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繁体版

第66章 大顺末路

    “通知所有人,立刻弃城,进入燕山躲避!”

    诛杀城内投靠清廷的官吏、富户,收缴军械、粮草等物资后,孙临当机立断做出决定。

    “大人,为何不据城而守?”

    占领县城后,孙临被众人推举为义军首领。

    他看向挂在城门上的鞑子尸体,忧心忡忡地说道:

    “清廷残暴,我等今日杀死两名建奴,日后清廷必会血洗香河!且香河乃是小县,城墙低矮单薄,扛不住清廷的大炮!”

    孙临对建奴有着清醒的认知。

    这个野蛮残暴的族群一向嗜杀,而且喜欢牵连无辜。

    一旦在某地遭遇抵抗,破城后必会屠城以儆效尤。届时无论军民,不管有没有参与抵抗,更不在乎男女老幼,通通屠杀。

    多尔衮曾经道貌岸然地说过:

    “君,父也;民,子也。父残其子,情理之所必也。况诛戮者皆有罪,岂有无故杀人者?”

    关外鞑虏,动辄以君父自居。

    着实可恶!

    后世满清统治者对国内百姓重拳出击,对西方列强奴颜婢膝。将建奴这个族群的卑劣展现得淋漓尽致。

    “立刻命人全城布告,建奴大军将至,到则屠城!不想死的立刻带上家人出城去!”

    顿了顿,孙临又补充道:

    “在城内暗中埋藏火油、干柴,留一二与建奴有深仇大恨者。待建奴大军入城,当即引火烧城!”

    “遵命!”

    香河百姓在孙临半强迫下全数逃离县城。

    他们或者追随义军进入山区,或者自行前往乡下避难。

    而各地的起义军在攻下城池、堡垒后,大多选择据城坚守。

    与此同时,千里外的山东。

    疲惫的郭升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接着便不由自主地摔下马来。等他再度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军帐中。

    “将军,您感觉怎样?”

    见他醒来,幕僚赶忙端上一碗汤药。

    “无妨!”

    郭升并未询问是什么药,径自端起,几口饮下。

    “将军,到了决断的时候了!”

    幕僚忧心忡忡地劝道。

    郭升命人打开营帐大门,他坐起身怔怔看着外面有些萧瑟的大营。

    “子言,我等自从进入山东以来,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大顺军屡战屡胜,所过之处敌人无不如同土鸡瓦狗,一触即溃!为何我等却走到了今天这般地步呢?”

    郭升面色有些苍白,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力。

    他不能理解。

    明明他一直在打胜仗啊!为什么各地的叛乱却如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

    以至于竟然有士兵活活累死。

    军营中到处充斥着一种沮丧、颓废的气息。

    为什么一只屡战屡胜的军队,士气却会如此低落?

    “难道天命真的不在大顺?难道是我错了?”

    郭升低声呢喃。

    想到那些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士卒,那些活活累死在路上的年轻人,他不禁痛苦地捂着脑袋。

    “将军,您没有做错!是这个世道错了!”

    幕僚劝慰道。

    “将军治军严谨,与百姓秋毫无犯,即便是犯官家眷也不侵犯!将士们连日苦战,却无战利品可得,士气低落实属正常!此非将军之罪也!”

    郭升是大明或者说大顺体系中,少有的治军严明之辈。

    他算是这个时代少有的‘道德君子’了。

    治下军队与百姓秋毫无犯,自己本人不贪不占,同时坚守民族气节,在大顺、南明都灭亡后仍然坚持与建奴死磕到底。

    他的部下如果跟建奴一样残杀掠夺百姓,又何至于屡战屡胜却士气低下?

    “皇帝败走陕西,大顺在山东、河南已是强弩之末。将军能坚持到现在,已经着实不易!”

    看着鬓生白发的郭升,幕僚缓了缓接着说道:

    “如今招远、昌邑、沂水、武定、泰安等地皆有叛乱,大半个青州府和济南府都已落入伪明叛军手中。”

    “莱州、青州、济南将军皆畏敌不前,将军若不早下决断恐生变故!”

    郭升入山东时带了差不多一万兵马。

    因为他大明降将的身份,所以他麾下主要的将领并非嫡系,对他并不尊重,不听指挥、各自为战的事情时有发生。

    郭升干脆将他们分派到济南、青州、莱州三府镇守。

    三位将军带走了八千兵马,郭升则亲自节制战力最强的两千骑兵。

    如今各地叛乱迭起,三位将军不思平叛,反而加快了敛财、抓丁的节奏,意图在撤离山东前尽可能壮大自己的实力。

    “我观济南将军与清廷似有勾连,莱州将军与伪明东平伯刘泽清有旧,青州将军更是贪婪无义之辈!”

    幕僚话还未说完,郭升眼中闪过一抹杀机。

    “命冯荃就近筹集粮草、肉食,犒赏全军!”

    “皇帝待我以诚,将山东托付于我!郭升无能,不能守住山东。却也须将大顺军将士带回去,拱卫圣驾!”

    郭升明白,大顺军在山东已然走到了末路。

    但他必须将这支军队全须全尾地带出去!

    当晚两千久经战阵的骑兵大口吃肉,酣畅淋漓。

    次日一早,他们便追随郭升,踏上了一路东去的征途。

    “大人,郭升命令傅龙于濮州集结新军。大顺军恐有退出山东之意!”

    陈五走进营帐,匆匆报告道。

    朱敏铖扬了扬手里的书信。

    “我这位好大哥已经命人快马送来书信,让我火速集结新军前往濮州。”

    “看来郭升是打算从大名府撤退了!”

    他打开舆图,快速翻看起来。

    “探子来报,郭升帐下的两千骑兵从武城县拔营,似是向着济南而去!”

    “哦?这郭升还真是敬业,都打算跑路了还不忘平叛。”

    朱敏铖只以为郭升是东进平叛。

    毕竟前世大顺军撤离山东时并没发生过什么斩将夺营的戏码,朱敏铖压根没往这方面考虑过。

    “我们也该启程了!”

    “就在阳谷县留下郭升吧!”

    朱敏铖在舆图上划出一个圈,为郭升和他的大顺军选好了‘葬身之地’。

    “龚世杰,你留下来暂摄兖州军务!派遣一营、二营前往日照,保护蒸汽机工坊!”

    “务必将兖州匠户悉数迁往日照!”

    经过一个月的经营,朱敏铖手中现有北伐军五个营约3000人、特勤营约2000人、大顺新军约6000人!

    傅龙那儿还有大顺新军3000余人。

    总兵力合计超过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