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军师虐吕布,曹操麻了
繁体版

第五十六章 刘备来援

    就在刘备借兵的这几日,曹军势如破竹,转眼之间,就接连攻破徐州城池十余座。

    一来,曹操乃是当世兵法大成者,而徐州却没有一个可以与之周旋的将帅。

    陶谦老而无能,曹豹有勇无谋,至于陈登,他亦挡不住曹操。

    二来,兖州先后经历几次大战,当年曹操手下的新兵如今都已成气候。

    再加上收编的青州军客观来讲本来都是好人家的淳朴百姓,但在五六年的流寇生活里已经野化了,释放出人性中太多弱肉强食的本性了。

    这种人性的贪婪就像浮萍之草一般随狂风而鼓噪,随烈火而燃烧!

    此战,曹操师出有名,兵威正盛,曹军将士士气高昂,装备精良,陶谦拿什么打?

    曹操令帐下于禁,乐进为先锋,率军攻克广威,而后沿泗水一路突袭,兵锋直抵彭城。

    陶谦听闻之后急忙派遣部将吕由阻击曹操,却被曹操的另一部曹仁所败,破敌之后曹仁与曹操合兵一处,先接管泰山,然后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之处虽未屠城,但百姓依旧受到影响。

    无奈之下陶谦只能亲自领兵迎战曹操,但是他能和曹老板比?

    又是一场大败,自己都差点被杀。

    此时曹军西线,北线并进,陶谦应接不暇。

    因此只能逃离治所彭城,退守东海郯城以求自保。

    …………

    郯城之内,人心惶惶。

    因为多日的奔袭,陶谦麾下的将士都面露疲惫之色。

    而陶谦因为年老,此时更是苍老憔悴。

    陶谦想着郯城虽为小城,但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心中稍安。

    然而想到曹军势大,自己兵马疲惫,粮草不济,又不禁忧心忡忡。

    他愁眉紧锁,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曹军,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

    这时,谋士陈登、陈珪二人与帐下大军曹豹来到城楼。

    曹豹见陶谦愁容满面,便上前安慰道。

    “主公勿忧,曹军虽众,但远道而来,必定疲惫不堪。我等可坚守城池,待其粮尽兵疲之时,再出奇兵击之,必能大获全胜。”

    陶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随即又黯淡下来:“文叔所言极是,但曹军势大,我等兵马疲惫,粮草不济,如何能够坚守?”

    曹豹微微思虑,开口说道:“主公,我有一计,可解此困。”

    陶谦面露一喜,急忙问道:“何计?”

    “曹军远道而来,必定急于求战。我等可派一支精兵,夜袭曹营,烧其粮草,乱其军心。曹军一旦粮草被烧,必定慌乱失措,我军便可乘势出击,定能大败曹军。”

    一旁陈登突然开口驳回道。

    “主公,曹军帐下谋士数不胜数,不说那颍川郭嘉郭奉孝,就说那文武双全的典德,就定会想到我们此时走投无路,便会兵行险招。”

    “若我是那曹操,此时早已在营内布置好,就等着主公中计啊。”

    陶谦听后,原本大喜的面色也恢复哀容,不禁叹气。

    “那元龙,如今大敌当前,徐州岌岌可危,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

    陈登乃是沛相陈珪之子,出生于官宦世家,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

    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陈登二十五岁时被推举为孝廉,任东阳长,有政誉。其后徐州牧陶谦请陈登担任典农校尉。

    陶谦能够坐稳这徐州牧的位置,其中少不得陈登这位年轻英才出谋划策。

    因此如今大难临头,刚刚曹豹的计谋又被驳回,陶谦自然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陈登的身上。

    可陈登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陈登面露苦笑,沉默不语。

    若是真的有办法,他又怎么不会给陶谦说。

    但是现在他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曹操大军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都强于他们徐州军,而且麾下能征善战之士更是随便一抓就是一个,这样差距已经不是用智谋能够弥补的地步了。

    除非突然曹老板想不开了,和袁术换了换脑子,那么陈登还是有点自信的,可这可能吗?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陈登只能慨然长叹一声说道。

    “主公,事已至此,登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除非是有人愿意出手相助,亦或是曹操的兖州发生内乱,不然徐州必然存活不下去啊。”

    顿时陶谦心如死灰,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城破身死的情况。

    “我陶谦堂堂一方州牧,经营徐州二十余年,不求开功拓土,只求守住我这一亩三分地,如今只因这小小张闿,却落得如此田地。”

    虽说陶谦让糜竺去找孔融求援,可是他并不认为孔融会来,而且就算来了也是无济于事,想要扭转战局必须要袁绍,袁术之流才可以。

    陶谦突然想要跨过长江逃往老家丹阳郡。

    毕竟这辈子的创业算是到头了。

    甭管你陶谦多会布局,多会网罗势力,但是碰见打不过的曹操你是一点儿辙没有,说什么都不好使!

    城墙之上三人看着陶谦如今这般落魄哀叹的模样,也是心情低落。

    而陈登与陈珪父子二人也开始眼神对话。

    陈登:爹,我感觉徐州保不住了,咱们是不是得溜了。

    陈珪:该溜了,咱们不跟着他陪葬,除非……

    陈登:除非什么?

    陈珪:除非有其他人带兵来援,还没到最后一刻,未必就不会生出变数。咱们再潜会儿水,看看局势。

    陈登一脸了然的样子。

    就在陈珪陈登夫子二人结束了眼神对话之时,一名士卒快步登上城头走了过来,抱拳说道。

    “启禀主公,远处有援军,有援军到了!”

    原本还垂头叹气,萎靡不振的陶谦腾的一下抓住那士卒的手臂,双眼圆瞪。

    “真的?”

    “主公,糜大人已经归来,是真的!”

    “快快,我要去接待贵客,诸位随我同去。”

    陶谦不敢怠慢,毕竟他求援多次,只有一人来援,可这也比没有强啊。

    陶谦三步并做两步,向城内走去。

    途中,陶谦问向士卒。

    “你可知来援的是谁?”

    “此人自称平原令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