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运周天
繁体版

第十四章 道场

    道场是一个修士的修行之处,比如平都山就是平都祖师的道场,在这里,任何未经祖师允许的人试图窥探都会被祖师发现,平时可以安静清修,不必担心旁人的打扰,若是有人闯入平都,祖师斗法可以占尽地利优势压制闯入者,让他发挥不出全力。

    下一步罗清准备更换根本道法,炼制本命法宝,都需要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地方。

    若是建立一处清修道场,不仅可以让自己高枕无忧,还能躲避一些伺机窥探的人。

    但是一座道场的创建,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就以平都道场而言,修为若不是高于祖师一个大境界,根本无法打破结界,闯入平都山内部。

    但是这样的道场已经不仅仅是设置阵法这样简单了,涉及到了天道规则的运用,甚至融入了洞天福地,不是一般人可以布置的。

    现在罗清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建立这么宏大的道场,他现在只需要简单设立一些阵法,将一处清修之地完全纳入自己掌控,不被他人窥视打扰即可。

    因为在离开之前考虑到自己可能不会偏居一隅,多半是要四处奔波的,所以在离开前,特意了解了道场建立之法,也在青都城购买了相关材料。

    道场的建立方式多种多样,原本最适合罗清的方式是用零木或者玉石勾勒阵法,以三十六块阵牌为根基,用一件法器作为中枢,融合成阵。

    这样设置的阵法可以重复使用,便于搬动,缺点也是很明显,每搬动一次就会损害阵基,难以长久,最多三次阵法的阵基就会报废。

    但是收到徐纪的神火和灵木之后,罗清有了新的想法。

    他打算先将凤血梧桐木雕刻成为一个神像,以神火注入灵木之中,然后将其炼制成一件神像,最后通过点灵的方式为神像赋予神性,点化出一尊神灵,用这尊点化的神灵作为道场的守护神,不仅可以守护道场安全,还可以随时移动道场。

    罗清是有想法就做的人,根本不在乎自己塑造的神灵也属于外神,会被皇庭和教派不容。

    徐纪送来的这块灵木品质极高,质地坚硬,内中更是蕴含汹涌的火气,木纹中流动的血痕,仿佛真如一只九天凤,筑基灵物的本体果然不同凡响,就是不知道创造出来的神灵威力如何。

    不过寥寥数刀,原本圆形的灵木被罗清雕刻成为一尊木雕,这件木雕不过两掌大小,但是却呈现出古朴大气、威严庄重之感。

    他面容威严神圣,双目未曾开眼,嘴角微微上扬,身着铠甲,腰胯宝剑,左手持一枚莲花法灯,右手握一把烈焰旗,脚下踩着两条火龙,甚是威严。

    这件神像罗清是按照前世上古大神祝融氏的样子打造的,前世剿灭巨灵神之战,这位火神给罗清留下很深的印象。

    尤其他手中那把烈焰旗,左右一摇摆,整个空间都被烈焰包围,狂躁、霸道,根本不容任何人反抗。

    在那一场通天彻地的大战中,火神祝融直面巨灵神的威压,扛住最主要的攻击,罗清等人不过是从旁辅助,从陆地打到九天,无数神魔都烈焰剿灭,最终巨灵神也被众人围住,被火神收入莲花灯中活活炼化,灰飞烟灭。

    这件神像仿照火神祝融模样雕刻,不求他能成就祝融那样的大神,只要将来有一半的战力不错了,若是没有机缘恐怕金丹就是这位护法神的上限。

    外形雕刻好后,剩下的就是将神火注入神像中,给神像装脏,最后以自己神念为引,通过点灵方式,给神像点睛,从而为神像开光。

    若是不出意外,罗清通过一点神火自行点化的这一尊神灵,应该可以有筑基期的实力,虽然不是筑基中的强者,但是也能达到一般水平了。

    毕竟徐纪送来的神火就是筑基期,还用了筑基灵木为其塑身。

    罗清不打算现在就点睛开光,准备找一个良辰吉日。前世中神灵毕竟天地意志的显化,虽然不知道周天中神灵为何如此不堪,但是毕竟要造就一位神灵,罗清还是要庄重一点。

    不知道徐纪是故意大张旗鼓的上门拜访,还是罗清早就被李家人盯上了。

    徐纪刚走,前后不过半个时辰李家之人也登门拜访了。

    罗清雕刻神像时候,过于专注,提前在静室封了门窗,李生云跟随罗清,知晓他是在行法,所以自作主张的将李家人引入前堂,茶水此后,然后陪着他在会客厅闲聊。

    来人是李家家主李宗,李生云之前从没有见过他,哪怕是家中祭祖,也只能远远的望见一个背影。

    可是如今这位家主竟然和自己和颜悦色的闲聊起了家常,李生云宛如做梦一般,梦中也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不仅可以同李家之主坐下来交谈还能面见县令,甚至被其赞美。

    好在罗清只是雕刻完神像就收手了,不然今日不仅李宗见不到罗清,李生云也快应付不了李宗了。

    等到罗清走到前堂,李生云松了口气。

    没等罗清开口,对方却先开口了,“久仰督管大名,难怪大人如此年纪就成为筑基真人,光是这份勤奋就让我等自愧不如。”

    李宗身着宽袍大袖,上面绣着祥云,大概七八十岁的样子,面容清瘦,眼神精明,嘴角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脸上的胡须微动。

    此人面相上给人一种精明之感,就不知道外表和内在是不是一致了,罗清心里想着。

    “老前辈谬赞了,偶有所得,倒是怠慢了贵客。”罗清伸手示意老者坐下,自己也坐在主位上。

    “当不得贵客,大人不嫌老朽我未请而至的失礼,已经是给足了面子。”这老人连忙起身,满脸堆笑道。

    “有道友愿意来我这清冷小院,小道欢迎至极啊。”罗清哈哈一笑。

    “还没和大人介绍,老头姓李,单名一个宗字,现为徐州县李氏家主,因为活得年头长了,邻里抬爱,叫上一声长青翁。大人直呼我大名即可。”这李宗好似自来熟,连诨号都说了出来。

    罗清虽是一县督管,对外代表了平都的脸面,地位尊崇,却也不会直接称呼大名,失礼难免,更容易落下嚣张的恶名。

    “李族长既是修行路上的老前辈,又是徐州县的尊老,小道虽然被平都授命,却也不敢托大了,还是叫您一声老前辈吧。”

    二人哈哈一笑,就此打住。山南海北聊了些杂事,不同的人角度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看法是截然不同的,今日这二人明显对许多事情是有不同看法的,但是罗清只是安静听着,不表看法。

    一盏茶喝下去,看着气氛合适,李宗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些许庄重,轻声说道:“大人,老头我是个直性子,我就开门见山,不打机锋了。”

    罗清也放下茶杯,作出洗耳恭听的姿势。

    “老先生有话请讲,我最喜欢直言不讳之人。”

    “小老儿今日前来有三件事,第一件则是为大人献上贺礼。”不容罗清拒绝,李宗接着说道:“先前街上遇见,纯属误会,绝非李家故意为之,至于那李家弟子先前说的献宝之言,道友不去揭穿,已经给了李家面子,李家感激不尽。因此礼物不仅是恭贺之礼也是赔罪之礼,大人若是拒绝,就是让小老儿难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