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黄天帝国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最强兵

    要想练成一支强军,充足的训练时间和足够的营养补充是最基本的条件,而这就意味着天下最强兵只能出自于全职军队之中。

    现在的黄巾军虽说已经在张平的不断整训中战力越来越强,但是距离天下最强兵还有很远的距离。

    而要将现在的黄巾军训练成天下最强兵,却是依旧十分困难,毕竟现在的黄巾军只不过是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充足的营养对于黄巾军来说,依旧是一个难题,最起码黄巾战兵现在每月连肉脯都吃不了几块。

    张平随即想到自己战胜的那些军队,几乎都是郡兵这样的层次,张平原本的那些自得此刻也顿时烟消云散了。

    因为张平很清楚,接下来他将会面对更强大的敌人,甚至会面对天下最强兵——大汉边军!

    沉重的压力和强烈的危机感让张平的神经再次紧绷了起来,看向周围的黄巾战兵更是多了几分审视,甚至开始考虑如何练就一支可以媲美大汉边军的军队,甚至将黄巾战兵全部训练成为天下最强兵。

    看到张平的神情变化,何远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何远这段时间跟张平在一起,哪里会察觉不到张平心态的变化。

    随着一场又一场大战在张平的运筹帷幄之中获取巨大胜利,张平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就发生了变化,多了几分骄傲自满。

    而这却是最危险的事情,正所谓骄兵必败就是如此。

    一旦张平将这样的情绪传递给麾下的将士,必然会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败,这是何远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但是此事又不能明说,何远只能干着急,此刻见张平恢复了之前一贯以来的沉稳,这让何远发自心底的高兴。

    何远曾经是大汉边军的骑兵军候,因为得罪了军中权贵不得已逃回家乡,却是没想到家中父母早已经成为了枯骨,田地都被豪强侵占了,这让何远成为了一无所有的流浪汉。

    何远之所以加入黄巾军,就是因为他清楚的感受到了官府和朝廷的腐朽,世家豪强的霸道,升斗小民不仅没有出头之日,甚至连活路都没有了。

    所以当黄巾起义开始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加入了黄巾军,成为了黄龙道君麾下的一员骑兵,最后更是成为骑兵统领。

    在黄巾起义失败之后,很多黄巾战兵都四散而逃,但是何远依旧没有离开黄龙道君。

    因为何远很清楚,在这个时代如果升斗小民不能自强,推翻世家豪强以及汉室朝廷的统治,那么升斗小民永永远远只能成为被压榨的对象,没有出头之日。

    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理想,何远一直坚持着,直到他遇到了张平,才知道自己遇到了对的人。

    在何远看来,张平根本没有任何的私心,所有的财物美女根本不看在眼中,每日都在为了黄巾部众的生计和黄巾军强大不断的努力着。

    张平为黄巾部众建立了以前只有世家豪强子弟才能上的幼学和学堂,甚至建立了人人都可进去的藏书阁,那里有着一卷卷价值万金的珍贵书卷。

    原本只有世家子弟才能修习的修炼之法,张平更是毫不吝啬的传授给了所有黄巾战兵,甚至都没有明令不许外传。

    这一切的一切何远都看在眼中,何远自认为自己是做不到这样的大公无私,他深深的觉得张平就是值得他一生去追随的人。

    所以何远在张平问起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将他深藏在心底的这些汉军的秘密都一一告知了张平,因为他觉得张平应该会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找到应对的方法。

    张平却是不知道何远的心中所想,他此刻心中确实在想着如何建立一支天下最强兵,毕竟没有一直可以对抗天下最强兵的军队,张平觉得自己睡觉都不安稳,这让他的眉头忍不住都皱了起来。

    何远略微思考后说道:“主公,其实你可以在选锋军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天下最强兵,如果你嫌他们忠诚度不够的话,完全可以从黄巾战兵选取高端战力之辈充实其中。”

    何远的话让张平怦然心动,但是一想到这些战力强横的战兵必然是各个渠帅大渠帅的心头肉,一旦抽调必然会造成黄巾军战力的整体下降,张平这方面的心思就淡了。

    不过打造一支天下最强兵的念想却是留在了张平的心底,在鲸吞青州之后,他就会着手建设一支可以媲美大汉边军的天下最强兵。

    何远看着张平的神情变化,明白张平并没有同意自己的提议,忍不住微微一愣。

    “等等再说吧,现在不是大动干戈的时候,黄巾军的战力好不容易提升上来,不能抽调其中的高端战力。”张平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何远顿时明白了张平的意思,不由得对张平更为佩服,毕竟张平能够从整体来考虑问题,这是何远之前没有想到的。

    其实张平没有说的是,天下最强兵的建立绝不是战力高强战兵的简单堆砌,而是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张平要建立的是一个天下最强兵的培养体制,而不仅仅只是一支军队。

    至于这个培养体制应该如何建立,张平却是需要仔细的思考,而且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

    很快张平就将这些念头藏在了心底,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这次攻打青州郡兵大部的事宜上。

    在前往金山附近青州郡兵大营的路上,张平也没有闲着,不断的调整着黄巾军行军的序列。

    张平不仅将战俘营这支刚刚经历过大战的军队调到了最后面,让他们保存体力,从而将战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程度。

    更是将黄巾军斥候不断的散出去,拔除一个个青州郡兵建立的斥候小队,从而保证黄巾军的行军路线上没有青州郡兵斥候的身影,以此来保证行军的隐秘性。

    这样的指挥对于张平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在管亥以及几位大渠帅眼中,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他们也都如饥如渴的学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