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神探
繁体版

第四百二十八章 货运

    只是他这个目标似乎不容易实现,至少现在如此。

    朱素嫃入宫以后,一直没有回来。

    刚找到两人世界的妙处,一下子少了一半,难免空虚不少。

    白天倒还好,四处溜达溜达,尝尝各种风味小吃,听听曲子、看看杂耍。或者上陆炳府上讨杯酒喝,约黄锦一同喝喝茶。

    晚上便寂寞了,一个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得安眠。

    黄锦非常隐晦向他提起,皇上听到奶娘被殴打一事非常恼怒,后经公主苦苦哀求,才没对他动手。

    想必嫃儿留在宫中,算作是对自己的惩罚吧!

    林凌启叹了口气,心里想着,驸马其实也就这么回事,上门女婿嘛,有什么自尊可言。岳丈大人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根本不用顾虑他的想法。

    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呀!

    回想这阵子朱厚熜没有召见过自己一次,朝中百官对自己的态度变得微妙起来,往日经常来巴结的人,一下子绝了踪影。

    人就是这样,你红红火火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打破脑袋争着抬轿;你落魄潦倒的时候,这些人连走路都绕开你,生怕晦气传染。

    林凌启苦笑一声,自己目前不过是被冷落,还没到落魄的地步,处境已经这样。一旦被朱厚熜彻底抛弃,不知会出现什么情况。

    想到这里,他猛的坐起身来。

    自己也是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要依附朱厚熜?为什么要仰人鼻息?为什么不能依着自己兴致痛痛快快过一生?

    朝中即便千般好,不如回家当富足翁,干嘛要受他人束缚?什么靖北伯、驸马爷,我不稀罕!

    主意打定,林凌启开始谋划回今后的生活。

    第一条肯定是钱,有钱才能让两个媳妇、未来的孩子们过上物质充裕的生活,让亲朋好友过上安逸的日子。

    眼下马桶业务虽好,但严嵩权势遮天,严世蕃手腕强硬,等自己离开京城后,这一片的业务再难继续,得开发一项新的业务。

    干什么好呢?

    这个问题曾经考虑过,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现在只能靠后世的经验。

    餐饮业一向受欢迎,但小规模的看不上眼,大规模经营或者开设加盟店,自己又没管理能力,只好作罢。

    房地产在后世搞得红红火火,但在明朝似乎不行。明朝毕竟是属于农耕时代,城市化规模较小,又没有炒房团,无论是去库存还是谋取暴利,都非常困难。

    而且,现在搞房地产都是实打实的投入,没有银行贷款,没有预售款,资金压力太大。万一闹个空城来,那全家人不得去要饭。

    办工厂更不合实际,没有基础工业需求,什么都干不成。

    要不快递如何?

    这都是不错。

    如今没有什么公路、铁路、航空,一旦出远门,想往家里寄封信、捎点东西,还得找顺路人或者驿站,非常麻烦。如果快递网络一旦构建,生意自然火爆。

    再仔细一想,却觉得有些不着调。

    如今人口远不如后世众多,居住相对分散,交通又不方便。就算以每个乡镇为最终投递点,难度也非常大,不知要聘请多少快递人员,以及马、驴、车船等代步工具。

    要不直接搞货运得了。

    林凌启想了一会,披件外套起床,趴在桌上描描画画,好久才搁笔歇息。

    在北方,二月天还是蛮冷的,尤其是清晨,每呼一口热气,依旧白雾滚滚。然而林家军均穿单薄的衣裳,在进行体能训练,一声声嘹亮的口号,彰显着与众不同的气势。

    林凌启被撤去锦衣卫千户后,这支队伍不再由他掌控,而是归属于锦衣卫。

    当然,陆炳并不想架空或者剥夺林凌启的权力,明面上由他直接管理,其实队伍的灵魂人物,仍然是林凌启。

    只是林凌启为了躲避嫌疑,很少与林家军接触。当他踏入训练场时,军士们显得非常兴奋,训练更加卖力了。

    林凌启带着赞许的目光巡视一圈,并询问栗伟、李仲平一些近况,随后与沈炼会面。

    燧发枪的成功研制,让沈炼尝到甜头。现在他满身心投入到研制武器当中,计划改造火炮,力图研制成类似于燧发枪的发射装置,来提高火炮的发射速度与隐蔽性。

    见林凌启到来,沈炼兴致勃勃的讲解研制进程,并带他看了看一具模型。

    对于沈炼的研发,林凌启很是欣慰。当然他此行目的不在与此,大致了解一下后,便提出自己想法。

    “沈大人,我想在苏杭一带建立几家货站,收购江南特色货物贩卖到北方来。只是陆路运输成本较高,便想由水路运输。”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由西往东流淌,贯通南北的除了京杭大运河这条人工河,再无其它途径。

    沈炼暗自琢磨一下说:“林大人,你是不是计划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输货物?要不在下督工打造几条船?”

    林凌启笑着摇摇头说:“京杭大运河河道狭窄,且运输繁忙,加上冬春之际水位较低,我不想利用这条河。”

    “那你打算怎么办?”

    除京杭大运河外,沈炼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水路可以利用。

    “海运!”

    林凌启抬起头来,望着朝霞肯定的说:“海运数量多,且不受季节限制,比起内河来方便许多。”

    沈炼闻言一惊,朝廷海禁政策颁布已久,一旦抓住后果很严重,林大人不是自寻死路吗?

    林凌启看出他的疑虑,摆摆手说:“你不要担心,海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迟早有一天开放,而且这一天不会很远。

    我先打好基础,等到海运开放后即可实施。你现在帮我研制一样动力装置。”

    沈炼越听越糊涂,海禁乃太祖颁布,当今皇上更是严抓不放,怎么可能开放呢?

    还有什么动力装置,这个词听都没听过,林大人不会是思念公主的缘故,脑袋不怎么好使了?

    林凌启也不过多解释,指着火炉上的茶壶说:“沈大人请看,这壶水烧开时,茶壶盖会不停颠簸,你知道为什么吗?”

    沈炼晃了晃脑袋,怀疑昨晚没有睡好,导致现在听林大人的话怪里怪气的。

    水烧开了,茶壶盖自然会颠簸,这有什么奇怪的。至于是什么缘故,管它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