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单车的故事
繁体版

第5章 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小时候跟着妈妈去澡堂,不由得对大人们的身体好奇。

    年轻的少女们胸前要么是圆滚滚像保龄球一样一走一晃动,要么是刚刚隆起的小土丘,她们都略微有些含胸,光着身子从人前走过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害羞。然而年迈的老女人们呢?她们的言行举止大大咧咧,像是被世人放弃,也好像连自己也干脆放弃了一样,她们就那样光着身子在人前毫不在乎地晃来晃去,胸前是几乎坠到腰间的两个干瘪的布袋子,这样的袋子让人看了实在跟“美”联想不到一块儿,有时甚至会心生厌恶,还有一丝丝恐慌:我也会像她们一样老去吗?她们的存在让我害怕跟妈妈去澡堂,直到现在妈妈还以为我不爱洗澡是怕她搓得太疼呢!

    让我奇怪的是,那些保龄球和布袋子居然都可以作为哺乳孩子的工具?保龄球那么饱满,小孩子不会被噎到?布袋子那么干瘪,哪里还会有乳汁吸得出来呢?每当我再多问一句,妈妈就不耐烦地扯远去。我出生在80年代,那时候新华书店里都找不到关于这类知识的书籍,家里的电脑也总是被弟弟们用来打游戏,我唯一知道用电脑可以做的事就是玩QQ聊天和QQ空间、还有QQ邮箱收发邮件,我在自由使用电脑的时候也从未想过去百度,在没有前人告诉我新知识之前,我不会自己想到去突破,想不通当时的行为为何那么受限。所以当别人说家里没条件接触到更多知识时,我总是想不出合适的理由来搪塞,只能说好奇心和求知欲抵不过懒惰吧?

    好像度娘这个时尚的网络用语还是零几年才出现的,而我小时候根本不会使用搜索引擎。人类的认知局限能有多可怕,一件事你就一目了然了。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居然会有人警告说:女人坐男人刚坐过的椅子可能会怀孕。另一个极端是:还有很多女大学生以为,只要是在安全期,不做避孕也没关系。身为女性,对生育知识的匮乏居然仅限于小时候的过家家!你说可怕不可怕?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接触的两性知识要么是零散的、要么是荒诞离奇不可深究的。没有人知道医院病例上会有宫外孕,紧急避孕药不能多吃,男朋友不讲卫生的话,女生有可能会得一些难以启齿的妇科病,还有女生多次流产会导致终身不孕。

    我们提倡了很多次要把性教育加进九年义务教育之中,但是初中二年级的女儿说,他们每学期只上1次课,而且是男生女生分开上的,想不通这有什么可避讳的?怕老师害羞,还是怕女生害羞?还是怕男生起哄?女儿说应该都有吧。不过好消息是:她们比我们青春期的时候要幸运得多,我上初中的时候,两性教育更加隐蔽和地下,男生女生不仅要分开上课,上完课老师还不允许我们讨论,就是有疑问只能单独找老师问,谁敢呢?可笑吧?

    发现人类不光是认知有局限性,就连自己的身体也是有局限性的。身体是第三者,不是我们自身。昨天晚上又一次梦魇,梦里面我拼劲全力大喊大叫,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躺在泥泞中挣扎,她在求救我在梦中拼命起也起不来,当时就服了:身体是第三者,不是我们自身,并不是你想让身体怎样,它就能怎样的。在梦魇中你控制不了,年迈后腿脚落地位置都不由你想的算,阿尔兹海默症后大脑不再听你的使唤……这些客观事实我在年轻的时候,怎么就没想明白呢?

    生过孩子的女人都知道,独自前往的分娩经历中可能遇到的关卡都有哪些、会遇到的风险、排除风险的方法有哪些?这些都是没有人提前告知我们的。我们就像拆盲盒一样,硬着头皮走进分娩等待室,再像拆盲盒一样忐忑不安地挪进分娩手术室,拆到好运就暗自庆幸,拆到歹运就只能自认倒霉,自我安慰,自我感动。

    分娩之后的女人,每个都可以就这段难忘的经历写一篇长篇大论了,然而分娩也是禁忌话题,只能在日后某一天偶尔拿出来跟亲姐妹、好闺蜜分享,从来没有一个女人能清清楚楚描述出每一关发生的事情。假如将来女儿提问,大概率很多妈妈还是无法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一方面是那段时光太痛苦了,我们倾向于忘记痛苦;另一方面,女人们觉得生孩子时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不一样,认为自己的经验可能用不到女儿身上;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妈妈们其实很担心:假如我全部告诉你后,你还敢不敢走上那个鲜血淋漓的战场啊?

    所有人都在歌颂十月怀胎的辛苦,除了女人自己,其他所有人都是隔岸观火、袖手旁观。无论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不测,无论等待十指开全的漫长过程有多想死,无论分娩过程中需要侧切几刀、剖开几层,除了这位准妈妈去亲身体验,其他所有人都只能围观。所以女人们只能在临上战场之前,抽出时间自学呼吸和分娩相关的不连贯视频,把这个禁忌一样的秘密自己想办法解开。

    其实不但生孩子像拆盲盒一样,生完孩子后的带娃日子,也是一个塞满爆炸性“惊喜”的盲盒。您以为孩子呱呱落地就万事大吉了,以为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以为你的生命终于完整了,甚至有一种“无论以后多么惨败,都可以不在乎了”的满满成就感,世界上终于有个声音叫自己“妈妈”了。可是生活又给您抛来一个盲盒:养育的苦恼。

    这又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密,从小到大,女人只知道所谓妈妈,可以同孩子亲昵打闹,她曾多少次梦想自己成为画面中和蔼可亲的妈妈啊?现在梦想成真了,可是宝宝的大便怎么会那么恶心啊?宝宝怎么刚吃过就饿了呀?她怎么大晚上不睡觉精神那么好呢?她怎么又生病了呢?怎么就没人能代替我啊?我快要累死了熬死了啊!大部分妈妈都要体验到:婆媳一起带娃有多崩溃、丧偶式带娃有多艰难!大家还要一边防止自己因产后抑郁而吓到孩子,防止孩子产生心理阴影,还要一边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无论怎样都要在孩子叫“妈妈”那一刻,变成一个“开心”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