点石成金,但是想在这个世界有模有样的活下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他建议祖父王灿远离朝堂,猥琐发育。

    而自己可以趁这个时间长大,积累一些力量,毕竟这样的乱世拳头才是硬道理。

    就这样一夜过去。

    第二天的朝堂上王灿果然请辞,理由就是自己常年征战,身上刀剑伤痕无数,现在爆发隐疾,请求交出兵权,辞官养病。

    这个举动让皇帝和朝中众人都看不懂了。

    要知道现在王灿可是兵权在握,而且现在的大齐百废待兴,这个时候辞官隐退可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

    赵寺这边,作为一个皇帝,王启可以说对他的帮助很多,而且手握兵权,可以说王启的位置十分重要,甚至说是自己的左膀右臂都不为过。

    但是呢?现在这个左膀右臂居然要辞官,这让他颇为不解。

    难道自己有什么地方让王灿觉得自己会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动作?

    还是单纯的王灿想辞官?

    有或者王灿有其他想法?居功自傲?拥兵自重?

    可是不应该啊!

    而且现在朝局未稳赵寺还想依靠王启清理朝廷那些贪官污吏和尸位素餐之辈。

    这个赵寺真的是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不过现在自然是不允许王灿的请辞。

    王灿上交的兵权倒是不必拒绝。

    现在自己正愁呢!要知道黄袍加身这个事情万一发生在这些将军手里,那自己这个位置还算什么?

    现在既然王灿如此识趣,那自然是要嘉奖一番,不能寒了这些将士的心。

    然后赵寺给王启封了一个镇国将军,加封太子太师。

    可以说这就是明升暗降了。

    镇国将军虽然官居一品,但是没有实权,太子太师也是名气很大,但是没有一点全力,只有教导太子的职责。

    可以说这样的结果可还是比较圆满的,自己不仅仅收了兵权,还得了一个恩赏有功之臣的名头。

    而且还敲打了这些武将,这个王灿真的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不愧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灿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自己知道想马上就辞官不大现实,现在的大齐朝堂还不算稳固,有这样的结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要知道自己没有了兵权对陛下来说就少了一分忌惮,现在陛下不放他走,而且还加官进爵,就是告诉他自己没有忘记王灿的功劳,也是告诉这些朝臣自己不会亏待功臣。

    这个举动朝臣看在眼中就不一样了。

    武将这边,有的人觉得这是陛下要兵权的暗号,王灿作为陛下的左膀右臂肯定会带头。所以,这些人有了交权的准备。

    而另一部分人觉得这个王灿真是有些憨傻,只是一介武夫,这样白白交了兵权,以后就没有什么值得可以结交的了。

    还有一部分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这简直就是杯酒释兵权啊!

    自己辛辛苦苦才混到这个位置,真的甘心吗?

    ......

    一时间朝堂暗流涌动。

    这一切都看在赵寺的眼中。

    很快赵寺就做出了反应,“王卿和孤有同袍之义,为了孤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只剩下一个孙子,恰好,孤的大公主和令孙年纪差不多,孤欲和王卿结秦晋之好,孤把自己的大公主嫁给令孙如何?”

    正所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王灿自然是不敢拒绝。

    “臣谢主隆恩!”王灿很快磕头拜谢。

    其实陛下这样做无非就是再次告诉这些朝臣,自己觉得不会亏待功臣,而且自己是世家之人,陛下这样做是有意拉拢。

    自己的孙子可以说是三大世家的人都不为过。

    首先就是自己是临川王家的人,夫人是清河崔家的人,儿媳是琅琊王家的人。

    可以说王启代表这这些家族共同的利益。

    现在又是兰陵赵家的未来女婿,可以说,陛下这一步团结了各大世家,稳固了当前的朝局。

    “嗯,待到令孙成年,即刻完婚!”赵寺也有自己的考量。

    和王灿想的差不多,赵寺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还有就是能够借这个婚约把临川王氏牢牢的把控在自己这边。

    要知道现在的临川王氏,王灿这脉突然崛起,在王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王灿就这么一个孙子,现在双方结亲,以后若是遇见什么麻烦,那至少还有一个世家和自己站在一起。

    很快,今天的早朝就结束了。

    而此刻的王启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多了一门亲事,现在的王启才刚刚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