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无殇
繁体版

月族归顺

    在黑风涯的影樱一行人,经过了半个月的漫长等待,终于迎来了李邙的队伍。

    李邙,秦国校尉,历经大大小小十数战,成功完成了使命,三百七十二名月族俘虏,在他的保护下,无一伤亡,安全抵达目的地。

    他恭敬地向影樱禀报:“末将李邙,参见储君,末将,已将所有月族俘虏平安送达,请殿下示下。”

    影樱仔细观察着李邙和他的士兵们,他们的脸上虽布满疲惫,却透出坚韧不屈的神色。

    显然,他们在路途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却都依然舍生忘死的将命令执行到底。

    影樱心中对他们充满了敬意的同时,心中也不禁生出了无尽的忧虑,秦有如此军士,有如此之君,究竟会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有力助手,还是那阻拦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不过很快影樱回过神来,缓缓说道:“你们都站起来吧,你们确实是秦的忠勇之士,帝国的虎狼之师。”

    闻言,李邙和其部众挺直腰板,展现出无尽的威严与骄傲。

    接着,影樱安排李邙及其部下休息,自己则带领三百余名月族人去见凌霜月。

    当凌霜月亲眼见到其父亲和族人时,凌霜月才明白那“登徒”子没有骗自己,凌霜月与她的父亲相拥而泣,那交织着悲痛与喜悦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每一个月族之人的心弦。

    凌霜月的父亲,作为一族之长,带领族人面向影樱深深地鞠躬,他的誓言掷地有声:“从今往后,月族愿意归顺幽帝国。”

    影樱看着这一幕,眼中的忧虑稍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欣慰。

    他知道,这不仅是月族的决定,更是对他和帝国的信任与期待。

    影樱回应道:“月族的归顺,帝国定会珍视,每一位归顺帝国的月族人,都将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

    月族的纷争如疾风骤雨,凌霜月的父亲凌峰,面对族内的动荡与离散,力不从心。

    此时,影樱,听闻此事,决心出兵援助,目标直指重新夺回族长之位,意图重塑月族回归平静,在行归顺帝国之举。

    这一决策,赢得了月族人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挺身而出,日后若有机会,必将回报如此大恩。

    为了庆祝月族归顺之举,影樱特意让军士,将那藏于此处数百坛,珍藏三十年的千日醉,全部取出宴请全体将士。

    宴席上,美酒佳肴,笑声与誓言交织,气氛热烈。

    然而,作为宴席不可或缺的主角,实在没想到那两母老虎,不仅武艺高强,酒量更是惊人,使得不能过多饮酒的影樱,在欢庆之中渐渐,旧疾隐隐发作。

    酒过半巡,影樱借口退席,独自返回营帐。

    然而,疲惫与病痛并未因他的坚韧而退却,刚踏入帐内,他便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当影樱之态异于常,唯苏婉茹,影樱称“母老虎”者,与匿于暗处之林雪,洞察其异常。

    二者并肩疾步,适时入内,共将影樱搀扶至榻上,其举止间流露出无尽关切。

    林雪,深谙医理,诊其脉,却发现其象错乱无序,状若醉酒之疾发,然施针数次,影樱之症竟未有丝毫舒缓。

    此情此景,使林雪心中疑窦丛生,若仅为酒后暗疾复,岂有针下无功之理?

    复诊其脉,影樱之气息已如丝般微弱,命虽未悬于顷刻,却已岌岌可危。

    林雪面色凝重,心中思潮翻涌,深知此事非比寻常,遂请苏婉茹门外严防死守,切勿让任何人打扰此地,以免惊扰病躯,动摇其微弱之生机。

    林雪之智,不仅在于医术精湛,更在于其敏锐洞察与果断决策。

    此刻,她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影樱病情的复杂与危险,又似一叶扁舟,承载着挽救生命的重任。

    在这生死攸关之际,林雪的每一个判断,都可能决定影樱的命运。

    这一幕,让苏婉茹与之前影樱救下那白衣女子惊愕不已,他们才意识到,即使如此做般的影樱,也有着凡人的脆弱。

    白衣女子,眼见自己在这里帮不上什么忙,就前去换苏婉茹进来,毕竟影樱给她的身份,比起只能以武力拦人的苏婉茹,更适合在外面守候。

    苏婉茹,虽以常常被影樱唤作“母老虎”,此刻却展现出柔情似水的一面,紧握影樱的手,眼眸中满是担忧。

    她虽不懂医术,但直觉告诉她,影樱的状况远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

    室内气氛紧张,唯有烛火摇曳,照亮了三人紧张而专注的脸庞。

    林雪再次审视影樱,发现其脸色苍白,双目半阖,仿佛沉睡在无边的黑暗中。

    她心中一凛,明白时间紧迫,不能再有任何耽误。

    苏婉茹退至一旁,目光不曾离开影樱。

    林雪眼见这样下去,恐难再无回天之力,只好用她师傅青衣老人,给她留下的回天丹,之前为压制影樱的暗疾,已经三去其一,如今还剩下两枚。

    时光的流转中,影樱的病情终于得到了缓解,林雪步履轻盈地走出帐内时,苏婉茹那份长久的煎熬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苏婉茹,目睹这一幕,她知道,那个“登徒子”已经安全,无需再挂念。

    于是,她选择了悄然离开,身影在风中淡化,如同梦幻泡影,瞬间破碎。

    只留下林雪和白衣女子,她们在帐前,不知在说一些什么。

    紧接着林雪从怀里掏出一件物品,郑重其事地交给了白衣女子,言语间充满了坚定:“替我跟那臭小子道别,千万别死等着我,记住我就让你任性这一次。”说完,林雪毫不犹豫地转身,消失在人群中,她的去向成了一个谜。

    白衣女子忠实传达了林雪的留言,影樱听后,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遗憾:“最终,你还是知道了,急救包。”

    因为自己身体的影樱,所以总是用“急救包”来称呼林雪,因为她总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

    那白衣女子,见此情此景,想到自己的经历,影樱的悲伤,她能感同身受,只不过至少自己还有……

    于是那一夜。

    白衣女子,皎洁如月光,她的素衣翩翩,在帐中独自起舞。

    她那哀愁的容颜,犹如秋水连天,无尽的忧郁,让人不禁生出怜惜之情。

    女子轻盈如春风吹过的花瓣,她在舞动中起舞,静时如画,动时如诗,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展现出她无比的纤柔和脆弱。

    她的舞姿如同流云舒展,轻盈曼妙,衣袖飘然,仿佛惊鸿掠过湖面,游龙潜入深海。

    每一个手势,每一次步履,都蕴含着深深的故事,她似乎在用舞蹈诠释影樱的喜怒哀乐,诉说着世间的苦涩与沧桑。

    女子启唇轻唱,歌声如黄莺破壳而出,清脆而悦耳;又似山泉泠泠作响,悠扬而又动人。

    那歌声直入人心,激起层层涟漪,凄美而深情,听者无不沉醉其中,同时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这位白衣女子,以舞为笔,以歌为墨,将影樱的哀伤描绘得淋漓尽致,用歌声吟诵生命的凋零与流转。

    她的艺术,是无声的倾诉,是无尽的悲欢,是岁月在她身上的印记,也是对世界最深沉的告白。

    ……

    五日后。

    黑色风暴已渐渐消散,瀚海开始恢复宁静。

    影樱,命令校尉李邙率领他的部曲,立即与自己的中军合并,总计一万余精锐,奔赴月族之地,协助凌峰平定内乱,稳定局势。

    部署完毕,影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这一片广袤的瀚海之上,影樱,一个身负重任的帝国储君,驾驭着骏马,手中紧握着象征勇气与决心的长剑。

    他的身影在日落的余晖中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仿佛预示着接下了,即将面对的漫长旅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他并非天生无畏,也非始终坚韧,但他明白,有些使命需要有人去承担,有些牺牲必须有人去付出。

    影樱的旅途并不孤独,白衣女子、苏婉茹陪伴在他的身边。

    她们的存在,如同月光下的清风,无声无息却又不可或缺。

    他们三人,一人一剑一马,无惧无畏。

    影樱深知,前方或许荆棘密布,或许险象环生,但他心中唯有“前进”二字。

    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困苦,都在磨砺他的意志,铸造他的英勇。

    他的眼神坚定,心中充满信念,因为他知道,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抵达彼岸。

    影樱,白衣女子,苏婉茹,三人的旅程还在继续,三人的故事还在书写。

    影樱游走于西北荒漠,面上常带戏谑笑容,时扮“登徒子”之态,心中却承载着深重的负担。

    他的举止轻佻,言辞挑逗,但这皆是他披戴的伪装,掩盖了内心的刚毅与沧桑。

    同行的两人洞察其伪装,理解他的苦衷,选择不揭其短,只愿陪伴他共享这虚幻的欢乐,以此抚慰他疲惫的心灵。

    时光荏苒,他们在西北的漫漫路途中跋涉,每一天都如同在跨越漫长的岁月。

    烈日风沙遮蔽了视线,冰与火的变换,在他们脚下流转。

    终于,十数日后,远处一座城镇的轮廓若隐若现,如同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疲惫的三人带来了希望的微光。

    此刻,他们的紧张与戒备如画卷上的颜色般渐渐消退,长久以来的压抑与防范在此地得到了释放。

    在城镇的边缘,他们卸下沉重的行囊,也卸下了心中的防备,让久违的轻松再次充盈心间。

    此事曾记《幽史》帝本纪篇:“中兴七年秋,储君西北行,笑靥如花,心事深重。同行者二,洞见其真,宁守假象,以护其心。百日艰辛,恍若一世,至城郭之畔,心防始卸,恰似古语:‘人生如局,世事难测,唯有坚韧,方能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