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宋:种田,练武,平天下
繁体版

第46章 办学

    “夏沫,怎么连大哥也不认识了?”笑吟吟的看着夏沫,段夏鹏调侃道。

    “啊——”

    “大哥,真是你呀!”

    段夏沫先是惊叹,立马来到段夏鹏身旁,抱着段夏鹏的手臂一顿摇。

    “哎呀,大哥你怎么点这么多菜,咱们还是快走吧,我怕你等会儿,要留在后厨刷碗。”

    紧接着,又好像想到了什么,立马拉着段夏鹏朝雅间外面走。

    “咳咳,三妹,你这都大姑娘了,怎么还是毛毛躁躁的。”

    “人家伙计还看着呢!”

    “这位公子,你们这是?”

    突兀出现这一幕,熙春楼伙计以及顾惜朝两人,都看呆了。熙春楼伙计吃惊段夏沫怎么和这位气质不凡的公子是兄妹关系,顾惜朝则羡慕吃惊,段夏鹏兄妹两人的温馨。

    顾惜朝自打母亲去世后,就再也没有感受到人间真情。

    唯一支撑他的,就是母亲在世时,给顾惜朝植入的信念。母亲曾对他说,长大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光宗耀祖,不受他人轻视。而这,几乎成了顾惜朝的执念,甚至是心魔。

    “哈哈——”

    “别吃惊了,你们这位大厨姓段,我也姓段,我跟夏沫,是货真价实的亲兄妹。”

    “伙计你先出去,夏沫在这边,陪我说说话。”

    “得勒!”

    “两位公子,你们慢用。”

    熙春楼伙计退出雅间,并关上了门,段夏鹏拉着三妹坐到桌前,然后介绍道:“顾兄,这我位是我三妹段夏沫,现在跟着陈清欢陈御厨,学习厨艺之道。这桌菜正是夏沫做的,厨艺还行吧!”

    “在下顾惜朝,见过夏沫姑娘。姑娘厨艺,我也说不出有多好。痴长十来岁,却没吃过比夏沫姑娘做的更好的饭菜,要我说,当属天下第一美食!”

    还没发迹的顾惜朝,长这么大,吃最多的,当属吃苦。

    当然,顾惜朝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和。段夏鹏是第一个主动结交他,且看得起他的知己,正所谓爱屋及乌,顾惜朝对段夏沫也有一份先入为主的好感,于是夸赞道。

    “这,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好啦!”

    “就我现在的厨艺,不及师父五层,要学的还有很多。”

    仔细看了一眼顾惜朝,段夏沫脸一红,不好意思道。

    “夏沫,能得陈御厨几分真传,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你才学习几个月。”

    “安心跟陈御厨学厨艺,等你出师之时,哥哥到时候去汴京,开一家大宋最好的酒楼,就叫天下第一楼。到时候让你来管,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哥,你可劲吹牛吧!”

    “我听师父说过,汴京城里,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政和六年(1117年),官家(皇帝)诏令支降御前钱20000贯,于京师造第一区,赐予宠臣。”

    “你说在京城建天下第一楼,咱们家,哪有那么多钱?”

    今年已满十四岁的段夏沫,在北宋这个时代,已属于大姑娘,是可以嫁人的小娘子。

    可段夏鹏却拥有前世塑造的三观,在段夏鹏看来,三妹还是小姑凉,见她一副娇憨样子,段夏鹏很是宠溺,“三妹你可能还不知道,你哥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将来还会赚更多的钱。”

    “大哥,你现在挣了很多钱吗?”

    “哈哈,说出来怕吓到你,还是不给你讲了,你只需知道,哪怕你今后什么也不做,哥哥也能保你富贵一生。”

    宠溺的搓了搓夏沫的小脑袋,段夏鹏笑道,相比穿越之时,家里那种拮据的日子,已经彻底改变。

    马革裹尸,保家卫国,这是男人的事情。

    哪怕有再大的压力,段夏鹏也想为段夏沫撑起一片天,让她无忧无虑。

    家国天下,从改变自家开始。

    “顾兄,你曾高中探花,想必学问不低。”

    “啊,顾大哥是探花!”

    “这么厉害——”

    夏沫坐在段夏鹏身旁,听段夏鹏提起这事,立马吃惊道。

    她今天可谓是震惊不断,先是大哥身份气质的转变,其次是对顾惜朝学问的惊讶。

    “段兄弟,夏沫姑娘,此事不必再提,顾某功名已被朝廷除去,如今只是一介布衣。”

    “区区虚名,不值一提!”

    “我是说顾兄才华横溢,既有才华,却无施展之处,却也是明珠蒙尘。我准备办一所私塾,甚至是书院,想请顾兄去任教,不知顾兄可愿意?”

    当初向麾下众人承诺,要修建私塾,让各家孩子有书读,有一个好的出身。

    段夏鹏原本计划,请凿井队那位叫沈为民的秀才负责此事,只可惜后续没找到此人。现在又遇见了顾惜朝,正好重新谋划这事,兑现自己的承诺,也让窑坊匠人安心给自己做事。

    “私塾,书院?”

    “段兄弟,以我的身世去教书,岂不是误人子弟,你不怕别人说闲话?”

    从古至今,世家门阀垄断知识,到了隋唐两宋兴科举,逐渐打破氏族对知识的垄断。

    然而,随之兴起以学派为核心的党争,这个问题又成了王朝秩序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所谓学派党争,自然是以人为核心,现如今的北宋社会,妥妥的人情社会。

    比如现居庙堂之上的高俅,高太尉。

    此人原本是街头混混,在药坊有一份正经工作,药坊老板见高俅整日游手好闲,不是安分之人,便写了一份举荐信,让高俅去东坡居士门下做文员。

    东坡居士不收,但东坡居士又碍于药坊老板人情,也写了一封举荐信,让高俅去驸马万晋卿家帮闲,正是靠一路举荐,高俅最终来到端王身旁,也就是现如今的徽宗皇帝。

    这般情况下,顾惜朝被现如今的官僚士族,除去了功名,排挤到权利圈之外。

    顾惜朝教导出来的学生,天然被其他士族打压。

    因此,顾惜朝才会说,这是误人子弟。

    然而,顾惜朝不知道的是,段夏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自己花钱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给自己办事,反而为赵氏朝廷卖命,岂不是给别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