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香江二十年
繁体版

第24章 真正目的

    麦威大厦一楼大厅,保安值班室。

    保安们去了物业食堂打饭,屋里现在只有两个人。

    由于楼内采光不好,屋里点着一排照明用的氙气灯。

    灯光下,眼前这个“霓虹人”似乎比灯泡还要耀眼。

    斜飞剑眉,锐目黑眸,忽略嘴唇上的血痂,所谓“龙姿凤表”也不外如是了吧。

    好家伙,这小日子够靓的……

    曹明志打量对方之后,没端架子,口吻比较客气道:“三井先生,您找在下……”

    但对方脸色严肃说了句:“曹sir,明人不说暗话,我不是霓虹人,我是李清源,华夏人。”

    曹明志略感意外,不过他接受能力很强。

    “那李生找我?”

    李清源笑道:“素闻曹sir目光如炬,现在有一家公司拥有搅动香江报业风云的能量,请问曹sir,这家公司有冇投资价值?”

    听他聊起投资,曹明志面无表情,对其言论并未尽信。

    “哦?那请问这家公司如何搅动报业风云?”

    李清源的声音平缓,语气不疾不徐。

    “这家公司掌握了香江读者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阅读偏好。”

    曹明志的表情微动,但没有出声,对方的话还没说完。

    “这家公司掌握读者选择每一张报纸的逻辑,了解读者最喜欢哪个板块,知晓每个板块忠实读者的百分比。”

    掌握这些,对一家报社意味着能做内容优化,提高发行量,提高广告价格,提高业界地位,提高社会影响力。

    而每个受欢迎板块背后的主笔,都是报社潜在的挖掘对象。

    甚至由于有了这些,就能用数据锚定主笔们的价值,挖墙角都会精准无比……

    曹明志的呼吸略微急促,他承认这个东西很诱人。

    但一个能在股市叱咤风云的人物,定力和静气是必修课。

    依旧没出声,等待着李清源接下来的话。

    “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掌握所有报社的实际销量,并且他们有充分的数据和论据!”

    曹明志扶了扶眼睛,看向李清源的目光变得深邃。

    “请问先生,《信报》目前的实际销量是多少?”

    李清源知道《信报》的销量不会太高,可他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数字,显然这个问题不好答。

    可他只是玩味儿的笑了笑:“这个问题看要曹sir如何判断,如果曹sir觉得这家公司没有价值,可能《信报》目前只有两千到三千的销量……”

    曹明志一滞,李清源表情很严肃的提醒:“曹sir不要觉得我是信口开河,这家公司会为我提供论据支持。”

    要做到这种事情很简单,只要在问卷中削减《信报》比例就行。

    李清源的话多少有恐吓的意味,但曹明志并没有愤怒。

    输红眼的人才会发脾气,而有底牌和自信的人,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

    他只是静静思索对方的话。

    随意虚报的销售数量,并声称有论据支持?

    曹明志淡淡道:“李生,如果你说的话是真的,那么我承认你的公司拥有不错的价值。但你逃避了我刚才的问题,我是否可以认为你说的是假话?”

    他打了个太极,又把问题给推回去,所以李清源依旧要想办法自证,于是从怀里掏出一张问卷。

    “曹sir请看。”

    曹明志接过来的时候用手摸了摸,纸质又薄又糙,极为劣质,似乎是新闻纸裁剪而成。

    这不能说明什么,主要是纸上的内容。

    将问卷展开,轻轻瞥了一眼。

    只是这一眼,他的目光便再也挪不开了。

    首先入目的是开头的引言和注释,是对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说明。

    【如果用一首诗来形容报纸,想必“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很恰当。

    西汉邸报出现,直到明代,它们或叫“宫门抄”,或叫“杂报”,或叫“京报”,它们无论承载的是皇帝谕旨、臣僚奏议,还是任免调迁,一律都与你我无关。

    常言道,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那不过是古代文人的臆想与自我吹捧。

    而现代,传媒真正面向了大众,但其目的或为渔利,或为传播主张,几分公心?几分私念?

    你我不得而知。

    今天,一项伟大的社会调查开始了!

    请用你手里的问卷,来帮这个社会筛选出谁是公心,谁是私念。

    让那些不能服务大众,娱乐大众的媒体现原形,让消费大众,愚弄大众的报社倒闭!

    一份问卷,一份使命。

    让你我同行,共筑社会责任!】

    这段话看完,曹明志偷偷瞥了一眼李清源,抠抠脚趾,很是替他尴尬。

    不过等所有内容看完,他也明白了对方的底气在哪。

    问卷里题目设计的很精巧,有事实性问题,有意见性问题,有断定性问题,假设性问题和敏感性问题……

    倘若参与调查的市民多的话,那么这个问卷一经公布,恐怕真能掀起香江报业风云。

    “李生,我承认你的想法很好,但你想做香江本土的ABC,是否考虑过会遭遇报业同行的抵制?”

    曹明志挤出一丝笑纹,半玩笑半警告的道:“报社老板们可都不是好惹的,我老曹可不敢蹚这浑水。”

    李清源一愣,曹明志是误会了他的意思,认为他想做香江的ABC。

    他当然知道能玩报社的人有多不好惹,不然用得着找靠山吗?

    别人不谈,就说《东方日报》的老板马氏兄弟,那就是香江最大的贩毒头子,真要了谁的命,手下有的是顶锅弟兄。

    李清源做了个无奈的表情道:“曹sir可能理解错了,我还没那么不知死活。”

    曹明志好奇道:“那李生要做什么?又为什么找到了我?”

    李清源哈哈一笑:“在说起这些前,请曹sir允许我做个自我介绍。”

    曹明志点点头,一副我看你如何表演的淡然。

    “我的名字是李清源,港大社科系出身,两年霓虹交换生的经历。”

    “七天之前,在我口袋里只剩下19块的时候,我突然萌生了投身报业的想法……准确的说,我想找个工作……”

    曹明志懵了,绕来绕去,原来你是要找工作?

    那你去应聘啊,虽然报社难进,但你可是港大的学生,到哪里还不是块香饽饽?

    刚产生这个想法,李清源接下来的话回答了他的疑虑。

    “但我意识到,如果直接进入报社,我也许会在排字房里的从事校对工作,或者我能会是一个出色的资料员,熬上几年,也可能有机会当上财经记者……”

    “但我很想做主管一级的重点工作,于是乎,我用了一周时间,在只有19块的条件下,小小证明了下自我能力。”

    李清源指了指这份问卷:“如您所见,这样一份填满内容的问卷,我在七天内,做到了十万级的调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