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幕僚
繁体版

第54章 势不可挡

    “将军,那可是...将军您唯一的孩子啊,微臣恳请将军三思!”

    那部下其实本意是为难一下刘仁瞻的,想借此劝说刘仁瞻放弃寿州防守事宜的,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刘仁瞻果真大公无私,竟要处死自己唯一的儿子,此等情况下,他们自然也慌起来了,纷纷规劝刘仁瞻。

    刘仁瞻只是缓缓站起身来,无力的摆摆手示意拒绝,背对着众人,许久,他强忍着悲痛大声说道;

    “自古以来,临阵投敌者,其罪当诛!来人!还不将叛贼拉出去斩首示众,难道是要老夫亲自动手吗?”

    刘崇辉听到父亲说到此的时候,自觉自己必死无疑,他倒也没觉得害怕,淡淡的跪下,给刘仁瞻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身泪俱下道:

    “爹,孩儿不孝,辱没了祖宗,来世若有缘份,孩儿再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了!”

    说完他便毅然的往外走,此时外面雷雨交加,身后的几名亲兵刀斧手含泪紧随其后。

    刘仁瞻痛斩爱子的消息不仅传到了我们这边,很快,寿州的大街小巷都得知了此事,原本飘摇欲坠的寿州此时又因此团结一心,寿州城中全部老少同仇敌忾,誓与寿州共存亡。

    “先生,最近刘仁瞻的事情你应该也听说了,原本寿州的那些降将现在都有了归意,先生,你可有良策?”

    郭荣对此一筹莫展。

    “陛下,在我看来,寿州我们必须要拿下,此时,若我们放弃,那失去的就不是一座寿州,而是整个军心。寿州虽然比之前更难攻打了,但是我们围困了两年之久,他也早已不是铁桶了,陛下这几日不妨再辛苦些,亲自督战,我想我们就要拿下了。”

    “如此最好,那依先生高见,攻下寿州,城中百姓应如何处置?”

    “陛下,寿州难攻是因为寿州城内老少想要活下去,陛下如果可以接受刘仁瞻,哪怕他誓死不从,你也要为他封官加爵,并厚待城中百姓,如此,陛下不紧可以得到一座城,还能赢得一城的民心。”

    “先生言之有理,来人,备甲,朕要亲自督战,撬开这寿州的城门。”

    庆幸的是,攻打还不到十天,那寿州城突然在清晨时分打开了城门,部内依次走出了之前刘仁瞻的部下,只是这刘仁瞻此时已是灯尽油枯之势,虽然他一心抗争到底,但是一身不由己,被部下抬至郭荣面前时,他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说了句;

    “逆贼,无耻逆贼!”

    然后就悲愤死去了,郭荣也唏嘘不已,叹了口气淡淡的说道;

    “哎,刘仁瞻,若我是你的君主,该是多么庆幸的事情啊,来人,传朕旨意,大军进城,不得侵占城内一瓦一木,不得欺行霸市,对城内居民有不义之举,将刘仁瞻厚葬于此,为纪念其仁德,此城内军士改为忠义军,以彰显刘仁瞻之高度气节。”

    自从寿州收复后,周军士气就越发雄武,郭荣想借此乘胜追击南唐,被我劝止了。

    “陛下,眼下即将入夏,酷热难耐,军士多不适应,若是再南下追击,恐怕适得其反。不如将将士留在寿州休整数月,待时机成熟,一举拿下濠州。”

    郭荣沉思片刻,点点头,算是应允了我的建议,很快三个月的时间过去,此时秋高气爽,军心大振,将士们纷纷摩拳擦掌,主动请战,我见时机成熟,建议郭荣可挥师南下,强取濠州,郭荣大悦,命匡胤为先锋将军,统兵3万,并率金枪、铁骑、控鹤三班精锐随同,自己随同大军殿后督检。

    南唐君主李景达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喘息,见郭荣进取濠州,慌忙在濠河附近扎下军营,在全国中快速招募兵丁5万有余,试图遏制郭荣大军的攻势。

    那濠河对面的南唐军队依据天险,虽军士素质曾差不齐,但是郭荣的军队想一举拿下,还是有些吃力,匡胤听从我的建议并没有轻举妄动,只是安排军士先在附近驻扎起来,郭荣见状,立马唤我答疑。

    “先生,朕怎么看不懂了。”

    “陛下,我看过周围地势了,濠河水宽河急,对面敌军此时必定严防死守,我等强攻虽有胜数,但是损失太大,在下看来,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那先生有何妙计?”

    “在下看来,我们不妨在此驻扎几日,既不进攻,也不做过多防守,那南唐几次战斗下来知道我们的厉害,自然不敢招惹我们,待他们松懈下来的时候,我们趁其不备,夜间让匡胤率领一队骑兵渡河,摧毁敌营,然后再攻取战船,直取泗州,只要泗州拿下,濠州就不攻自破!”

    “先生,这濠河湍急,且南唐军队人数众多,此计虽妙,但是太过冒险了。”

    我见郭荣对此犹豫不决,于是坚定的说道;

    “陛下放心,那南唐军人数虽然多,但是都是些乌合之众,我军大多是马军出生的将士,且士气高涨、骁勇善战,只要我们过了濠河,我敢保证,我们就已经胜了!”

    郭荣见我胸有成竹,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笑着对我问道;

    “那先生,此次我们要驻扎多久?”

    “最少一旬,最多一月,那南唐必定会松懈下来。”

    果不出我所料,半月不到,对面南唐的军士见我军迟迟不做出攻击的动作,期间又骚扰我们数次,见我们都无动于衷,渐渐的开始松懈下来,于是当晚,我便命匡胤率领骑兵2万,队伍统一做好标记,然后将战马驱入河中,快速的向河对面奔去,此时大多数军士已经到了河中央,河水湍急,稍有不慎就会被冲至下游,军士见毫无退路可言,纷纷往前拼命游动,很快,河中就出现了无数浪花和战马嘶吟的声音。

    事发突然,对面的南唐军根本就没反应过来,等发现的时候,周军已经过了激流往岸上奔袭了,南唐军见状也只能拼命放箭,但是此时无数的周军已经涌了过来,虽射杀一部分,但是此时夜黑风高,外面呐喊声一阵高过一阵,让南唐军彻底乱了阵脚,就这样,不出一个时辰,匡胤就率领2万马军,几乎全歼了多于自己数倍的南唐军,那李景达见大势已去,慌乱中在十几个亲兵的护卫下仓皇的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