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宋:种田,练武,平天下
繁体版

第61章 仁义

    按天魔秘策上面记录,蛊虫一旦被人植入控虫印,蛊虫衍生出来的子蛊,不能被他人二次培育。

    要培养血蛊,还得从第一步开始。

    天魔秘策记载,血蛊其原始蛊虫,是一种吸血虫。

    培育蛊虫的邪道武者,他之所以注意到这种特殊蛊虫,是因为这位天才邪道武者偶然之际,去了一个奇怪的村庄,他发现那个村子的人,几乎人人都是大肚子,且每个人都是一副皮包骨头的样子。

    这名邪修以活人炼蛊,并在这个村村民的血液中,发现血蛊的原始样本。

    邪修最终以吸血虫为原始样本,逐步培育出施加在堂哥段夏宝身上的变异血吸虫,也就是所谓的血蛊。

    天魔秘策上面记录的,便是炼蛊过程。

    舞阳城那位天才邪修蛊师,估计还培育了其他血蛊分支,只可惜段夏鹏现在也拿不到,除非那天亲手血刃此人,彻底搜刮其研究笔记,才有可能拿到全部传承。

    实际上,有了血网控蛊秘术,有一组炼蛊数据,其他炼蛊数据对段夏鹏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段夏鹏有更好的炼蛊条件。

    在系统庄园中,不仅可以种植各种农作物,还能养殖各种动物,包括猪牛羊等等。系统庄园养殖动物,同样拥有时间加速功能,几个小时就能长至成熟。

    血吸虫又是人畜共患的危险寄生虫。

    段夏鹏完全可以利用时间加速功能,把炼制好的原始血吸虫蛊,注入动物体内,进行迅速迭代培养,从而获得更加强大的血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段夏鹏就差吸血虫原虫,用来炼蛊。

    段夏鹏前世,属于南方人,南方有过大规模消灭血吸虫病的事件,政府会向百姓普及关于血吸虫的知识。

    因此,段夏鹏知道,血吸虫不一定要从活人身上获取,在牛马等动物身上也有。

    另外,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找到有钉螺的水域,大概率也可以找到血吸虫。

    ......

    第二天,段夏鹏让二弟去田间地头等有水的地方,帮他寻找钉螺,同时也嘱咐二弟,注意防范吸血虫。

    段夏鹏还有其他事情要忙。

    因为给堂哥段夏宝处理身后事的原因,约定和纪学章交付十万斤焦煤的生意,已经延后了几天,今天必须把这批焦煤送到城里去。

    “动作麻利点,耽搁了东家的大事,谁敢偷懒,这个月的绩效就别想拿了。”

    “速度,速度装车。”

    来到窑坊这边,还没靠近,远远地传来了曹友林的吆喝声。

    这次送货十万斤,用独轮车推去,必将花费大量时间。

    因此,段夏鹏组建了运输队伍。

    主要运力由五辆牛车构成,相比独轮车人力运送,牛车一次就能拉两四五千斤的货物,效率大大提升。

    “曹管事,安全为重,在保证大家安全的情况下,再想办法提升生产效率。”

    “钱是挣不完的,我希望窑坊的每个人,都在这里平平安安挣钱,踏踏实实生活。你们也不要因为多挣一个铜板,把自己身体累坏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那个谁,周轩,你小子才15岁,别那么拼命。”

    段夏鹏走近,年仅十五的半大孩子,竟扛着100斤左右的麻布袋子,和其他人一起搬货装车。

    “东家你说的对!”

    “周轩这臭小子,我说他干不了这份活,本来不想放他进窑坊的,可这臭小子非说自己能干。”

    “这小子也是苦命人,他父亲前年被朝廷征役,给北方边境送粮,结果这一去不回,留下三个弟妹,还有一个老娘。”

    “家里几人就靠他一人吃饱饭,他不拼命不行!”

    “东家,大家都知道,曹管事是刀子嘴豆腐心,您也是大好人。”

    “您就放心吧,这活我能干。”

    被点名的周轩来到两人身旁,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整张脸变得花兮兮的,露出微黄牙齿,脸上带着真诚笑容,周轩是真心感谢段家窑坊收留自己,给周家人一份活命机会。

    “哎——”

    “你们啊!!”

    段夏鹏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淳朴的百姓啊,能有一口饭吃,在大家看来,已经是满意的生活了,若非被压榨的活不下去,这些淳朴百姓,又怎么会揭竿而起。

    “曹管事,以后窑坊这边,请厨子过来,给大家加餐,中午吃一顿饭。”

    “这...东家,怕是要花不少钱!”

    曹友林略微迟疑道,况且整个北宋时期,上至官宦世家,下至黎明百姓,大家都只吃两顿饭。

    “没事,又不是大鱼大肉,也花不了多少钱。”

    “请人过来煮大锅粥,腌制一些腌菜,酸菜,让大家吃口热乎的,下午有力气干活。”

    “东家仁义!!”

    段夏鹏和曹友林的对话,窑坊工人都听见了,纷纷称赞道。

    这年头,地主老财只嫌从百姓身上榨取了利益不够多。

    像段夏鹏这样,不断给大家搞福利的东家,这可真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见。

    “曹管事,最近窑坊生意怎么样?”

    “回东家,杭州城内的铁匠铺已经全部来我们这儿采购焦煤,由于杭州城内的铁匠铺全都采取打折促销的策略,杭州城里的铁器开始向周边扩散,这也让焦煤需求进一步提升。”

    “另外,临近州县,也有客人前来采购。”

    技术是会扩散的,段夏鹏在杭州城搞了焦煤炼铁技术,其他地方若不改进炼铁工艺,其巨大的成本优势将逐步淘汰其他地区的落后产能。

    距离杭州城越近,这个冲击就越严重。

    直到客户采购焦煤所花成本,和本地使用旧工艺炼铁的成本趋于平很,这种技术迭代才会失去动力。

    “东家,其他地方的采购商来我们这里,售价也采用一个标准吗?”

    “哦!?”

    听曹友林提出这个问题,段夏鹏顿时来了兴趣,“曹管事可有什么建议?”

    “嗯,是有一点想法。”

    “这焦煤技术是我们独有,意味着我们可以学朝廷的经营模式,像控制盐茶一样,划分成不同销售区域,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销售价格,以方便我们把焦煤卖到更远的地方。”

    “想法不错,可你有没有想过,不同地区价格不同,你怎么限制别人跨区销售?”

    “我们没有朝廷所拥有的武力威慑,如何让别人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