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夜神
繁体版

35、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一)

    帝都。

    陆西法一刀切过青帝的脑袋。

    身上没有一丝灵气的陆西法,一刀解决了全灵界目前公认最强的青帝。

    此时此刻,藏在黑暗中的老怪物们,没一人敢露面阻止。

    金殿的玉阶之下,众大臣纷纷跪拜,朝拜,语气恭敬:“参见雨露大帝。”

    陆西法冷冷一笑:“不,我并非雨露大帝,我乃灭世天魔。”

    “大帝以平和救世。天魔以直灭世。灭世也是救世。”

    陆西法挑嘴一笑:“现在,这殿内之人,只能活下来一半,你们自相残杀吧!”

    与小人物相比,这群无德之人,死了四分之一后,就开始出现大臣,主动赴死。

    众人纷纷效仿。

    陆西法没有杀这批主动请死之人,而是杀了后面没有做出选择的等待者。

    谜底解开,结局明了。

    所谓天魔,是不爱花费精力在笨蛋身上的大才之人。

    是人格魅力爆棚,被百官朝拜,心甘臣服之人。

    但,天魔也终将在自己的魔性之中迷失,死于自己的暴戾。

    在肃清天地邪恶的过程中,被恶杀死。

    ……

    ……

    青峰山。

    圣女宫。

    青峰圣女道:“酥神。是西方的男神。两千年前的圣人。”

    李青云一边转移话题,一边回忆着地球上自己的童年。

    小小的自己,刚上小学,平日跟着奶奶,去有十字的教堂,看贫穷的奶奶,坐在最后一排,虔诚的祷告,捐一点小钱给功德箱。

    好一手扮猪吃虎。

    原来她在信自己?

    ……

    ……

    青峰圣女道:“酥神的特征是羊。”

    我奶奶就属羊,而且是圣诞节后死……李青云尴尬一笑:“那我就不知道了。”

    ……

    ……

    次日。

    青峰圣女依旧在研究八卦和河图洛书。

    李青云插嘴问:“你在干嘛?”

    “我在重新排列八卦的顺序。因为古籍中记载,我们所用的后天八卦,顺序和部分文字,遭到篡改。”

    李青云道:“天与地相对,人与气相对,冲气以为和。天阳地阴。天阳云阴。地阴山阳。如此一来,就排除了一半的错误答案。而人为水为阴,抱阴负阳。地是0,山是1,水是2,云是6,天是7。从河图洛书又能算出,核心数字是5。”

    河图为卍,洛书为十。

    对应西天的佛与西方的酥。

    青峰圣女大为吃惊:“你好厉害。”

    然后根据李青云提供的知识,推演出一个极为靠谱的后天八卦的顺序。

    然后,问题来了,她自己掌握的玄学知识,将被推翻,她迷茫了。

    李青云道:“我只知道它们其中一种底层逻辑。比如,阴阳相合,才为一,才为稳定结构。

    就好像一对翅膀。分开了,才能飞,合在一起,是没法飞的。分开了,就各为单数。合在一起为偶数。所以,奇变偶不变。

    人能在地上,是因为人与地是分开的,人1,地1,合在一起为2,2为稳定结构。人能站立,是因为有两条腿。”

    李青云还说了很多的补充。

    最后话题拐到了《道德经》。

    因为,有些知识,需要道德经里面的内容,加以解释。

    李青云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什么是恒?永恒不变。可这个世界,时间在变,空间在变,物质在变,思想在变,原子、分子在变,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记忆在变,回忆在变。似乎只有已经发生的过去,相对的没有在变。即便被高维篡改,你也不知。

    就连数字1的定义,底层逻辑都是空的。这只是一个被定义的名头而已。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所以,什么是真?什么是恒定不变之物?”

    李青云愤怒的发问,对着这个虚假的世界,愤怒的质问,用他满是疾病的病躯,虚弱的发问。

    洛书:

    白1+黑6=黑5

    白3+黑8=黑5

    白7+黑2=白5

    白9+黑4=白5

    黑白相消,最后只剩中间唯一的一个白5。

    这或许大概就是洛书的秘密吧,用线相连,就是一个卍字。

    河图同理。

    黑白相合,为稳定结构,其中的黑白相减,剩下为5。

    易经则为天地人。

    天为时间,地为地点,人为命,气或许为运。

    ……

    ……

    恒先生域,域生有,有生生,生生音,音生言,言生名,名生事。

    事变只在人情中。

    气交而不交。

    无何有乡是真宅。

    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

    水火山(木)石(金)土。

    ……

    ……

    理论上,似乎已经穷极。

    但是,我为何还不知【道】?

    或许,是因为没有看到。

    只是知【道】,不曾看到,需要得【道】。

    如何得【道】?我不知道。无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躺平?等命运的感召?等心动?然后产生执念,做而后平息?直至看尽繁华,一念不起?

    李青云对这个世界,已无留恋,若非要强加上一个,那就是去寻找紫微圣女。

    因为在绝对宇宙中,一切都是阴阳和合的状态,属于恒定不变的稳定体。

    为了能来凡间历劫,这合在一起的翅膀,分开了,在凡界各自遨游九世,历经挫折,终得一见。

    合二为一,去往绝对宇宙,或许这是两人命中注定的使命。

    也是云彩中吃瓜看戏的仙佛,暗位面中,赌鬼性质的妖魔,迫不及待想看的谜底揭晓的那一刻。

    ……

    ……

    因为这里一切都在变,所以有一个不变的宇宙,与之相平衡。

    不变的宇宙中的生物,创造了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这就是神造世界的一种底层逻辑。

    也就是说,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看,我们的发明、创造、危机、灾难,会被绝对宇宙中的生物,提前预判。

    我们看似瞬息万变,却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是绝对宇宙某本书中一段固定不变的文字,看后引人无限遐想,然后无论读者如何遐想,终究离不开那段简单、质朴的文字。

    绝对宇宙中的生物觉得变化是有趣的。

    人类却觉得一切应该固定死,变化并不好玩,因为心难安,忽痛忽快乐,终究不快乐。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痛是快乐的源泉,快乐也是痛的源泉,一切循环往复。

    没有痛苦,那就没有快乐,人就会无聊,就会作死。

    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意义的真相。

    老鼠乌托邦?

    终究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恶而有善。

    有魔而有佛。

    有鬼而有神。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恒也。

    一根竹子,十米高。

    我们把十米定义成高。

    那么,一米是矮,两米是矮,三米是矮,九米是矮,十米才是高。

    而有了十一米后,十米又成了矮。

    而竹子长到十米,是从一个竹笋开始,一颗种子开始,然后长成一米、两米、三米……九米、十米。

    道可以是过程,可以是规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如何读书?一字一句的读。

    如何写书?一字一字的写。

    如何练字?一笔一划的练。

    因为你永远无法在物质世界达到百分百的完美,因此无需在意自己是否完美,你将从1米的竹子长成10米的竹子,然后发现还能长成11米,没完没了,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丢失了最开始的那颗简单、快乐的心。

    一开始,我们只是想长大,没有理由,但很开心。

    可随着入世的时间变长,我们有了成长的理由,却不想长大。

    长大从来都是快乐的。

    变老也是快乐的。

    只是庸俗的人,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你,让你觉得人应该年轻、应该成熟、应该漂亮、应该帅气、应该善良、上酒桌应该敬酒、人应该孝敬长辈。

    人不需要任何东西而快乐,但却认为随波逐流是快乐,在人群中被人群认可是快乐,其实很不自由,因为有人让你东,有人让你西,你一定挨骂,因为智者不在其中。

    人之初,性本善。

    人,只会在内心失衡的时候,才会开口说话。

    所以开口就是内心失去宁静,失去平衡,就是错的。

    开口就是错的。

    但你却将别人的话语当作真理。

    开口既是片面,即不是真理。

    我写书,因为贫穷,因为无聊,因为活不下去,来书中找存在感,将古今圣贤的东西抄进来,来显得自己很屌。

    人为为伪。

    一个真正的得道者,不留文字。

    已经得道,为何还要写一本书来证明自己得道?

    但会有人问,他答,由后人整理成文字记录下来。

    靠山山倒,靠河河干。

    你听到的是假的,看到的是假的,悟到的才是真的。

    借假修真。

    你喜欢浇花、滑雪、打球,那就去浇花、滑雪、打球,知行合一。

    但你如果喜欢写书,那就写“书”字,为何要在书中写你喜欢浇花、滑雪、打球呢?为何不直接去做呢?也许是因为没钱没时间,或者现实科技水平达不到你的幻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