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关索娶亲】
……
“杨将军打算怎么做?”
听到杨延昭说有办法,关索与鲍三娘二人异口同声地问道。二人同时出声之后,随后面面相觑。鲍三娘脸色唰的一下,变得通红,随即别过头去。
二人这副心有灵犀的表现,自然是落在了杨延昭的眼里。只见杨延昭当下对鲍三娘一抱拳,十分郑重地说道。
“前番丞相耗费心力南征孟获,如今叛乱方平不过数年,若是因此惹恼了那孟获,只怕会再起刀兵。依在下看,此番只有让关将军同时娶那三小姐和那孟获之女为妻,方可平息争端……”
话音刚落,鲍三娘当即怒斥杨延昭道。
“杨将军说的这叫哪里话,明明是小女子先来的,与那关索自幼就定下婚约。而且这事未免也太便宜了这个负心汉,本小姐也确实咽不下这口气……”
“且听在下把话讲完……”
杨延昭见当下关索和鲍三娘都已经冷静下来,于是给了关索一个眼神,意思是鲍三娘这边你去搞定,关索那边暗地里给了杨延昭一个确定的眼神。
“三小姐,如今在下所担心的,并非你二人的私情之事,而是担心南蛮王会因此事出兵。若是南境再起战乱,此事一定会影响丞相北伐大计。依在下之见,你二人可先一步回鲍家庄中等待消息。至于那孟获,在下打算亲自到其居所拜见,探听虚实。”
关索与鲍三娘听到到杨延昭决定亲自去孟获处为二人的事情解释,二人随即互相望了一眼,沉吟良久之后,都对杨延昭表示了感谢。
关索流浪南中,自是对这南中一带颇为熟悉,思索再三之后,决定和杨延昭同去,鲍三娘闻听关索要去,心里起了疑心,也嚷嚷着要跟去,但是却被杨延昭劝阻。杨延昭怕她的大小姐脾气,在见到花鬘之后会再生事端,于是坚决不允。
但是架不住关索一直哀求,加上鲍三娘自己亲口保证,此行绝对会听从杨延昭的指挥,不去徒生事端之后,杨延昭这才决定带着二人一起前去拜会孟获。
于是,鲍三娘先回山庄之中拜别父亲,杨延昭与关索二人自是在山坡之下等待。期间,杨延昭和关索聊起东吴方面的事情,关索对此倒是十分在行。
关索其人,对于东吴背盟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他前番为报父仇,对此更是做了许多准备,包括如何行军,打造战船等事如数家珍,这更加坚定了杨延昭要把关索带回汉军的想法。
于是,杨延昭和关索二人相谈甚欢,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清晨,鲍三娘终于自山庄之上归来,三人于是并马而行,前往南中去寻孟获。
七日之后,杨延昭等人过了三江城,来到一处山前。且说这山前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会合,筑有一城,故为三江城。
其间地势平坦,纵横三百余里,物产丰富。其山势甚高,但却不险,山上有诸多坑洞,洞中有山,环抱其洞,又因盛产银矿,故而此山名为银坑山。山中正是蛮王孟获居所,于此处多置宫殿楼台,远远望去,甚是威武壮丽。
杨延昭遥望见此山风景,于是问关索道。
“关将军,这里莫非就是南蛮王孟获所在?”
见得到关索首肯之后,杨延昭于是纵马上前,对着山上喊话。
“大汉奉义将军,杨六郎,奉大汉丞相诸葛孔明之命,前来拜山!”
不多时,就见山上旌旗涌动,随后一彪蛮军下山来迎。
就见这支蛮军首领,肤色黝黑,满脸虬髯,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一员熊虎之将。其人又身穿犀皮甲,头顶朱红盔,插着翎羽,手执双斧,骑赤毛牛,端的是威风凛凛,雄壮不凡。
其人手下,一千洞兵,皆执利斧钢叉,快刀坚盾,赤膊上身,面上画彩,张牙舞爪而来。杨延昭从军一生,也没有见过这等军势,当即暗忖道。
“这人想必就是南蛮王孟获了……原本以为,王平将军麾下的南蛮无当飞军已经足够野性雄壮,没想到跟这南蛮王麾下亲兵一比,倒是显得文明不少,今番来到南中一地,当真是大开眼界……”
于是,杨延昭当即对来人问道。
“敢问前方来将,可是蛮王孟获?”
“正是本王,既然是诸葛丞相派来的使节到来,且随本王前往山上叙话……”
只见一位小英雄头戴银盔,身穿银甲,身体矫健,行为从容。别看离得远,瞧不清面目。一看就知道,这是杨六郎。今天,她就是为了杨六郎才来的!她从小跟杨六郎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习字,可以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杨六郎骑着一匹昂首挺胸的大白马,偶尔,大白马四蹄划地,一声嘶叫,仿佛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只见杨六郎拿起8石的大铁弓,双膀一晃,有八佰斤的力量。拉开大铁弓,搭上一支雕翎箭,“啪”的一箭射出,正中靶心。连续三箭,箭箭穿过红心,赢得一片喝彩声。
比完马上射箭,又比步下射箭。杨六郎还是箭箭射中红心,赢得百姓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小英雄们步下格斗,只几个回合,便决出胜负,杨六郎名列第一。
八王爷说:“好小子,我没看错,正所谓将门虎子。果然,上场就赢得了第一名。”
佘赛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柴郡主更是乐在心里。她为啥来呀?就是为了杨六郎!为了自己心里爱的人,柴郡主的想法能瞒得住八王兄吗?
比赛结束后,兵部礼官宣读了比赛结果,任命杨六郎为前军七品校尉,吕操任命为前军上尉,其余的五人被任命为前军少尉。按现在的话说,杨六郎被任命为营长,吕操被任命为连长,其余的五人被任命为排长。
“郡主,下台吧。”八王爷说。
郡主没有动,她还在想杨六郎的马上枪法。七七四十九式,变化无穷。特别是将枪头向地面一点,一个鸽子翻身,稳稳骑到了两丈外的大白马上。然后,沿着演武场飞驰起来。马蹄所过之处扬起一路烟尘,像是给这骁勇的飞骑加上了一条壮观的彩云。
杨六郎在飞驰的马背上舞动银枪,忽而斜出马鞍似在刺杀,忽而站在马鞍上顶天立地,忽而缩身藏在马腹似在闪避,如蛟龙出海不足以形容其气势,惊蛇离洞不足以形容其变化,比追风更迅疾,比逐日更豪脱,惊得场内外众人目瞪口呆。练完马上功夫后,惊得众人叫好。
此刻,柴郡主还沉醉在瞎想中。
柴郡主忽然感觉八王兄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忙起身跟着下了观武台。
佘太君和众人送走柴郡主,走进杨府前厅,八王爷落坐。下垂手坐着佘赛花,杨六郎站列一旁。
八王爷说:“六郎不小了,本王想给六郎保举一门亲事!”
佘太君说:“谢谢王爷厚爱,不知是哪家千金小姐?”
八王爷说:“不是别人,正是令妹柴郡主。”
佘太君说:“一切由八王爷做主!”
“娘亲、八王爷,万万使不得!”这时,杨六郎急切的说,有些面红耳赤。
八王爷“哼”了一声,起身便走。
佘赛花连忙说:“王爷息怒。”
八王爷站起身,离开天波杨府,他是真生气了。怎么也没想到,杨六郎会拒婚?
八王爷走后,佘赛花很生气。六郎为什么变得这么不懂事了?
六郎急忙跪下解释说:“公主乃是金枝玉叶,我乃是一员战将,战场上刀剑无情,一旦有了三长两短,不苦了郡主的一生幸福吗?”
佘赛花听后,说的也对。顿时,就像泄了气的气球。说话缓和了,怪自己一时糊涂,没有想这么多,急忙让六郎起来,去八王府请罪,说明缘由。
六郎说,八王爷劳累了一上午,明日再去吧。
佘赛花点头同意。
再说八王爷,一睹气回到王府。柴郡主早等的不耐烦了。
郡主问:“王兄,杨六郎可曾答应?”原来,柴郡主前去观武,也是为了挑选意中人。
八王爷说:“我看吕操也不错,就委屈一下吧。”
柴郡主听后,什么都明白了。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走了出去。
八王爷也不好说什么。心想:让她好好考虑一下。
第二天,佘赛花和杨六郎到八王府请罪。见面后,分宾主落座。杨六郎跪下,把心里话一说,八王爷如梦初醒。原来,杨六郎不是嫌弃郡主,而是为了郡主好。
八王爷急忙站起身,让杨六郎起来。心里更加喜欢杨六郎,喜欢他品格高尚,喜欢他不贪图富贵。
八王爷说:“昨天下午,太宗皇帝下旨,柴郡主赐婚高丽王子。柴郡主接旨后,回到房间后就没有出来。”
八王爷让人去请柴郡主,差人回来说,柴郡主不见了,在书桌上拿回一封信。大意是,不愿意嫁给高丽王子,郡主和丫鬟彩莲到河北霸州益津关看望姨夫后,准备出家当尼姑。
急的八王爷直跺脚,虽然柴郡主会些武艺,和一个丫鬟骑马走这么远的路,心里不放心。再说,柴郡主是太宗的义女,又要远嫁高丽,路上要是出点事,怎样向高丽王子交代,怎么向天下人交代!
急的八王爷急忙召见吕操,带上五名少尉,沿路搜寻、保护柴郡主,不能让柴郡主受一点委屈。保护柴郡主看望姨夫后,赶快护送回京。
杨六郎可是真心喜欢柴郡主,喜欢郡主就要为郡主着想。杨六郎好心拒亲,太宗下旨柴郡主远嫁高丽。柴郡主现在怎么样了?这可怎么办?杨六郎急忙辞别母亲和七弟八妹,带上盘缠,飞身上马,离开东京,直奔河北霸州益津关。
八王爷安排妥当后,赶去金殿面见父皇。父皇一听柴郡主去了河北,心里也是十分着急。为什么?柴郡主可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女儿,被他收为义女,这要是被歹人利用,可以引起叛乱。如果柴郡主有个闪失,怎么向高丽王子交代?天下人也会耻笑太宗皇帝,夺了柴家天下,还将柴家人斩尽杀绝!名声可不好听呀。所以,太宗很着急!
三日后,太宗把政务交给八王处理。自己带上三名随从,离开东京直奔河北霸州益津关。宋太宗可是马上大将,骑马出行那是小事。宋太宗脱了黄袍,换了一身员外敞,化妆成游山玩水的员外。
先说柴郡主化妆成一名书生,彩莲化妆成一名书童,俩人带足了盘缠,骑上马出了京城。
她俩怕八王爷派人找到,怎么办?没敢向北走,而是向西行百里后,再向河北霸州益津关走来。所以,一路上没有遇到追赶的人。因为,追赶的人总得问道、问人。所以,追赶的人走的很慢。
这一日,宋太宗到了霸州益津关。天下太平,没有上关,出入的人很多,也很方便。
宋太宗一行三人到了益津关教练场,只见总兵程远正在操练人吗。宋太宗差人上前送信,太宗皇帝驾到,不要张扬。
程远上前一看,果然是宋太宗,急忙上前施礼。程远五十多岁,后周的一员老将。跟后周皇帝柴荣是连襟,是柴郡主的姨夫。柴郡主的母亲是长女,程远的夫人是次女,还有一个老妹在家,比柴郡主小一岁。因为,老两口故土难离,始终没有去京城。
太宗皇帝黄袍加身时,程远第一个手捧兵符献给太宗。
太宗问:“为什么?”
程远说:“我是后周的将官,跟皇帝又是亲戚,已经很感激太宗皇帝的不杀之恩!太宗皇帝为人厚道,是百姓的福气。如今,天下安定,程远愿意解甲归田。”
太宗听后微笑着说:“老将军忠君爱国,继续做益津关总兵吧!”
太宗皇帝在东京为程远修了总兵府,夫人和儿子住在京城。
程远施礼后,站立一旁。没有皇帝的话,不敢动呀。
太宗问:“可见柴郡公主?”
程远回答:“见到了,已经去庆功台桐庄了。”
太宗问:“桐庄是那里?离这里多远?”
程远说:“离这里一百多里。”
太宗说:“前去庆功台桐庄。”
程远说:“庆功台北面三里就是宋辽边界,太危险了。”
太宗说:“无妨,有你护驾安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