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运周天
繁体版

第四章 莲灯劫运

    平都下院罗清洞府。

    山水郎密令中的三千精珠已经全部转给百珍阁,甚至还将原身旧存八百精珠也一起搭了进去,可是罗清却觉得此行不虚。

    原本火德法器稀少的平都,此行竟然能够一次采购两件,甚至还能寻到一枚风火相合的宝扇,罗清都感觉自己有些运气在身上了。

    晋升筑基的赏赐和决明真人的个人赐予的东西不算,罗清本人积攒的家底已经挥霍一空了。

    现在罗清身上除了新购买的三件法器,原身留下的一把法剑和一枚山中赐予山水郎密令之外,可真是一穷二白了。

    看着面前的几样法器,罗清暗暗思索,山水郎密令是平都赐予,虽说里面有一丝道韵,而且还有些此方世界特有炼制手法,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被宗门收回,况且其中蕴含高修手段,暂时不可窥探。

    原身法剑品质驳杂,若非是原身留下的唯一法器,罗清是不打算留下的,宝扇和新购买的法剑已经被自己炼化,只需蕴养三日即可运使随心。

    最为复杂的就是这枚莲花灯法器了,那日周姓老者虽然说了此灯的来历,但是恐怕还有隐瞒,因为莲花灯上不仅仅有火烧痕迹,还有封禁法术的痕迹,隐隐中还藏有一丝鬼气和暗淡的神性。

    前世中有道经有云:“遂古之初神与道同。”道出上古大神的地位,乃是天生地养的神祇,是大道规则的具象。

    任何一尊大神都有通天彻地之能,一丝神性就能翻山倒海,与世界联系紧密,只有违背天心运转获罪于天,方能外劫加身,轻则神躯破碎,灵光暗淡,无法世间显圣,重则剥离神赦,泯灭灵光。

    可是这个世界神性不同于前世中大神的神性,哪怕一丝也有巨大威能,这莲灯上所含的那丝神性正是外神的神性,虽有些特性,却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此界地域广大,尚有许多未知之地,不识教化,因此诞生出许多野神和毛神,按照周天共识,此类神灵未经人间至尊或大教赦封,出身不正,未成金丹果位的神灵无论正邪统统归为外神,周天生灵均可破山罚庙,清剿邪神。

    况且和前世先天根脚强大的古神不同,这里野神法力高低不一,良莠不齐,法力高深者甚至可以凝结金身成就金丹果位,弱者只有元胎法力,勉强糊弄一些凡人。

    因这方世界修士口含天宪,有分封山水神灵、地方神祇之能,所以蕴含神性的灵物不在少数。

    比如罗清手中的山水郎令就有先斩后奏之权,可以剥夺、赦封神灵,凡是平都门下赦封品级在紫府真人之下的神灵,山水郎具有节制之权,可以赦封罢免任何有违禁令的神灵。

    这枚莲灯法器,应该混入了外神血肉炼制而成,至于老者所说的金身就纯粹是往上面贴金了,只有修成金丹果位的外神才能塑造金身,金丹以下的外神所塑造的最多是蕴含一丝金性。

    但是从里面蕴含的神性来看,恐怕至少蕴含了一丝是紫府外神的血肉,毕竟紫府本质和筑基已经有了显著不同,蕴含了一丝金性。

    其实灯上火烧的痕迹也好,封禁的痕迹也罢,哪怕里面隐含的鬼气可能蕴藏的修士神魂都无足轻重,甚至里面的紫府血肉罗清也不是没有办法熔炼。

    真正让罗清忌惮甚至觊觎的是这莲灯法器所蕴含的一丝劫气,前世罗清就是在劫前转修,对于劫气格外敏感。

    不知道熔炼这枚莲灯的材料是什么材质,竟然可以束缚住未散尽的劫气,使之经久不散,甚至还在隐隐汇聚,若是无人干涉,说不定可以孕育出一丝劫火。

    前世修行最忌讳劫难,但是劫难却是生灵求道难以逾越的天堑,畏惧劫难、向往劫难、掌握劫难是众生的必经之路。

    前世天地规矩甚严格,一旦违背天意就是天罚加身,人劫涌至,身死道肖,逼迫生灵打破枷锁,不以功法论正邪,唯以揣度天心,消灾解难,度厄飞升。

    可是此世广大,规则尚未固化,许多天地规则尚不能覆盖整个界域,这就给了罗清可乘之机,生出一丝觊觎之心,欲要一探大劫本源。

    欲行此事,有悖天道,若是打草惊蛇必生不祥,罗清此时根基尚未稳固,没有必然把握熔炼此物,一旦失败恐怕就会丧失千载良机,到时必然悔恨晚已。

    况且此方世界尚有许多不明之处,身上的麻烦也还没有解决,根本没有时间给罗清仔细研究这件法器,因此罗清将法器收起,平复原本激动的心情。

    直到心如止水,再无波澜后才起身向外走去。

    按照记忆,平都下院设有一位督院真人,八位执事。

    督院总管全局,万事一言可决,由紫府真人决明担任,八位执事分别负责教化、防卫、丹药、法器、人事、钱粮、赏罚、典藏等事务,均由筑基中的高深修士担任。

    除了督院真人常在后山清修不说,其他八位执事均按月轮值。

    罗清运气不错,本月正是负责典藏的执事真人,寒月真人当值。

    “弟子罗清,见过寒月真人。”罗清来到闻法阁,拜谒执事真人。

    “咦,竟然是你,我记得你突破元胎不过数年,怎么突破筑基了,积累不够,揠苗助长,于道途不利。”寒月真人看见罗清,先是惊讶,然后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寒月真人年纪看起来不过三旬左右,身着一袭素色道袍,头戴一枚玉簪,面容清瘦,不可亲近,虽然声音清冷,可是关怀之意却是发自真心。

    “多谢执事提点,弟子偶得机遇,颇有感悟,于近日自然铸就根基,非是急功近利。”罗清感觉到寒月真人关切之意,解释道。

    寒月真人看罗清眼神清明,周身法力不漏,想必真是得到了什么机缘,修道之人若是没有些机缘仅仅依靠苦修难登长生殿堂,个人缘法不必深究,何况都是平都弟子,如今又是同道中人,想必不会鼠目寸光,自毁根基。

    “不必谈谢,不过是习惯说教了,无意深究,道友如今亦是同道,称呼我道号吧,今日之言不必放在心上,日后闲暇还要多多交流才是。”寒月真人说道。

    “叨扰真人了,今日却是有事相求……”罗清尚未说完就被寒月真人打断。

    “道友不必多言,我已知晓道友来意,这枚玉符可解道友心中疑惑。”寒月真人取出一枚玉符,交到罗清手中。

    罗清感谢自是不提,闲谈几句,告辞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