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从加点开始
繁体版

第六章 垫脚石与技能点

    翌日,照旧跟着上级医师交班、查房、开医嘱。

    陆成当前分管的病人有四张床,均为术后病人,昨天下午从医务科回后,陆成特意来科室里写了在架病历,今天的任务就是微调医嘱、两张床位的换药、下手术室!

    下手术室可是陆成期待已久的事。

    安教授手术日是一三五。今天周三。

    陆成整理换药车回时,同学郑良安迎面而来,单手拎着自己胸牌:“成哥,陈老师特意交待了今天让我带你去手术室。”

    “今天是你的新手保护期。”

    “把胸牌拿上,等下换更衣室的柜子钥匙。”郑良安长脸微笑,脸上有痘印斑驳。

    “稍等一下,郑哥。”陆成闻言赶紧加快推车与整理换药车残骸速度。

    两分钟后,换药包归位,垃圾袋入桶,新垃圾袋套垃圾桶后,陆成才快速又消毒洗手。

    甩干手并小快步跑追平郑良安后缓步并行:

    “郑哥,这新手保护期是什么意思?”陆成满脸笑若菊花。

    “就是优先让你体验当助手的感觉。否则的话,我们组,常规是六个博士师兄,两个进修的大哥,三年级的师兄四个,二年级的师兄三个,再加上我、吴穹……”郑良安一一仔细罗列。

    郑良安这么推算,陆成的头皮都隐隐作麻。

    难怪要有新手保护期。

    ……

    陆成很快就体会了同学郑良安的意思。

    手术室里的阵仗与查房时科室里的队伍相比,别有风味。

    手术室里,密密麻麻扎满人。全都是清一色的口罩、帽子、绿色洗手服。除可看出高矮不均,压根难分清谁是谁。

    陆成最熟悉的就是手术台上几个,安教授、陈副教授、两个主治医师、两个博士师兄。

    另外几个博士师兄和进修的两个老大哥,站据围手术台第一内围圈,这里是最佳观看手术位。

    第二排是硕士三年级或住培三年级的师兄们,他们间或踩着踏脚凳,踮起脚尖。

    毕业后能读博的人极少,他们都要面临就业,即将离开同济,每个人都努力地伸长脖子想要能多学点就再多学点。

    与自己一届的硕士吴穹,这会儿正在人堆堆的边缘,被挡住一只眼,找到了一个视线的漏洞就往里看,陆成都不知道这个角度究竟能不能看到手术野……

    麻醉仪前,四人呈菱形坐,麻醉医生上级对着三个麻醉科的学生带教。

    手术室的器械操作台上,器械护士一边传递器械一边与巡回唠嗑,巡回护士坐在手术室的计时面板前玩手机,另有一个实习的巡回护士,双掌如拨水,垫着脚尖地在手术室里游来游去,也有点无所适从……

    郑良安带陆成进手术室后,显然没他看手术的位置和视野了,就与陆成一并走到手术室计时面板旁,靠墙而站,说:“成哥,这台手术还没结束,找个位置对付一下吧。”

    “老师估计会安排你下台手术跟台,老师示范一台切皮,手术完成时你负责缝合关闭切口。下下一台手术,你就可以切下皮这样子……”

    郑良安是安中远教授的学生,也是组里面陆成这一届第一个拿到常规助手权限的,经历过很多人进手术室的第一次,对安中远教授的套路十分熟练。

    这会儿,安中远可能是听到了郑良安的规划,偏头说:“谁说我必须这样的?我偏不!那个谁,你现在就上台,然后开始缝皮。”

    郑良安:“……”

    陆成:“……”

    安中远教授在手术室远比在科室里时调皮和跳脱,和学生郑良安的话都能杠起来。

    “还愣着干嘛呀,小陆赶紧洗手上台啊,安教授还和你开玩笑啊?”见陆成还处呆滞状,副教授兼组内教学秘书的陈支源赶紧打破陆成的发呆境。

    安中远自然是不会认识一个一年级,还没进手术室的住培下级的。

    陈支源负责搞教学则必须认识。

    陆成从没想到过自己第一次操作会如此没有仪式感,会如此仓促。

    可初来乍到小喽啰一只,只能乖乖听话,赶紧洗手上台,后默默地来到了手术室的最下角,先帮忙参与手术。

    台上已经有六人,陆成此时垫起脚尖勉强可以看到安教授的右手手腕……

    手术后续持续了足足四十多分钟,安中远教授问:“陈教授,这手术质量没问题吧?”

    陈支源副教授赶紧回说:“没问题,肯定没问题。安教授您亲自主刀出品,必然是精品……”

    安中远教授,作为国内医学会推出医师等级制度后,最先通过创伤外科主任医师认证的一批人,且当前在创伤外科主任医师至少排在前二十,当前的实力深不可测。

    非常有可能冲击数年后将开放的学科带头人5级医师位置。

    “我不是马,也不属马,你拍我马屁干什么?”安中远笑嘻嘻地一边脱无菌手术衣,一边玩笑。

    这放开的心态,显然是心里已经了然整台手术质量。

    陈支源非常玲珑,接话技术一流:“安教授您都说不属马屁了,我听上级的!”

    安中远笑了起来,指着陆成,陈支源叫过小陆,刚好心里还有印象:“小陆,你来缝一下……”

    陆成闻言乖乖照做,2级熟练度的缝合术,是陆成自己早就练出来的,一举一动,就是本能,刻印在了骨髓里。

    陆成接过持针器、有齿镊开始了缝合操作后,教授和副教授只是看了第一针,就大概知道了陆成的水平。

    整体水平不高但底线有保证。

    “曾泰,慢慢看小陆缝,你负责手术收尾。”安中远说完,就带着懂事长陈支源副教授有说有笑走出。

    两人表情轻松,对话十分有趣。显然是对这一台手术的完成质量有十分自信。

    两个大佬走后。

    只是主治的曾泰松了一口气道:“小陆你不紧张,外科操作就是要应用在手术中。”

    “练功房里的操作练习和患者身上的操作体悟交织融合中,外科就渐渐入门了。”

    陆成并没回应,本就紧张、水平有限的他,哪里有工夫分心答话?

    此刻要充分消除紧张、发挥百分百的缝合水准都有一定难度。

    但陆成仍然非常努力、仔细地一板一眼,把每一针缝合都把握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极致。

    与此同时,陆成对面的曾泰主治,适时就开始对所有人都进行着教学起来:“对合、层次,是缝合操作的骨架,也是机体结构愈合的基础。”

    “练功房里,模式化的练习也是基础,临床中的体悟,根据不同的皮肤领域选择不同的缝合深度与密度,这就是缝合操作的层次和灵活应用!”

    “外科操作,主在控制!每一针缝多深,跨多远,穿什么解剖水平,有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嗯嗯嗯……”师兄们都点头。

    陆成不敢分心去听课,只保证操作在能力范围内、在规矩内慢慢结束缝合。

    缝合完的陆成,才有空听周围的人说什么。

    师兄们、自己的同学,正瞪大双眼,一边盯着自己刚刚的操作,仿佛是‘大家来找茬’的最优质素材,直接就分析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分析哪里是非低级错误的错误,其实可以控制得更好,分析哪里有不足……

    所幸患者是全麻未醒而不是腰麻的持续清醒,否则说不得回病房后就找缝合医生的麻烦。

    陆成的心态稍微有点崩。

    合着好不容易挤进来,上的第一课就是被踩着当垫脚石!

    做的第一台缝合就是找茬素材。

    亏得自己还兴奋和期待了一天多。

    陆成平稳心态后看向面板上的收获!

    “你通过助手配合,完成了一台手术,对股骨大段骨缺损治疗贡献1.5%,获得技能点1!”

    “你通过缝合操作,对皮肤软组织手术创伤伤口治疗贡献60%,获得技能点8!”

    “闲置技能点:10.9.”

    卧槽?

    虽早有预料当助手会提升技能点收获速率,可助手单独缝合一次有8点技能点?

    陆成大感意外。

    找茬就找茬吧。

    说不得有一天就让你们高不可攀了呢?

    哼。

    陆成内心调皮地做自我心理建设,这一cos阿Q环节,在天才辈出的同济十分必要,不然心态很容易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