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一路繁花相伴
繁体版

第24章 我这人别的不行,就是听劝!

    唐华胜重新回到职工医院后,那位张师傅依旧还在打吊瓶,而且还在没心没肺的跟王大夫笑着唠嗑,看起来已经好多了。

    虽然唐华胜知道,他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暂时被抗生素压制住了而已,病灶没消除。

    但病人这种生物吧,是非常复杂的群体,有些人是十分固执跟自我的,根本不听劝。

    对这部分十分自我跟固执的病人,医生的建议并不总是有效。

    一旦医生的建议跟他们的自我预期相违背,他们第一时间就是怀疑医生,拒绝相信。

    只有当医生的治疗方案符合这种病人的预期,他们才选择相信,并配合治疗。

    一旦因为自己的固执己见而病情恶化,他们不会检讨自身的问题,只会埋怨医生。

    后来的各种医闹啊,袭击医生啊,很多都是这类人群。

    很明显,这位坚持不手术,坚持自己事儿不大的张师傅,就是那种少数不听劝的人群。

    这也让唐华胜意识到,王大夫之前为何要说,救人先救己,人情世故才更重要的原因。

    看来这当大夫,确实不能只关心怎么救他人,而是要先关心能不能救自己。

    这看似自私自利,但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医生连自己都保不住,又何谈治病救人呢?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王大夫的话虽然难听,但话糙理不糙。

    自己可要听劝啊!

    在唐华胜的默默吐槽中,张师傅总算是打完吊瓶。

    之后,王大夫给他开了个病假条,还给他开了一份麦乳精。

    所谓一份,就是一个小油纸包包好的一包麦乳精,不是一罐。

    这点量,最多也就能冲三碗,正好一天三次,算是一种辅助用药。

    是的,麦乳精,此时不光是营养品,也算在药品里的,好点的医院都能开出来,但不会直接给你一罐,都是一份一份的给,属于处方药。

    至于为何要这样一份一份的给,那当然是为了防止贪污。

    实际效果吗,呵呵就好了。

    王大夫不仅给张师傅开了麦乳精。

    她还对张师傅千叮咛万嘱咐,说他现在不能工作,要回家休养。

    而且张师傅回去后,也不能干体力活,要好好在家养着,饮食以清淡为主,绝对不能喝酒,明天上午再准时来挂水,挂完水后还能再领一包麦乳精。

    奖金什么的也不用担心,有重症病假条,奖金之类是不会扣的。

    听到不用开刀,能开麦乳精,还能带薪休息,不扣奖金,张师傅自然也很开心。

    等张师傅离开后,唐华胜就干脆问王大夫,为何要给他开麦乳精。

    毕竟张师傅是阑尾炎,不是营养不良。

    王大夫看看左右,确定没外人,这才笑着反问:“小唐啊,问的好,那你猜猜,我为何给他开麦乳精?”

    唐华胜眨眨眼道:“这个,您是想用麦乳精吊着他,让他尝到甜头,明天按时来挂水,这样就方便让回来的孙主任吓唬,不,劝劝他,让他做手术?”

    王大夫笑着点点头:“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还有一层。”

    “还有一层,那是什么?”唐华胜干脆问。

    王大夫道:“通过聊天,我知道这个张师傅吧,平时很疼老婆孩子,你猜给他开了麦乳精,他回去能给谁吃?”

    “先给老婆孩子?”

    “没错!”

    王大夫点点头后继续道:“张师傅之所以不想做手术,除了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足外,主要就是为了心疼钱。

    而他之所以心疼钱,主要原因又是为了老婆孩子。

    所以要想让他安心接受手术,就得先从他关注的对象下手。

    以张师傅的收入,他平时是买不起麦乳精的,也舍不得买。

    毕竟他有五个孩子,一个人要养七口人!

    现在我给他开一点回去,他老婆孩子尝到甜头,会不会催促张师傅继续来看病,好继续领麦乳精?”

    “会!”唐华胜道。

    “这就是了。”王大夫笑道,“等他再来,就跟他说,如果做手术,休养期间可以领一大罐麦乳精的话,你猜他会不会同意做手术?”

    唐华胜恍然:“原来如此!不过为何不提前说?”

    “提前说,效果就不好了。”王大夫笑道,“吊人胃口,就得一点一点来,这样对方才觉得珍贵,后面你多给一些,他才会为了占便宜而听你的,懂了吧?”

    “喔,懂了!”唐华胜咋舌,“这都用上兵法了!”

    “哈哈哈。”王大夫张口笑了笑。

    可很快,王大夫叹口气:“其实也是没办法,你以后接触病人多了,就知道现在好多人啊,真的是太自以为是,医学常识太缺乏。

    有些病,明明说的很清楚,他们就是不信,就是觉得你吓唬他。

    所以啊,我们当大夫的,想要治病救人,就不能太死板,该用计就用计,能让患者好起来,方法不重要。

    当然,如果碰到实在油盐不进的,那也没必要硬劝。

    我还是那句,救人先救己,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为了不知好歹的病人,把自己搭进去,那可不值当的。

    尤其是你这种小年轻,可一定要听劝,别热血上头,不管不顾啊!”

    “放心吧师傅。”唐华胜笑了笑,“我这人别的不行,就是听劝!”

    “哈哈哈。”王大夫再次一笑,“这样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王大夫又问了一下唐华胜去人事科更新资料的事儿,尤其是问了自行车的问题。

    当听说人事科那边不能办,要先找孙主任开介绍信,然后找行政科要的时候。

    王大夫立刻大包大揽,说这事儿包她身上。

    她跟孙主任住一个大院,回头就算亲自登门,也得让他把介绍信开出来,务必让唐华胜拿到自行车。

    对此,唐华胜只是笑着拍马屁,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从李秘书那边得到的情报,孙主任的面子,似乎也不是那么好用。

    想想刚进来的时候,人事科的陈科长,就想过让他去别的岗位工作,转什么行政岗,由此可见,对于这个职工医院,至少厂里的高级领导,似乎不是那么重视。

    也是,这里是京城,大医院扎堆,好大夫也都在大医院。

    厂领导真有个病啊灾啊,谁会来这里看啊。

    这边的职工医院,说是医院,其实就是个医务室,也就是伺候像张师傅这样的底层工人的。

    说完这些事儿后,不知道是因为青霉素过敏的项目问题,还是唐华胜是自己徒弟的原因,王大夫又开始给唐华胜介绍起当医生的其他潜在好处。

    其实在职工医院当医生,表面看来,最大的好处当然是清闲,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隐形福利。

    所谓的隐形福利,并不是所谓收病号的礼,这也算是一种,但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福利,是医生能开保健药的单子。

    比如开麦乳精,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像鱼肝油、猪血、猪肉、猪下水、活鸡、活鱼、活鸭子等等,都可以用医生开药方的方式开出来。

    比如猪肉吧,正常来说一个人吃肉,必须得拿肉票去买。

    但如果是被诊断为营养不良,需要补充肉食,就可以凭着医生的处方,去工厂食堂领猪肉。

    其他还包括鸡鸭鱼肉,都可以领。

    不过最常领的,还是猪血!

    此时买猪血猪下水,其实是不用肉票的,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到。

    市场上就不说了,就说工厂里的猪肉,就算有猪下水,普通工人也弄不到,那都被各级领导分了。

    当然,经手的厨子肯定也能捞一份。

    但如果普通工人有医生开的处方,就可以去食堂领猪血跟猪下水了。

    比如给人开个慢性病的处方,说要长期补血,那这人就可以用这个名义,天天去食堂领猪血。

    就算没有猪血,也能领鸭血、鸡血之类的。

    除了鸡鸭鱼肉跟跟动物下水这些东西外,还有像麦乳精、白砂糖、山楂丸、鱼肝油、银耳、蜂王浆、炼乳这些东西。

    那些东西此时都是处方药。

    只要是处方药,医生都可以给人开药,然后这人就能拿着处方,去领东西回去享受。

    但是,医生只能给别人开这种处方,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给自己开!

    这是为了不落人口实!

    那医生不能给自己开这些补品,又怎么弄到这些呢?

    很简单,找人合作就好了。

    除了极少数真正营养不良,真正需要这些的人外,大部分情况,其实是虚开。

    比如一些单位的小领导,像车间主任跟副主任,或者技术科的技术员啥的,要想弄点补品,就得先找医生开慢性病的药方,然后凭着药方去领这些东西,比如猪血麦乳精之类的。

    可医生凭啥要担着风险给你虚开这些?

    总不能凭你脸大吧?

    那肯定要有回报啊!

    而且就算这样,也不是是个人都给开。

    必须是真的看上去像病人,比如身材很瘦的,平时不需要出大力的,周围人少的。

    这种人不容易暴露。

    你要是车间工人,整天在车间出大力,那么多人看着,你说自己营养不良,别人也不信啊。

    所以这种虚开补品的情况,一般不对工人开放。

    至于大干部,比如厂长副厂长,还有各个科室的科长主任,那当然不需要这些,他们看不上这些。

    只是这部分,就不是一般人能接触的了。

    总之,此时在工厂当大夫,可以通过跟病人合作的方式,把医院的东西开出来,再让人把东西送回来,也就是收回扣。

    单独一个病号给的回扣可能不多,也不可能给一个病号开太多补品,那容易暴露。

    但病号不止一个,人数一多,回扣自然就多了。

    当然,这些事情嘛,只可私下做,不可到处说。

    而且也不能做的太过分,要收着点开处方。

    不能是个人就去合作,你必须找几个靠谱的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才行。

    而且就算是同行的大夫,如果不是一路人,是万万不能把这事情说开的。

    就是说,医生跟病号之间的合作,双方都是需要互信的。

    没有互信,就绝对不能搞这一套。

    要不然,一个举报上去,被查实了,那可就完蛋了。

    听到这些后,唐华胜一阵咋舌。

    在这个淳朴的年代里。

    当大夫竟能如此滋润?

    实在是……

    毕竟咱现在,也已经变成了这种既得利益者的一分子了。

    那还有啥可说的。