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香江二十年
繁体版

第19章 论侠

    “失策了!”

    守在电话边上,李清源思考了许久,穿越以来,第一次露出颓丧的神色。

    怎么请萧亦?

    不琢磨还好,越琢磨越不对劲。

    当时信口说一句,可现在细想才知里面的难度。

    估计骆有梅和曹明志二人,是对萧亦不太了解。

    以为对方只是个普通文人,顶多名气大点,大不了用钱砸好了。

    但骆有梅不清楚萧亦的分量,林山止却不可能不知道,等她回家一说,林肯定认为是李清源信口胡诌。

    这样一来,前面做的铺垫不说白费,起码是在林老板那得了个坏印象。

    “不行,我非做成不可!”

    这件事的难度,在于威逼利诱两个手段都行不通,只能靠说服。

    但让一个武侠作家,去给和自己齐名的人物去写传记?

    这不是自跌身价吗,怎么看都透着不靠谱。

    除非金镛死了!

    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要有弄死金镛的本事,何必还向萧亦求稿。

    “算了,只要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怀着这样的心态,李清源拨通了电话。

    “你好,找下萧亦先生。”

    “我是萧亦。”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让李清源精神一震,没想到直接和正主对上话了。

    “萧先生您好,我是香江一家报社的编辑,想……”

    话没说完,就被对面打断了。

    “不好意思,这位编辑先生,如果你是求稿的话,我已经打算封笔了。”

    封笔?

    《白如云》还没写呢你就封笔?

    没可能啊!

    李清源不死心,试图探究原因:“萧先生,不知是什么变故让您有了封笔的想法?”

    说到一半,他忽然灵机一动,憋着坏说了句:“是否是受到了金镛的影响?”

    萧亦本来都想挂了,可后面的一句让他有点不爽,我封不封笔和金镛有屁关系?

    考虑到对方是香江报社的,那鬼地方的媒体一向擅长乱写,要不做点解释,第二天【自惭形秽,北慕容终显原形,失意作家萧亦封笔】的标题就能见报。

    “我拿到了绿卡,要移居米国了。”

    李清源用惊诧的语气道:“移居米国?据我所知金镛也在不久前去往了米国,不知这和您去米国有什么关系?”

    萧亦怒了:“你是哪家报社的?会不会说话?查凉镛去米国是办丧事的,我又没死儿子!我去米国是移民,你听不懂人话吗?”

    听着电话那边怒气值爆满的声音,李清源反而笑了。

    萧先生这么易怒,看来城府不深啊。

    也是,总不可能人人都是老阴比吧。

    既然这样,那事情难度一下降低了不少。

    “十分抱歉萧先生,我是被您封笔的消息震撼到了,所以有些语无伦次,您为什么要封笔呢,这可是华夏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萧亦心里舒服一点,但依旧语气不善:“为什么封笔不是说了吗,我要移民米国,到那边投稿不便。”

    “至于其他的,你不用抬举我,文化界谈不上,要说新派武侠受点损失还勉强凑合。”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还会纠缠在萧亦为什么封笔上。

    但李清源很鸡贼,直接把话题引到新派武侠上。

    “萧先生这话说的不对,您封笔确实是文化界的损失,至于所谓的新派武侠?呵呵……”

    这个年头呵呵还没有特殊的含义,但他话里的轻蔑谁都能听出来。

    萧亦也被这句呵呵勾出了兴趣,讲真,他自己虽然写武侠,却极度看不上新派武侠……

    “怎么说?”

    李清源道:“‘武’是尚武的精神,‘侠’是伟大的同情。侠要有同情心,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有打抱不平、慷慨激昂的意识。”

    “可现在所谓的新派武侠,武成了好勇斗狠,侠成了贪杯风流,真是奇哉怪哉!”

    萧亦忽然有了点共鸣感,连连点头道:“你说得蛮好的!”

    能不好吗,你接受采访都是这个调调。

    “萧先生,武侠现在已经走到了歪路上,正需要您出手正本清源的时候,您怎么能封笔呢?”

    萧亦叹了口气:“唉,实话和你讲,我其实不是封笔,我正在考虑是不是写一个复古题材,但还没构思好,家里的亲人又都去了米国,不停催促我赶往团聚,很难定下心来啊创作啊!”

    现在轮到李清源好奇了:“是什么题材?”

    萧亦脱口说出两个字:“仙侠!”

    李清源嘶了口冷气:“仙侠?这可是一个大命题啊!”

    他不光惊叹,还得展示自己是懂行来博取共情,于是把声音切换成午夜播音腔。

    “如果把《山海经》和《庄子》列为仙侠的源头,那这个题材历史可太悠久了,从魏晋《神仙传》里的各类仙人故事,到风尘三侠的超然拔世,再到《绿野仙踪》里的冷于冰和温如玉……”

    “珠玉在前,仙人的形象恐怕不好塑造啊。”

    萧亦很意外,没想到他这么有水平。

    “你说的不错,困难点在于如何展示仙的威能,如何把侠与仙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侠的落足点不应该是武功,而是气势,胸怀,是除暴安良,用正义去感染别人,而不是简单的用刀剑去伤人……”

    他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堆,但思路还没打开,也讲不清“仙”是怎么回事,只不停地阐述对“侠”的理解。

    如果正常的话,李清源是要给他点提示的。

    但他偏偏不,把语气切换成了很欠揍的状态撩拨萧亦。

    “萧先生,您这次前往米国,是想向金镛先生讨教对‘仙’的理解吗?”

    这人挺有文化的,怎么说话那么令人讨厌呢?

    听不出来我烦金镛?

    萧亦直言不讳道:“我没看过金镛的作品,也不想和他交流,你还有事没,没事情我挂了。”

    李清源赶紧道:“萧先生,是这样的,本来我们报社打算开一个专栏,结合作家本人来论一论‘侠者’为何,但现在金镛先生出了事,破碎了大众心中对‘侠’的美好幻想。”

    “可专栏已经立项,停是不可能停的,所以我们打算从古龙先生开始论侠,当然也会涉及您本人,不过您放心,我们肯定会如实写的。”

    论侠?

    古龙的操行还不如金镛呢!

    “你们报社怎么嘴那么碎啊,以为自己是金圣叹吗?”

    李清源用无奈的语气道:“冇办法啊,我只是个小编辑,报社的事情做不了主的。”

    萧亦烦的不行,古龙是他的好朋友,还是同年级的校友,相交莫逆,常常在一起写稿,他也不想让人把古龙那些龌龊也全扒出来……

    于是打听了一个关键问题:“专栏是谁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