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少年的往事
繁体版

第五章 神秘的小厮

    展昭刚出驿站门不久就觉得被人盯上了,转身进了家名叫风月楼的菜馆,要了几碟小菜和一壶高粱烧细细的酌着。

    喝上了一半,展昭招呼下小二:“小二哥哪有方便的之地?”小二知会了他茅房的去处,他径直去了。

    展昭的本意是看有没有后门什么的,借机甩掉那个尾巴。却在后院见着了个正在劈柴的小厮,那小厮听得有动静一回头,见有人就冲展昭傻乐了一下又忙开了。

    “包大哥?!“展昭冲到那小厮双手抓住他的肩膀:“包大哥,真的是你。”那小厮被展昭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奈何展昭手劲奇大让他反抗不得。

    “我是大包...不是什么包大哥...不要打我!”那小厮有点恐惧看着展昭。“难倒是我认错了?”展昭走到那小厮跟前将他的帽子向上推推,看到了那熟悉的月牙印迹。“没错就是包大哥,可是他为什么...“

    “我展昭啊,包大哥,你不认识我了?”

    “展昭...展昭,好熟哦...不过我真的不认识你!我不是什么包大哥,我是风月楼的大包,一口气可以吃二十三个大包的大包!”说完很神气的拍拍胸膛,仿佛是一口气吃二十三个大包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一般。

    展昭实在吃不准是怎么一回事,想想还是找公孙策商量下,转身回到前堂付了酒资。出了风月楼的大门,看见有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龙华,展昭上前打个招呼,展昭从他的眼神捕捉到一丝的慌乱,展昭心下惦念着找公孙策说发现包拯的事儿,也没深想,和那龙华别过径直回驿站去了。

    公孙策见展昭很快就回来了,以为展昭事情已经办妥了。展昭将出去的经过大致和他说了一遍,最后声音提的高高的说:“我在那风月楼的后堂见到了包大哥!”

    “哪个包大哥?!”

    ”你是说包拯!?“公孙策突得站起来紧紧抓住展昭的手腕,连声音高了分。展昭用瞅了瞅自个儿的手腕,公孙策松了手略带着丝歉然的笑笑:“快说!展昭!

    “展昭说了在后堂见的那个小厮的详细情形,那小厮像极了了包大哥,展昭与其相认他却矢口否认说他并不认识展昭。听罢展昭的说辞后,公孙策满脑子的官司:”难道只是相像?“

    公孙策和展昭商议了一番还是决定先去风月楼去看看再说,展昭公孙二人出了驿站。风月楼和那驿站也是相邻,只消半盏茶的功夫二人便来到风月楼。

    为了询问方便同时也是要稍避人耳目,公孙策要了个雅间。待那小二快要离去之时,展昭叫住小二:“小二哥且慢!”小二驻了足:“这位爷可还有什么吩咐?”

    “想在你这打听点事。”顺手塞了些散碎银子在他手中。小二将银子轻轻一握知道的不老少:“无功不受禄,大爷你这是?

    ”展昭见他如此小心出言安慰到:“无他,就是想打听个人,小二哥莫要多想。我就是想知道后堂那个打杂的黑黑的小厮的一些事。”小二略带疑惑的看着展昭“也没什么,我就是觉得那人很象我走失的表哥,可也不敢贸然相认。”

    “原来是这样啊。那个傻...大包啊,是大概两年前来到我们风月楼的。据说是被一群辽国的商人在京城西边的河边救起的,当时他受了重伤,辽国人一路照顾他,等到双喜镇的时候他也好的差不多了,辽国人就把他留在风月楼,在这里打打杂杂什么的。”

    “哦,那你们为什么叫他大包呢,”展昭问。“说起这个还真是个趣事呢。”大包在风月楼醒来后一口气吃了二十三个大包子,至今还没有人能超得过他,他自己也是引以为傲的。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那么能吃包子,所以我们都是叫他大包的。

    “展昭还待会问些别的,就听外面叫声连连”大李...大李“,那小二一听就向公孙策和展昭告了罪:”老板叫我了,我得走了!“说罢应了外面一声”来了...来了“人就急匆匆走了出去。

    公孙策和展昭在里面都在想着事儿,也无心用饭。外面柜台前,老板问那小二:”他们都是问你什么呢?“小二觉得无甚可隐瞒的就说:”问得是我们堂后的那个黑乎乎的傻大包?“

    ”问他做甚?“老板问”那人说傻大包,好象他的一个什么亲戚什么的。“哦”老板神色间飘忽不定,随后摆摆手把那小二打发了,一个人匆匆奔后院而去。

    回到处个的房间后找来纸写了什么,放在小竹筒里绑一只鸽子的腿上放了出去,然后神色淡然的奔前堂而去。

    包间内,公孙展昭二人商量了一番觉得再去看看,展昭带着公孙策来到的后院,或许他去别的地方忙去了吧,二人寻了一番也不见那黑黑的小厮。真真是有心寻他寻不见,二人有些子沮丧的回到了驿站。

    这样一番来回,天也黑了。二人回到了驿站却见那驿丞在大堂等他,见二人回来,忙得上前行礼不迭:“小的见过二位大人。”公孙策双手虚抬下”客气,我二人微服到此,不必多礼!“那驿丞满脸堆笑着”不敢...不敢“

    那驿丞还未等公孙策和展昭问话便忙不迭的说起来意来:“大人刚来是问在下有没有新近发配来此的人犯,小的下去又仔细仔细查了下,上个月有一个从京城来的叫马元方的,大人是不是要见见他?”公孙策心想这驿丞还真是,说:“那就叫上来吧!”

    不多会儿就见驿丞带上一人来:此人年莫五旬,须发都有些花白,一双眼睛锐利非常;身宽体健,行起路来脚步沉稳;站定后气势凛然,不怒己威,久居上位养成的威压不经意间让屋内之人顿感气氛为之一沉。

    公孙策在观察这位南平王赵睿要保的究竟是何许从物!同时这马元方也在观察这位新来的转运使,皇帝可是对此人赞不绝口啊:俊朗儒雅,眉宇间英气逼人,目光深邃却不让人觉得疏远,与之相近有如沐春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