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宋:种田,练武,平天下
繁体版

第72章 宣传

    母亲再次提及这个问题,段夏鹏头皮一阵发麻,饭都没吃上就准备起身,母亲见此忍不住叹息道:“现在天都黑了,你出去做什么?小娘子大晚上跟你来我们家不成?”

    “还是母亲想的周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厉害啊!”

    段夏鹏转身跟母亲开玩笑,却让母亲哭笑不得。

    插科打诨之下,母亲和二弟见段夏鹏这般,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谁也不知,在外人面前正经严肃,运筹帷幄的段夏鹏,居然还有这样一面。

    翌日!!

    段夏鹏陪母亲吃过早餐后,他准备去窑坊一趟。

    焦煤生意,主要针对各类大小炼铁作坊,拿下杭州城最大客户都作院之后,这门生意想要继续扩大,就必须走出杭州,以段夏鹏现在的实力,很难把焦煤生意推广出去。

    推广焦煤,势必对旧有的利益集团造成冲击,从而给段夏鹏带来麻烦。

    现在,只需等焦煤冶铁技术自然传播,需要焦煤的客户就会主动找到段夏鹏这边来。比起主动推广扩张,缺点是慢,优点是风险小,段夏鹏独家掌握焦煤炼制之法,属于稳坐钓鱼台。

    身处杭州,官面上有蔡云和紀学章撑着,段夏鹏在杭州做生意,简直就是无往不利。

    想要进一步做大生意,还得从杭州这座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掘金。

    “东家,你来的正好。”

    “新建的两座窑炉已经顺利投产,你上次设计的那个煤炉,我们成功烧制出来了。”

    段家窑坊里面除了焦煤生意之外,另外兴建的几座窑坊,正夜以继日的烧制陶制煤炉,筹备另一项生意。

    这项生意,就是杭州全城几十万百姓怎么做饭的生意。

    对于几十万人口的杭州而言,焦煤是小众生意。

    百姓真正刚需,只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

    说到食,每日做饭所需要的燃料,也就成了不可短缺的必须品。

    段夏鹏当初和唐家、宫家合伙开拓这项生意,时至现在,也到了投向市场的时候了。

    在把煤球生意推向市场之前,段夏鹏得提前合计一下陶制煤炉的成本,以及生产煤球的成本,从而制定合适的售价。

    “庄云飞,烧制煤炉的过程中,其良品率是多少?”

    “另外,单个煤炉成本大约是多少?”

    煤球生意是长期稳定生意,只要把市场开辟出来,就能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真要谈赚钱潜力,煤球生意比焦煤生意,只高不低。

    因此,段夏鹏也比较重视。

    “东家,煤炉烧制过程中,良品率在七成左右,有些炉子在烧制过程中会裂开,亦或者起裂纹。”

    “至于煤炉成本核算,是老范在负责。”

    当初招募五名烧窑工匠,曹友林曾在磁州淘淘镇烧制瓷器,烧制器物技术最好,被段夏鹏提拔为炼焦主管。

    庄云飞懂得窑炉建造,后续窑炉建造施工都交给他负责。他口中的老范,就是另外三人之一,名字叫范明权,除此之外,还有韦祖和、张谨。

    “回东家,算上人工和材料成本,煤炉烧制成本需要50文。”

    “如果后续改良烧制工艺,把良品率提高至八层,其成本可下降至40文,良品率进一步提升,或则扩大煤炉烧制规模,都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嗯,煤炉烧制工艺改良这事情,由范明权你来负责。”

    “把这件事情做好了,这边的窑坊就由你来管理,职位提升为主管,享受和曹友林同级别待遇。”

    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喂草。

    段夏鹏制定的原则很简单,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另一方面,段家窑坊赏罚分明,能做出成绩,改良工艺者,相当于技术入股段家窑坊,优秀工匠挣得钱,远超杭州城里的手工艺从事者。

    “东家,我一定会做好这件事,降低煤炉烧制成本。”

    “好好做,窑坊挣得多,你分红也多,大家日子也会更好。”

    “把准备好的煤炉装车。”

    “另外,让韦祖和那边也准备一下,把做好的煤球一起装车。”

    “今天去杭州城里,推广煤球和煤炉。”

    准备了这么久,前期所有投入,都得依靠段家、唐家、宫家垫资。

    说实话,哪怕段夏鹏现在凭借焦煤生意,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也感觉十分肉痛。

    段家五两牛车装的满满当当,段家特有车队已经被大家所熟知。

    当车队来到杭州城最为热闹的河坊街附近时,大家都被段家牛车上面的东西吸引住了,牛车上面放的货物,跟以前运送的焦煤不一样。

    在加速段夏鹏天授之人的名头,搞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沿途有许多路人被勾起了好奇心。

    “段公子——”

    “你们车上卖的是什么货物?难道又是一种特质石炭(煤)吗?”

    “原来是裘掌柜,你来的正好,今日我们段家窑坊准备了一种新式石炭球。新式石炭球比普通石炭更易燃烧,配合我们段家窑坊发明的特殊炉子,普通人家做饭,每日只需40文钱足以,还能保证整日供应热水。”

    “像你们这样的酒楼,更是节省柴火费用,起码能节约一半的柴火费用。”

    三妹段夏沫在熙春楼跟陈清欢学习厨艺,段家跟熙春楼掌柜裘金樽也有交际。

    节省一半以上的柴火费用,瞬间让周围的人群张大了嘴巴,愣愣的看着段夏鹏,说不出话来。

    所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杭州城作为大宋第二大城市,其生活压力也非常人能及。

    省下一半柴火钱,一天就是40文,一个月就是1200文,一年就是14400文,足足十几两银子。

    若真如此,让家家户户省下大笔开资,可谓是功德无量。

    “段公子,传说你乃天授之人,但这事也太惊人了。不是我们不相信你,而是大家想开开眼界,你可不可先展示一下?”

    “就是啊——”

    “真买了你们段家窑坊的东西,若不能省一半的柴火钱,那该怎么办?”

    “......”

    环视一周,见周围所有路人都围了过来,段夏鹏让护卫队成员维持秩序,然后跟周围百姓笑着道:“我段夏鹏敢说,那就一定可以做到。”

    “今日,我请了熙春楼陈清欢,陈御厨,来给大家伙演示煤炉和煤球的具体用法。”

    “大家且随我移步至西市。”

    “陈御厨会在西市门口,用煤球和煤炉,免费给大家做美食,顺便证明煤炉和煤球所具备的节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