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曹操,何惧天下
繁体版

第295章,周瑜到来

    刘协欣慰的点了点头,把信交给了一旁的陆逊,吩咐道:“伯言,把信收好,将来留着有大用。”

    陆逊认真的点了点头,把信接了过去。

    得知曹操这边不断的调兵遣将,兵力越来越多,孙权也坐不住了,急忙从吴县来到了柴桑,想距离前线更近一些,刘备也一同赶来。

    这一日,孙权把江东的文臣武将,都召集在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张昭、虞翻、吕蒙、蒋钦、周泰、鲁肃、张弘……这些人都在,江东文武齐聚,也着实让刘备刮目相看。

    刘备不由得把孙权的手下和自己身边的人简单的做了一个对比。

    刘备身边除了关张还能拿得出手,越比刘备越发的感到郁闷,他早就听说孙权非常重视人材。

    孙权不仅没有冷落孙坚和孙策的旧部下,这些年还挖掘提拔了许多后起之秀,靠着超凡的魄力和过人的胸怀,孙权把这些人糅合在了一起,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刘备明显能感觉到今天的气氛与众不同,看似雄伟宽大的议事厅,却让人觉得非常的压抑,窒息!

    山雨欲来风满楼,刘备久经沙场,他知道,这是大战即将来临时才会有的气氛,让人紧张,不安!

    江东依仗天险,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强大的外来之敌。

    刘备的目光逐一从这些人身上扫过,他发现不少人的脸色都已经变了,坐立不安,面色惶恐,即便是张昭、虞翻这些平日里深得孙权器重的人,也很难保持平静。

    只有黄盖韩当等少数武将,雄赳赳,气昂昂的,恨不能摩拳擦掌,现在就要和曹操干上一架。

    众人的表情,孙权尽收眼底,他在心里叹了口气,眉宇间也渐渐爬上了一丝忧愁。

    “诸位!”

    过了一会,孙权终于开口了,“曹操在乌林摆开阵势,屯兵不下十五万,而且兵力还在增加,曹操的水军也早已开始了操练,曹操厉兵秣马,究竟意欲何为?不用我多说,诸位心里也明白,对此,你们怎么看?”

    大战在即,孙权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毕竟他今年才23岁。

    如果大家都未战先怯,都毫无信心,那就麻烦了。

    张昭叹了口气,他是文官之首,担任长史的职位,先后辅佐了孙策和孙权。

    在孙策临死前,留下了那句千古名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对张昭非常尊敬,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来对待。

    孙权见张昭闪身出列,顿时燃起了一丝希望,在这种时候,他迫切的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支持他,帮他稳定人心。

    可是,张昭却开口道:“主公,曹操是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江东,刚刚得到消息,皇帝已经亲临乌林,曹操师出有名,我们虽有长江之险,却是要对抗朝廷的王者之师,虽有地利,却不占天时和人和,此战恐难以取胜。”

    孙权强作镇定的听着,可是心里却翻起了滔天巨浪,他有些惊愕的看着张昭。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老师,张昭这个他最敬重的人,竟然第一个站出来给他泼冷水。

    皇帝来到乌林,孙权不是不知道,他尽量的不想提及“皇帝”和“朝廷”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会影响江东的士气。

    傻子都知道,曹操是代表朝廷来的,总不能让孙权承认,自己是在对抗朝廷吧?

    孙权的想法,张昭知道,但是张昭更多的是站在他自身的立场,他认为对抗朝廷,毫无胜算,根本是以卵击石。

    一旦输了,家族都会被连累到,张昭是徐州人,当初他就是为了避祸才来到江东的,现在,他不想再次搬家,既然打不过,不如主动投降,这样朝廷也不会亏待他。

    张昭话音刚落,虞翻也跟着站了出来,附和道:“长史所言甚善,还望主公为大局考虑,曹操是大汉的丞相,奉命进兵江东,若我等兴兵对抗,定会激怒朝廷,引来滔天大祸,陛下宽仁大度,期盼天下早日安定,主公须当三思啊。”

    紧接着,江东的文臣一个接着一个的冒了出来,这些人就像提前商量好的一样,口风一致。

    他们不仅不赞成打,而且丝毫也不看好江东有赢的机会。

    孙权愈发的郁闷,被张昭他们这么一闹,即便很多人还没有开口,情绪也被影响到了,一个个低垂着脑袋,躲避着孙权投来的目光。

    倒是黄盖、韩当这些武将,都气坏了,腮帮子都鼓了起来,不时的愤怒的看向张昭等人。

    孙权忽然发现刘备坦然自若,坐在那里非常的从容,便好奇的问道:“玄德,你怎么看呢?”众人的目光一下子也都落在了刘备的身上。

    刘备淡淡的笑了笑,开口道:“吴候,曹操是曹操,皇帝是皇帝,曹操嚣张跋扈,目无君上,只要备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和曹操势不两立!”

    虞翻觉得可笑,忍不住调侃道:“刘皇叔,若非我主给你提供庇护,你已自身难保,竟还敢说出此等狂言,曹操统雄兵近二十万,你想让江东都和你陪葬吗?”

    虞翻的心里对刘备有一肚子的不满,他觉得江东的灾祸,都是刘备引来的。

    刘备就是江东的灾星,孙权当初就不应该好心的收留他。

    自从收到皇帝的回信,刘备现在很有底气,不仅皇帝对他既往不咎,甚至皇帝还让他做内应,所以刘备现在非常的从容。

    他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于是刘备冷笑了一声,“不错,的确是吴候派人接我来到了江东,但我刘备并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哪怕我兵马再少,哪怕只有我兄弟三人,面对曹操,我依然不会有任何的惧怕。”

    刘备说着站了起来,冲孙权拱手道谢,“备感激吴候收留,但就算吴候不出手,备宁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会向曹操屈服。而你们江东,虽有长江天险,虽有精兵数万,战端尚未开启,却有这么多人劝主投降,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你……”虞翻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瞪着刘备,气的咬牙切齿。

    虽然刘备这番话,孙权也觉得大有水分,就拿被困在夏口来说,孙权就不相信,刘备会有决心和曹***战到底。

    但是现在,孙权也迫切的需要刘备来给他鼓舞一下士气,压一压这些投降派的气焰。

    接下来,黄盖也忍不住了,“主公,皇叔说的极是,曹操是曹操,皇帝是皇帝,打败曹操,我们也是在替朝廷清君侧,曹操嚣张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凭什么还没打,我们就投降呢?”

    韩当马上接话道:“就是,曹操想来江东撒野,痴心妄想,我们一定要让他尝一尝厉害。”

    孙权从内心深处,也不愿意投降,自己是江东之主,一刀一兵就没动,就投降,这也太丢人了吧?

    黄盖这些人直来直去,一个个热血上涌,豪气澎湃,不仅让投降派的气势被适当的压了一截,也让孙权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小家有小家的难处,大家有大家的难处。

    别看孙权表面风光,其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就拿这次来说,这么多人劝他投降,不看好孙权能挡住曹操,这让孙权非常的难受,他甚至对张昭这几个带头的人起了杀心。

    但孙权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忍,懂得包容。

    在这种情况下,生气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用粗暴的方式来解决,只会把问题弄的更糟!

    张昭再次反击,语气掷地有声,“主公,曹操兵精粮足,又刚刚扫平了袁绍的残余,气势正盛,不管他和皇帝关系如何,但是他毕竟代表着朝廷,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他可以举全国之力对抗我们,但我们仅凭一条长江,如何能够取胜?打仗终究靠的是实力。”

    这倒是问到了点上了,孙权也有些底气不足,江东真有打赢的希望吗?

    打仗,又不是靠嘴!

    长江天险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能否帮助孙权彻底扭转局面,变劣势为胜势呢?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进来禀报,“主公,大都督回来了!”

    孙权一下子站了起来,两眼冒光的看向议事厅的门口,张昭等人也全都愣了,众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焦在了门口。

    别看张昭是文官之首,但是和周瑜相比,影响力也稍稍的差了一截。

    江东的将士,上上下下,对周瑜都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甚至不少人已经到了疯狂崇拜的地步。

    黄盖等人全都眼睛变亮了,周瑜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在这么多人的目光注视下,周瑜从容洒脱的从外面走了进来,他面容俊朗,气质洒脱,仿佛每一步都提前丈量好了一样,一举一动,看似亲和,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仿佛只要他来了,便什么问题都不用再担心了。

    刘备打量着周瑜,也是不住的点头。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而周瑜,不仅人长的漂亮,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刘备发自内心的欣赏他。

    刘备用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标准,他喜欢重用长的漂亮的,绝对的颜控!

    人们会发现,刘备的身边,除了张飞比较粗莽,相貌没那么好看,其他人,即便不是标准的美男子,也都是一表人才。

    而曹操用人则是不拘一格,手底下于禁、典韦、乐进、许褚…相貌迥异,长得好看的还真不多,曹操永远最看重的是能力,其次是品行,最后才是相貌。

    刘备有颜控,孙权也有颜控,只有曹操,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正史中庞统来投奔刘备,刘备刚开始就没看上庞统,哪怕早已听闻庞统的大名,哪怕诸葛亮多次向他举荐,但刘备就是没看上庞统,很冷淡的打发庞统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到了后来,庞统逐步展露出了惊人的才华,刘备才收起了轻视之心,但即便这样,他对待诸葛亮和对待庞统的态度,依然是天壤之别。

    周瑜风流个傥,身姿挺拔,再多的词汇也无法来形容他的气质,关键是周瑜始终保持着亲和,并没有身居高位的盛气凌人。

    孙权像见了救星一样,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周瑜的身上,“公瑾,你来的正好,曹操大军来犯,你可有退敌之策?”

    周瑜拱了拱手,先向孙权行礼,然后又对张昭等人点头致意,别看周瑜手握兵权,却一点架子都没有。

    “诸位,我此番回柴桑,正为此事而来。”

    周瑜声音宏亮,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原先几乎要吵起来的两拨人,全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的听着。

    周瑜伸手往乌林的方向指了指,“皇帝虽然下令让曹操进攻江东,但我已经打探清楚了,曹操所征调的都是他的本部兵马,很明显,我们这一次对抗的仅仅只是曹操,而这也是皇帝的高明之处,他想借曹操对付我们,同样,也在借我们之手,对抗曹操。”

    张昭反驳道:“大都督,既然如此,那最终获利的还是朝廷,到时候我们和曹操两败俱伤,一旦那个时候皇帝出手,我们还是必败无疑。”

    周瑜胸有成竹的笑了笑,“皇帝要借我们的力量,挫曹操的锐气,进而彻底掌控局面,除非曹操获胜,皇帝的手才能伸向江东,如果我们赢了,这长江天险他们是无法逾越的。”

    周瑜和郭嘉是一类人,他们要的不是***厚禄,而是选定明主,尽可能的施展才华。

    曹操给郭嘉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同样的,孙策和孙权也给周瑜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他们都是天纵之才,如果直接赏给他们大官来当,他们是不会感到高兴的。

    能把自己的才能尽情的施展出来,这才是他们的追求。

    周瑜接着说道:“我们不仅有长江天险,还有训练有素的水军,曹操的人马大部分是北方征调来的,这些人不习水性,不擅水战。曹操兵马虽多,在江面上作战,我有必胜的把握,只要我们打败了曹操,皇帝就算想插手,没有可用的水军,也无济于事。”

    周瑜既不霸道,也不强势,但这种从容间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却更有感染力,仿佛一股暖流涌入了众人的心头,让人觉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