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古代当小书生
繁体版

即将到达青州

    “大哥,这少年郎是个好人。”开口的人便是抡大锤的卖艺人。

    “下辈子,我们兄弟俩在报恩吧。阿林,今晚行动小心点。圣女吩咐过我们不要打草惊蛇,免得这次行动失败。有位狗官会来青州修养两日。今晚就把他杀了!”那人抚着胸口对阿林小声说道。

    ……

    江北也不知道自己的善意会发生了些许变化。无人能知此刻的卖艺人会今晚刺杀某位大人物。

    青州的东门外十几里的郊外。一队人马正浩浩荡荡的往青州的方向赶来。为首的人骑着骏马,腰间配着剑。眼神十分犀利,任何风吹草动都躲不过他的眼睛。紧绷着身体,防止路上发生意外。

    可这样的人,身旁有人乐呵呵道“慕游恒,我们都快青州了。还那么紧张干嘛?我们这十几天遇到了多少枫霜教的人想刺杀林大人,还不是被我们杀的落荒而逃。”

    慕游恒依旧冷着脸,摇了摇头。什么话也不说,他只想做好自己的本分。

    那人见到他那副神情。依旧乐呵呵.似乎早已习以为常。这队人群中唯独慕游恒武功最高。

    此时,有个人急忙的跑来,前来询问那个乐呵呵的人“张骑督,林大人询问还有多少里到青州?”

    张提督名叫张松,身职六品官职。旁边的慕游恒却是镇国将军的养子。并无官职,但没人敢小瞧他。单单一个镇国将军的养子的身份足以碾压在场所有人,除了林大人。他是受镇国将军的命令前来保护林大人林乐。此番去青州是去寻故人,短住几日。

    张松乐呵呵道“放心吧,最多半个时辰就到青州了。还请林大人放一百个心便是了”

    那人应了一声便急冲冲的赶回马车那边了。

    张松往马车的方向睟了一口,对着慕游恒说着“我平生最看不起这些文官,除了会动嘴皮子。其他什么都不行,先前我们遭受了多次枫霜教的偷袭。损失了多少兄弟啊!”

    这时,慕游恒终于开口了。但不会帮着张松,也不会帮林乐。“一定要把枫霜教这颗毒瘤给除掉。”

    马车上

    林乐端详的坐在里面。一边看着奏折,一边听着下人口中说的话。

    “禀大人,离青州不到十里,下午我们便到青州了.”

    林乐什么也不说,静静的看着奏折。下人大气可不敢喘,他跟随大人五年了。这五年,他可知林乐的性格。他在外人总是彬彬有礼,礼贤下士,扮成一副君子的模样。可他真实性格却是阴险狡诈,虚伪,吃人都不吐骨头的伪君子。

    等林乐看完了奏折。闭了闭双眼,什么也不说。下人匍匐在马车上,一动也不动。很安静,只有车轮和马蹄踏步的嘈杂声。过了好一会儿,林乐开口了“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下人连忙下去。等下车之后,他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仿佛刚刚在地府里爬出来。

    ……

    青州城

    孟府书房

    孟阳早已忙完城里的事务,此时正喝着茶,听着下属的汇报.不一会儿,有个驻城的将军急匆匆的跑到孟阳面前,用武官的敬礼向孟阳禀报

    “禀告知府,吾等看见前面有一队人马正缓缓向城里过来.”

    孟阳听到有一队人马过来,不禁皱起眉头.放下手里的茶.站起身道“下去告诉萧县令,不能让百姓在城门里相迎,让他安守本分。”

    “诺”将军领命便退去了。

    “你们也散去吧,做好自己做的事情就行了。”孟阳朝着下属们挥了挥手。

    “是,大人”下属也听从孟阳的命令

    此时的偌大的书房里就剩下孟阳一人,略显的孤寂。脑海开始回忆起可恨的往事……

    林乐,是皇上的宠臣,也是孟阳最痛恨的人。从户部尚书一路贬到青州当个知府。被贬自己无所谓,最可恨的是他林乐之子林梓烁敢独自一人带着提亲的重礼上门提亲。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林梓烁想娶孟倾语为妻。搞得孟府下不来台。只能派人打伤众人,随后闭门谢客,整日不出。

    当林梓烁拖着受伤的躯体回到林府,当林乐见到自己的儿子被人打了,走上前询问是谁打的。林梓烁委屈的将自己上门提亲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父亲,当林乐听后勃然大怒。想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到上朝廷面见皇上的时候,林乐倒打一耙,在皇上面前指责孟阳,说孟阳不懂礼仪,作为户部尚书,公然在京城殴打其子林梓烁,藐视皇威。林乐凭着自己能说会道的嘴,能把黑说成白,将反的一面转成好的一面。可皇上恰好也宠爱林乐,也不明事理,直接下旨罢免孟阳的户部尚书这个官职,贬到青州当知府,往后在不许回京城。

    当孟倾语得知此事后,她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害了父亲丢失了官职,想自己上门赔罪,却被孟阳阻拦。

    “你不要心怀愧疚,是为父对不住你,你今天胆敢去林府赔罪,那你对的起你娘的在天之灵吗?我宁愿丢失官位也要护住你们姐弟俩。这是你娘托付给我的遗愿。”

    “况且,为父丢失了官位,但可以远离京城,远离林乐。在青州有什么不好?依山傍水,却是个养老的好地方……”孟阳说着说着,泪水从脸庞上轻轻的划过。

    是啊,他恨啊!恨这个世间的不公,恨自己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儿女。

    思绪拉回到书房中,孟阳长叹一声。随后走出书房,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到后院的凉亭。因为他知道孟倾语会在那修身雅兴。

    未到雅亭,一曲淡淡悲情的琴声从他耳中盘旋。孟阳听的出这首乐谱,与其说是乐谱倒不如是一首诗。

    孟倾语从嘴里轻唱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换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她的声音清冽,不是那种柔媚的语调,而是带着刚毅很坚强,但又不得不认命的语气感。让人有些心疼。

    等她唱完,琴声也随着落幕。孟阳早已不是那个在京城春风得意的自己了。他含笑轻轻的鼓起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