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事秘闻
繁体版

34 壁画

    唐逍遥先是张望了一下,看到老少两个和尚都不在附近,才越过黎明的肩头看了看那边走廊上的壁画。

    这一条走廊的墙壁底漆是白色的,上面用漆黑的墨勾勒出细密的线条,绘制出的图案好像连环画上的小人。

    三个人一同走过去。进入走廊后面对的那幅壁画描绘的场景并不算很大。上面一个人反手被捆着押跪在地上,旁边两个人看起来像狱卒,面对着坐在桌子后面的某个人,带着乌纱帽,好像是在审问什么。

    整个画面被黑色的框框给框起来,形成了连环画的“一页”。

    唐逍遥靠近了看,感觉画框底下曾经是有配字的,但时间长了又没做什么保护,也就逐渐褪色了。能勉强辨认出来字是繁体的,蝇头小楷,倒是很讲究的样子。

    这幅图旁边有一个传统走廊上常见的菱形小窗,唐逍遥往左面看了看,发现小窗旁边还有别的图画,同样也是被框起来。

    整条走廊似乎是在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墙壁上的画,应该讲的是太岁的故事。”黎明指了一下图上的人,看向唐逍遥和黎茜,“画面很有意思,你们看看。”

    从进门第一幅图来看的话,整个走廊的壁画风格看起来的确很像连环画。十分朴素,白底黑色线条,没有填上任何颜色。那些黑色的图案稍微突出墙面,将整幅画显得很立体,倒是和唐逍遥印象里敦煌的彩色壁画之类的不太一样。

    从第一页画面看,唐逍遥看到最先看到的那个后来被押着的人在田里劳作,地里面有一个婴儿一样的东西。

    虽然图案很简单,但还算勾勒得有鼻子有眼。那个小东西看起来犹如蜷缩在母亲子宫里的胚胎,亏这些人觉得是太岁,唐逍遥感觉从视觉上来说更像镇元子种的人参果。

    这个人,看上去是第一个发现“太岁”的人。

    故事的内容并不复杂:这个人捡到了这个小家伙,并将它捡回去抚养。受到小家伙的庇佑,土地里种什么长什么,而且这个人也一直很年轻——唐逍遥注意到,这张图画上只有那个人还是一开始的样子,周围的人都刻画成了老人。

    也许这个老实朴素的农民觉得这是天上神仙的化身,对小家伙更好了。然而好景不长,这件事被当地某个有权有势的地主知道了——唐逍遥感觉也许是当时的地方官员,BR县令或者知府一类的。这个有钱人想要霸占那个小东西。

    唐逍遥第一眼看到的图,就是这个人被构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后,要被问斩的图。

    但是这个人没有“死”。

    悲愤的小东西抱着他的头,将它装回了那个人的脖子上。下一张图画得不是很清楚,总之那个头被重新拼接起来的人开始发光,好像成为了那时候的“太岁爷”。

    最后一张图在走廊的尽头,被爬在墙上的爬山虎给覆盖了一个角。那个人的头发变得很长,披散开来,底下有一个人在跪拜,同样头发散开。这张图绘制的是两个人的侧面,能清楚地看到他们头发连在了一起。

    这就是两条走廊上全部壁画要表达的内容。

    实际上走廊没有那么长,一张画占的位置也不小,总共也许只有十张图。唐逍遥看完以后想,他能从这么简单的、完全没有配台词的画面里得知这么多内容吗?

    果然,黎明问:“你看到的是什么?”

    “一个故事。”唐逍遥有些不确定,看向黎明,“第一个‘天宝山神’的故事。”

    他简单地将自己从中得到的信息复述了一遍。

    黎明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唐逍遥的描述已经印证了他的某个想法。他拍了拍唐逍遥的肩膀:“嗯,看样子壁画还差一副图。”

    “还差一幅图?”唐逍遥问,愣了一下,“这个故事很完整啊?”

    黎明摇摇头:“不,这里没有描绘‘天宝山神’。还有一件事,”他转头说,“小茜,遥知闻出来了吗?”

    黎茜抱着遥知走了过来,朝着他们两个点了点头。猫科动物的嗅觉比人类要灵敏得多,遥知似乎闻到了什么让它不舒服的气味,没精打采地在黎茜的怀里打了好几个喷嚏。

    黎茜轻轻顺着它的毛:“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壁画的颜料,和那个塑像的头发是同样的材质。”

    和那个头发是同样的材质?

    唐逍遥愣了一下,看向壁画。这些壁画的图案稍微高出墙面,他一开始以为是某种艺术手法,但凑近了看却发现它们像菌落连接拼起来的。

    墙上留下的痕迹乍一眼看上去像是墨汁,但更像另外某种更为天然的成分。他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纪录片,里面有一种蘑菇成熟之后会如同把自己点燃一般,整个伞盖会翻起然后往中心融化。从伞盖的边缘就会流淌下这种黑色的液体。

    遥知又打了个喷嚏。唐逍遥轻轻闻了闻,闻到空气中有一股很轻微的奇特味道。他原本以为是因为这走廊比较阴,所以有些潮湿才会散发这种气味,但现在才察觉到是壁画散发出来的。

    那是一种很潮湿的特殊气味,一般能在夏季的地下车库门口、图书馆少有人造访的藏书室,以及某些公共大澡堂门口闻到,感觉还有点像放线菌在下雨前后会散发的气息。

    但这壁画看起来已经绘制很久了,和周围院墙融合得很好。唐逍遥凑近的时候仔细确认过,壁画线条边缘和墙壁的融合程度,应该差不多是同一年代的产物。就连一些下雨的时候渗透泡发的位置都能连接起来。

    如果是这样,颜料的味道早就该散发完了。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壁画本身是“活的”。正因如此,它才会一直散发这股气味。

    是先绘制好图案以后,这些东西按着图案生长成这样的痕迹,还是说它们是动态变化的呢?

    难道那两个和尚——按着他们的行为来说,称之为守庙人也许会更准确一些——就是在记录这个东西?

    这些壁画看起来已经成型了很多年,但如果是动态变化的,时时需要记录也能说得过去。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因为这就意味着它们不仅是活着的,甚至还有自己的思想,才能排列成这样有意义的图案。

    不是它们被涂在上面,而是自我形成了这些图案,以便向外传达某些信息。

    它们在向观测者和来访者传达一些,它们想让这些人类知道的内容。

    唐逍遥感觉有些不寒而栗。按着黎明的说法,那些泥塑都是直接由人形成的,既然如此,这些东西莫非就是从人的头里面长出来的?

    那这些东西根本是把宿主当成了自己的培养基,里面的东西一直在吸收养分,然后从里面冒出来,变成长长的细丝。

    之前在山上看到的那个塑像,从那个人的头上朝着四面八方冒出去的细线,也许并不是光芒的表现手法,而是某种黑色的、放射状的细丝……他们崇拜的东西本身。

    唐逍遥忽然想到另外某个长满长毛的东西,形状也和壁画上田里挖出来的小孩重叠。虽然颜色不同,但很有可能这种黑色是氧化了以后才呈现出来的颜色。

    “那个人偶。”唐逍遥猛地转头去看黎明,“那个人偶就是……”

    黎茜满脸疑惑地看向唐逍遥,似乎没明白他在说什么。但黎明见过他和那个六条肢体的东西搏斗的样子,神色很凝重地“嗯”了一声。

    他伸手指向倒数第二幅图、抱着那个人的脑袋蹲在他肩膀上的“小太岁”,说道:“这就是最后一件事。你不觉得这个‘天宝菇’,形态和我们之前看到的都不太一样吗?”

    但是,和那个从背包里爬出来,攀到唐逍遥肩膀上挂着的东西,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靠。

    唐逍遥想。

    如果说什么是“选择标准”,那么那个东西很可能就是挑选宿主的“标准”。

    如果是这样的话——

    他自己不就是被选中的那个人吗?!

    他还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感觉声音都卡在了嗓子里。黎明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向唐逍遥,但视线却越过了他的肩膀,看向了他背后的什么人。

    唐逍遥又听见那种仿佛脚尖从地上擦过发出的声音,由远及近。他一回头,那个老和尚果然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和尚笑吟吟地看向他,微笑着说:“这位施主,可否与老衲去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