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穿越从天启元年开始
繁体版

第66章翻译官郑一官

    眼看刀刃越来越近。

    郑一官忙是慌张道:“千户大人,我有用,我会卢西塔语和葡萄牙文,哦,就是红毛夷的语言,我还会倭语,我还会一点点剑术……我有用啊!”

    “大河。”

    若不是周云叫停的及时,郑一官怕是要给众人表演一下什么叫做血溅十步了。

    不过就算如此,张大河手上的刀,刀刃已经切开了郑一官脖颈上的毛细血管,缕缕血液顺着刀刃流向刀尖,最后啪一下,摔碎在钢铁甲板上。

    “懂得还不少。”

    周云伸手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开放式耳机带上,曲指一下下敲在钢铁上。

    “那你帮我问问这倭寇,现在统治倭国的幕府将军是哪一个?”

    听到周云要问话,张大河也是麻利的就把大脚,从那被踩得乌黑的丑嘴上挪开。

    “三郎,这位千户大人在问你话,问你统治倭国的将军是哪一个,好好回答,说不定我们都有活命的机会。”

    郑一官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当康号上的其他船员听不懂,周云却是通过翻译耳机听得明明白白。

    当然,倭寇三郎的话也是明明白白。

    “我三郎堂堂倭国武士,是绝对不会向你们明人屈服的!”三郎趴在甲板上嘶吼着,口中的血液夹杂着唾液飞射而出。

    三郎的话音刚落下,郑一官不等周云询问,已经是慌张的翻译起来。

    “他说他知道错了,他是第一次当倭寇,只要大人想知道的,我们全招。倭国现在的幕府将军是德川秀忠。”

    三郎:“支那马鹿。”

    又是一句骂人的话,即使不用翻译器,周云都知道。

    但倭人骂人的脏话,到了郑一官的嘴里却变了。

    郑一官:“他说,大人饶命啊!”

    三郎:“杀了我吧,李旦船主会为我们报仇的,会杀光你们所有人,抢走你们所有的女人。”

    郑一官:“他说他在倭国还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底下还有个三岁的孩子。如果你们实在不能饶了他,就饶了我吧,他劝我好好地为千户大人效力。”

    郑一官满头是汗,一字一句地“如实”做着翻译。

    周云眉头一挑,失笑出声,“那你再问问,你们船上装的是什么。”

    三郎看着谄媚的郑一官,好像也意识到了什么,忽然大吼一声:“八格牙路!”

    “千户大人!”

    郑一官再怎么反应及时。

    此时也知道,自己的翻译官工作已经是出了纰漏,恐怕是继续不下去了。

    郑一官冷汗直冒,浑身止不住地发抖,但他还想为自己的性命做最后的努力。

    “船上装的,是要运去会安售卖的货物,有青花瓷、丝绸、麻布和茶叶。”

    周云目光盯着郑一官,嘴角向上挑起,这家伙看起来还算个人才。

    如此想着,周云把手一挥,就道:“大河,用那倭寇,给没跟倭寇打过的娃子,练练胆子,然后丢海里喂鱼。”

    三郎不断叫骂着,被张大河拽着,拖去捆在船头的时候,还在做着垂死挣扎。

    可随着张大河不断招呼人过去,看着围着他的大明人一个个拔出刀来的时候,这头倭寇终于是怕了。

    这头倭寇嘴唇抖动着,喃喃出一个个他人根本听不懂,也听不清的词。

    在张大河的催促下,还是他儿子张二顺最先站了出来,一刀直接捅在这头倭寇的大腿内侧。

    不是张二顺害怕,而捅歪了,而是他爹张大河让他这样做的。

    说是人人都得来,前面的得吃点亏,只能往下面招呼,不然一头倭寇怕是不够。

    张大河不断催促着,不断讲着几年前倭寇荡境,在陵水县犯下的惨案。

    那惨案,也是如今南山东百户所人丁稀少的一大原因。

    随着张大河的讲述,本就与倭寇有着不小的仇恨的南山卫儿郎,逐渐血气上涌,一个个上前,纷纷用刀子招呼起远道而来的“客人”。

    而南山卫众人的争先,很快就刺激到了沈家寨的老少十几人。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白刀子进,黄刀子出。

    白刀子进,绿刀子出。

    这头倭寇死了,死的太早了。

    死的惨,又死的不够惨。

    死的太早,南山卫众人的仇恨还没有宣泄完。

    死的不够惨,又怎么能够祭奠那些,惨死在倭寇手中的亲友啊。

    众人的疯狂,吓坏了后方的郑一官,让他浑身颤抖,却不敢发出一点点的声音。

    这样的画面,注定会深深的刻在郑一官的脑海中,就像是思想钢印一样。

    ……

    两船的货物很快就被全部吊装到了当康号上,经过检查确认,损坏的很少。

    丝绸、茶叶、麻布,对于这些,周云的兴趣并不是很大。

    但周云还是命人,将一部分品次上佳的丝绸茶叶封存起来,打道回府的时候给自己家一份,沈家一份,打点也需要一份。

    当然,对船员的封赏也是少不得的。

    瞭望手和炮手的奖赏,是周云亲自送到他们手上的。

    其他船员也各有奖赏。

    然后是周云感兴趣的,青花瓷。

    贯耳瓶、菱形瓶、花觚、炉、香盒、罐、碗、盘、杯、壶等样式,应有尽有。

    临江独钓、板桥归人、山庄屋宇、八仙、罗汉、吉象、牧童骑牛、双鹿、双狮戏球、人物仙鹤等花纹,各不相同。

    每种,周云都让人取了一样来,细细观察。

    这些东西,还都挺别致的。

    “千户还真是心想事成。”沈秀才也在周云的身旁,和周云一起欣赏这些青花瓷,双手紧紧抓在其中一个上,细细摩挲着。

    “想着去会安做生意,就有倭寇送上门。还送了两艘船的货物,就是可惜那三艘了。”

    “有什么可惜的。”周云冷笑一声,手中的瓷器也被他啪一下,捏出一个缺口来,“我更想让倭人死,最好一个不留。”

    “善。”沈秀才赞同道,却又忍不住缓缓叹了口气。

    周云对倭寇有这么大的杀心,作为周云证婚人的沈秀才,怎么能不知道缘由。

    周云的父亲力战倭寇而重伤不治,母亲也是因此而伤心而去。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何况父母都可以说因为倭寇而死。

    若周云对倭寇没有这么大的杀心,沈秀才才是要狠狠地唾弃周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