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受死!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一访孔明

    第二日一早,刘备就命人准备了礼物,然后带着陈璋等人出了襄阳城西门。

    当守门的士卒将此事禀告给刘表后,刘表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不必理会,然后就回到后堂继续和孙乾谈论诗文去了。

    刘备一行人从襄阳西门出发,一路向西行走了二十余里,来到了隆中。

    此时山脚下的农田里正有几名农夫正在除草,他们一边劳作,一边高声唱歌。

    众人凝神细听,只听见他们唱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汉朝人对音乐的喜爱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史书上经常可以见到名人放声高歌的记载,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曾作《大风歌》,

    刘备策马上前,对着几名农夫问道:“各位父老乡亲,不知你们刚刚唱的歌是谁所作?”

    众位农夫回答道:“此歌是卧龙先生所做。”

    听到农夫口中说出“卧龙先生”四字,刘备顿时大喜,知道自己没有找错,于是急忙追问道:“这位卧龙先生居住在何处?我想前去拜访一番,还请各位帮忙指路。”

    徐庶虽然和诸葛亮是好友,不过也已经有数年未见了,现在只知道孔明现在正隐居在隆中,具体住所徐庶也从来没有去过。

    农夫见刘备一行人衣着华贵,器宇不凡,知道一定是城中的贵人,不敢怠慢,连忙指了指一旁的矮山回答道“绕过这座山一路往南走,就会看到一带高冈,那里就是卧龙冈。冈前有一片树林,里面有一座茅庐,那里就是诸葛先生的高卧之地。”

    刘备谢过指路的农夫,然后策马带着人继续向前。

    又往前行了数里地,遥遥望见农夫所说的卧龙岗,只见此地南滨白河,北依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清景异常。

    沿着白河一路往前,走过一座木桥后就看到了一座草庐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众人一齐下马,刘备亲自走到柴门前,轻轻的扣了扣门。

    一个小童打开柴门,对着刘备问道:“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刘备回答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一脸懵懂的说道:“你说的这么长,我记不住这么多名字。”

    刘备笑着说道:“那你就说刘备来访好了。”

    童子此时却说:“先生今天一早就出去了。”

    开门的小童只有五六岁大,刘备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继续问诸葛亮去往何处。

    可是小童却说先生一向行踪不定,喜欢随意游玩,自己也不知道今天先生到底去了何处。

    刘备只能询问诸葛亮什么时候回来,可是得到的回复却是,先生归期亦是不定,有时三五日便归,有时却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会回来。

    一番询问下来,刘备惆怅不已,只能站在门口怏怏不乐。

    陈璋只好上前劝道:“主公不必忧虑,这次见不到孔明先生,我们下次再来便是,反正我们已知先生住处,正所谓跑得了僧人跑不了庙。”

    刘备笑道:“伯玉哪来的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话,话说你是怎么知道僧人的,我记得这些西方来的僧人不是在雒阳以及徐州一带活动的吗?”

    说起现在的佛教,除了以前在帝都雒阳流行外,还在徐州南部以及扬州北部也就是所谓的吴地一带流传广泛。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笮融,此人乃是丹阳人,依附与他同郡的陶谦,陶谦任命他为下邳国相,同时让他督广陵、下邳、彭城三郡国漕运。

    笮融于是放肆任性随意杀戮,坐取三郡的运输利益充塞自己的腰包。

    有了这些钱后,他开始在下邳大肆建造佛寺,用铜制作佛像,黄金涂抹像体,锦彩缝作像衣,悬挂九层铜盘,下建重楼阁道,可容纳三千多人。

    他又招募了一批僧人让他们课读佛经,并让下邳以及邻郡崇拜佛教之人来听经受道,前后远近来到的人有五千多户之多。

    而每到佛祖诞辰(农历四月八日),他又会举办“浴佛会”,沿路摆设酒席,绵延几十里,来观看和就食的百姓近万人,耗费的钱财数以亿计。

    后来曹操进攻徐州,他吓得弃地而走,带着数万人口以及积攒的财货南下,先后欺诈杀死了广陵太守赵昱,彭城相薛礼以及代替诸葛玄的豫章太守朱皓。

    不过此人还是被振武将军,扬州牧刘繇击败,最后被庶民所杀。

    刘备曾领有徐州,所以对此人了解甚多,而且对他的横征暴敛,残暴不仁很是厌恶,连带着他身后的佛教也是看不顺眼。

    不过陈璋前面说的话倒是在理,既然已知诸葛孔明的住址,一时错过也没什么,下次再来拜访便是。

    想到这里,刘备对着院内的小童说道:“既然先生不在,那我下次再来拜访,如果先生回来,还请告诉他,刘备曾来拜访。”

    接着他转身上马,带着众人原路返回,有了半里地后,他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卧龙岗,叹息一声道:“此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当真是隐居的好地方,卧龙先生腹中定有锦绣乾坤。”

    就在此时,一旁的偏僻小路上走出一人,此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手中还拄着一个竹杖。

    就在刘备打算出口询问对方是否是卧龙先生时,后面的徐庶先开口了:“一别数年,州平兄别来无恙乎?”

    原来此人乃是徐庶和诸葛亮的好友,博陵崔州平。

    刘备赶紧带着众人下马,对着崔州平道:“久闻崔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备不甚欣悦,烦请先生路边一叙。”

    于是,一行人就在路边席地而坐,崔州平问道:“我见将军从卧龙岗而来,想必定是来寻访孔明的,不知将军来找孔明何事?”

    一旁的陈璋听完崔州平的话,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分明就是在明知故问了,刘备现在身边跟了徐庶,找孔明还能有什么事?一定是听了徐庶的建议来请孔明出山啊。

    刘备显然知道陈璋在笑什么,他与陈璋相处日久,两人的渊源又深,所以一向将陈璋视为子侄,当然不愿见到陈璋因失礼被人指责,于是赶紧对着陈璋说道:“伯玉,不可无礼。”

    接着他又转头对崔州平说道:“伯玉年少,一时失礼,崔先生勿怪。我此次前来,是得元直所荐,想来卧龙岗拜访孔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