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成为糙汉知青的小祖宗
繁体版

第一百六十章进城

    许秋秋闻言,立马笑道:“老支书,您放心吧,咱们村民正式接货之前,我肯定会先给他们搞个培训的。”

    培训入职,这是现代公司基本操作啊。

    但老支书一听,却有些狐疑,“培训?这得花不少时间吧?村民们哪有这个功夫?”

    还以为接了货就能赚钱呢,结果还得搞培训?

    太费时了。

    老支书有点担心这个培训会耽误他们田地里的事儿。

    许秋秋却笑说:“老支书,您啊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这个培训,咱们肯定是要选在空闲的时候,而且虽然说城里那个厂子虽然说是女工居多,但我觉得,我们村的男人们也可以一起做。”

    一边说着,许秋秋心里就想得更多。

    她刚跟祝厂长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只想着让他们村的姑娘妇女们趁着农闲的时候赚点家用。

    就像小鱼和春喜她们一样。

    但她现在想想,这干货又不是高跟鞋,正常情况下是女人的专利。

    她又何必只为女人搞培训,有时间男女齐上阵,多赚点钱不好吗?

    这般想着,许秋秋便对老支书说:“趁着这个机会,也让他们学一些除种地之外其他的本领这也是一件好事。”

    “这……”闻言,老支书有些好奇,“男人学这个有什么用?”

    他们这个村,除了种地的,就是渔民,其他的本领学了也用不着啊。

    技多不压身,老支书这个想法可要不得啊。

    感叹一声,许秋秋道:“老支书,咱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这种地啊就是靠天吃饭,什么时候年成好不好咱也不知道,这多学一门本事,将来也能多个吃饭的门路也是一件好事啊。”

    这倒也是……

    老支书赞同地点点头。

    想到多年前一场广面积的干旱,有多少农民吃不上饭啊。

    那时候,他们要是能多条路子那该多好?

    这般想着,老支书面上的神情越发松动。

    许秋秋见状,趁机劝道:“老支书,我从外面单位接活儿回来给咱们村民不农忙的时候做,大伙儿兜里有钱了,不都能跟城里人一样能吃上白米饭了?”

    城里人都能吃白米饭啊,真好,他们村里大多人都还在吃红薯丝拌饭呢。

    但……

    去外面接活儿?

    “秋秋啊,你自己做点小生意就算了,还去外面接活儿,这能行吗?”

    “怎么不能啊?现在外面那些厂子可都是有产量要求的,但是一个厂子里工位却是有限的。”

    看着颇有些小心翼翼的老支书,许秋秋笑着说:“他们吸纳不了那么多工人,产量任务却十分繁重,咱们村里的人接一些活计回来做,这一来呢是帮他们减轻负担。

    这二来呢,他们给些辛苦费给咱们改善生活,这不是互惠互利的事吗?老支说不如咱们先试试看?”

    “还……还能这样?”下意识摸起手边的大茶缸子,老支书喝了口水。

    他到底是老了,脑子不如年轻人灵活。

    这明明是被条条框框规定死的事儿,被许秋秋这么一说,就变成了咱们农民帮工人朋友减轻负担。

    是互惠互利一家亲的好事儿了。

    这也不算是走与国家相反的路子了。

    老支书听得十分心痒,许秋秋这话算是打消了他最后一丝顾虑。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先试试呗。

    万一这事儿要是真成了,不但他们村的人日子好过一点。

    就连他这个村支书,恐怕都得在上头乃至子孙后代那儿留下姓名。

    这般想着,老支书心里莫名火热,他点点头道:“那行,秋秋啊,我就信你一回。”

    “只要是对咱们村民有利,能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你说该咋做,我一定配合你。”

    “行,老支书有你这句话就行。”闻言,许秋秋喜笑颜开。

    趁热打铁,她当即就跟老支书说了,人家祝厂长想要坐下来跟他聊聊的事儿呢。

    “啥?这事儿你都谈成了啊?”

    听了许秋秋的转述,老支书一脸吃惊,“你这丫头刚才搁我这说一大堆,合着你这是先斩后奏呢。”

    她就没想过,万一他不同意,他咋整?

    许秋秋想过吗?她当然没想过啊。

    作为一个能赚下亿万身家的女总裁,这点信心都没有。

    还当什么总裁,还怎么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片天地?

    怀着莫大的自信,许秋秋冲着老支书讨巧卖乖,“老支书瞧您说的,倒是想先斩后奏来着。”

    “可祝厂长看我一个小姑娘,人家不想跟我谈,就想跟老支书您坐下聊聊呢。”

    这话,怎么说呢,老支书听了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瞧瞧,城里的厂长都想坐下来跟他聊聊呢。

    老支书下意识挺挺背脊,那架子一下就端起来了。

    拍了拍许秋秋的肩膀,他清清嗓子,“秋秋啊,人家能想着坐下来跟我聊聊,那就表明,你这个事儿已经办得差不多啦。”

    说着,老支书哈哈笑道:“想不到我这一把年纪了,还能跟城里的厂长谈事儿呢!”

    “秋秋啊,我老早就看出来了,你这丫头是个有大出息的,如今我也算是沾了你的光了。”

    “哪里哪里,老支书我才是沾了你的光呢,要知道,一开始人家都不愿意跟我谈呢。”

    一听这话,许秋秋就知道,老支书这里算是搞定了。

    她谦虚两句,便笑道:“老支书,您看,您哪天有空,我帮你和祝厂长约个时间,咱们趁早把这件事定下来?”

    这……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等于说,许秋秋把饭都给他盛好了,他还能不吃?

    看着眼前鲜活灵动的小姑娘,老支书干脆点点头,“行,这事儿你看着办,觉得啥时候合适,你就约吧。”

    “好嘞。”许秋秋应了一声,却并没有着急。

    事实上,老支书一个农村基层干部,除了调解些家长里短,在村广播站喊喊广播外也没啥要忙的。

    时间充裕得很。

    但许秋秋还是拖了两天才联系祝厂长。

    毕竟,谈判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沉住气。

    越沉得住气,赢面越大。

    两天后,许秋秋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才跟老支书一道去了城里。

    当然,同行的还有唐岐山和唐鱼。

    美其名曰,不放心老支书一个老人家进城。

    但实际上就想去看看城里的厂子长啥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